那个放鞭炮嘲笑刘伯温出殡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2025-01-25 04:44:4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有关于刘伯温的死,历来是迷雾重重。有人说是胡惟庸杀死的,也有人说是病死的,更有人说是朱元璋的过。


生前号称“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神算子,为何死后沦落到了被别人往棺材盖上扔鞭炮的下场?

往刘伯温棺材盖上扔鞭炮的又是谁?原来是淮西的将领:吉安侯陆仲亨、曹国公唐胜宗 平凉侯费聚等人。他们到底和刘伯温什么矛盾?为何做出这种事?

刘伯温本来闲赋在家,为何重回京城?

在讲到刘伯温死之前,我们先讲一下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何会有这么多的疑团?先从杨宪说起,当时朱元璋开科考,但是杨宪的外甥作弊,被朱元璋抓个现行。

由于朱元璋不知道是杨宪外甥,所以就交给他去审问。也因此被胡惟庸弹劾,结果就是杨宪身首异处。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刘伯温渐渐被孤立,朱元璋也猜忌刘伯温。

(刘伯温这里面也牵扯了,如果真的说起来就多了,这里不再展开。只要知道刘伯温最后牵扯到了这件事情,被朱元璋所怀疑。)

再加上刘伯温的身体也不好,于是向朱元璋主动请辞。虽然闲赋在家,但是刘伯温内心却闲不住。他让在京城为官的儿子刘琏带了一封奏折,建议在殴、闽处设置一个巡检司,防止此地出现叛乱。

但是他的奏折被胡惟庸抓住把柄,告诉朱元璋刘伯温有帝王之气。由于他在那里想立一块自己的墓地,由于当地百姓不答应,所以便想在这里设置一个巡检司,以此来为难当地百姓。

朱元璋面对这样的弹劾,刚开始并没有发表什么言论。后来这件事情被刘伯温知道之后,亲自跑过来见朱元璋。不过朱元璋装傻什么都不知道,明里暗里的表示自己不管这件事情。



所以刘伯温走也不好不走也不好,最后只好住在儿子在京城的家中(为了避嫌)。这个时候朝廷当中也不是一片安宁,朱元璋总是感觉之前的的兄弟开始有了异心,就想了一个办法来试探他们。

他准备带着太子朱标前往黄山住一段时间,朝中所有的事务全部交给丞相胡惟庸,看一看这些人的反应。

果不其然,朱元璋出走之后,胡惟庸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就差点没有坐在龙椅上面了,完全就是第二个皇帝。

而且处理政务飞速,堆积半年的政务,被他用半个多月就已经处理结束。但是胡惟庸在朝中的所作所为,都被朱元璋的锦衣卫看的紧紧,每天都会有人把奏折呈递到黄山。

离开京城半年之久的朱元璋,看胡惟庸越来越不顺眼,于是让朱标草拟了一份文件,升任刘伯温为督查使,想让刘伯温给胡惟庸一点压力,看他到时候怎么应变。

已经在家闲赋多年的刘伯温,此时接到圣旨不仅没有开心,反而满面愁云。原来此时的他都已经得了绝症,而且从儿子刘琏口中听说胡惟庸的所作所为,早已经断定他命不久矣。

得了绝症的刘伯温,本来想称病在家,但是朱元璋听说之后,又从黄山加送过来一封圣旨。让胡惟庸带太医,去看望一下刘伯温,并且还带了汤药。然而就在刘伯温喝下后,当天晚上腹如绞痛,凌晨就死了。



淮西将领为何要放鞭炮庆祝?

刘伯温去世之后,整个京城流言不已,有人说是自杀的,有人说是病死的,有人说是胡惟庸杀掉的,也有人说是朱元璋指使他杀掉的。那么和湘西将领里有什么关系?

我们先说下为何是胡惟庸杀刘伯温, 根据当时的情况来看,朱元璋是想借助刘伯温之手,来整治胡惟庸,只是他并不知道刘伯温的病情这么严重。而且在胡惟庸看来,刘伯温也是装的。

然而他为了以防万一,还是选择赶尽杀绝。于是借助朱元璋之手,来给刘伯温送药的时候,往药中投了毒结束了刘伯温的命。那么这和湘西将领什么关系?

因为在胡惟庸主政的半年时间里面,整个朝中都是以胡惟庸为首是瞻。朱元璋看到送到皇上的奏折,曾经这样评价道:胡惟庸他已经越过徐达、李善长、汤和等人,直接成了这些武将的头。

原来当时朱元璋走的时候,征北大军马上就要回来了。按照通常的情况来说,如果朱元璋在的情况下,会在武英殿当中犒赏大军。但是朱元璋不在,虽说该犒赏的犒赏,但是胡惟庸千不该万不该,把这场宴会开在了武英殿。



这已经是越俎代庖了,本来是皇帝用来招待别人的,丞相这么做什么意思?而这些武将看到胡惟庸的权利这么大,自然是极力的维护他。而且胡惟庸不顾法纪,额外给了这些人很多的赏赐,又是一大罪过。

而这边刘伯温去世之后,只有两个朝中老臣敢出来送行,外加有马皇后的一炷香。原来其他人都是怕胡惟庸的权势,毕竟当时外界一直谣传,是胡惟庸害死刘伯温。

这些人不仅没有送行,吉安侯陆仲亨、曹国公唐胜宗 平凉侯费聚等人,还往刘伯温的车顶上扔鞭炮。不仅是在讽刺刘伯温,同时也是在向胡惟庸表示衷心。

后来朱元璋从黄山回来之后,立刻开始整顿朝政。并且还找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借口,直接把胡惟庸打入大牢。看到这样的情况之后,满朝的文武在第2天之后立刻上奏折,全部都是在弹劾胡惟庸。


朱元璋也终于借助这个机会,一举端掉胡惟庸一伙,其中就包括了之前往刘伯温车顶扔鞭炮的侯爵。整个过程牵扯到3000多个人,也就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胡惟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