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知假买假”可受法律保护;网购消费者可向网络平台主张权利等问题。该《规定》同样适用于化妆品和保健品领域,将于2014年3月15日起施行。《规定》第3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扩展资料:案例:超市售假货?知假买假求退赔有何错近日,昆明市五华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高先生在一家超市买了总价3万元的164瓶“玛咖酒”后,以该酒品严重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由,要求超市“假一赔十”,最终,法院一审判令超市退款并支付给高先生30多万元赔偿金。然而,超市方面却辩称,高先生是“职业打假人”,不应简单按照司法解释裁判,目前已向昆明市中院提起上诉。高先生买这些酒时,超市方痛痛快快就卖了,做成了好大一笔生意,然而当他们被高先生告上法庭时,又辩称对方是“职业打假人”,拒绝退赔,超市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态根本无法自洽。一方面,这家超市出售假货,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消费者不能知假买假这样的逻辑,实在无法令人认同。在本案之中,超市方所售的“玛咖酒”根本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当然也就谈不上符合对应的食品安全国标。超市方在进货时,本有验货之责,既然所售玛咖酒标签上关于生产许可证含有虚假内容,不符合预包装食品关于包装上标签的强制性规定,超市为什么还上架出售这样的商家,如今被判赔30万元,可以说完全是自作自受。普通消费者受制于时间、精力,对一些法律规定和商品知识不了解,面对经营者与生产者,处在明显的信息劣势。精通相关法律与维权流程并以此为专业的“职业打假人”,正可弥补普通消费者不善维权的短处,倒逼商家守法规矩经营,使其不敢肆意知假售假。若对职业打假人区别对待,使“知假买假者”无法得到法定赔偿,恐怕正中某些无良商家的下怀。像本案涉案超市这样,以对方是“职业打假人”为由,试图逃避自身食品安全责任,是十分荒谬的。对消费维权案件的审理,就该像五华区法院这样,就事论事,依法而行,决不能搞“因人而异,区别对待”。
网购买到假货该怎么办?只需三招,让商家乖乖的赔钱给你
为了确保买、卖双方的钱款安全,若买家一旦申请退款,则默认买家已对此发起投诉,无需再从其它途径发起“收款不发货”、“网上描述与实物不符”的投诉;在处理完双方的交易纠纷,若买家或是卖家确实存在违规行为,淘宝也会依据规则对其进行处罚。
在交易(或退款)中不能在已买到的/卖出的宝贝里进行投诉,你可以打开淘宝网页,点击帮助中心,再点举报投诉&退款
,然后给淘宝留言投诉。
交易状态为等待买家付款,或买家已付款、等待卖家发货,或交易关闭的状态下,交易生成后3-60天才会有投诉入口。
如果您是买家:商品成交三天后,请登录“我的淘宝”
>>
“我是买家”
>>
“已买到的宝贝”投诉,请写明投诉原由,并附上相关的图片凭证或是旺旺截屏,投诉的处理时间为7天内(如符合卖家拒绝使用支付宝或诱导买家收货的投诉类型,可以在成交当天发起投诉,处理时间为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