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首先要给幼儿建立数学认知,把数学生活化、游戏化、儿童化,最重要的是趣味性。
▋有意识的进行数学教育
通过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情,使孩子不知不觉中接触到数字“1”的概念。例如在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可以说“宝宝乖,先吃一口,再吃一口”,这样子对孩子日后数字教育会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和孩子做游戏互动
游戏室孩子最喜欢最能接受的学习方式,也是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方式。例如,和孩子爬行比赛,或者比赛捡东西的游戏等。通过游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和运动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耐力和竞争意识,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有好处。
▋教孩子做比较
数学启蒙除了数数,还涉及到图形几何、时间空间、逻辑推理、比较分类等。家长们借助生活中的事物,教孩子大小比较、形状配对知识。例如吃饭时让孩子比一比谁的碗更大,装的东西多,甚至可以引导孩子动手操作一下,怎么才能装满它。
▋教孩子数数之前要懂的
很多父母一提到数学启蒙,就想到教孩子数数,其实数数随时都可以进行,并不单纯让孩子背数字,而是让孩子理解数字。在教孩子数数前,家长应该多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了解到大小快慢、轻重高矮等的不同,然后才引导孩子去认识数字1234,理解数字。
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不仅是数数和加减,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孩子去发现生活中数与形的关系,并引导孩子理解和运用抽象数字后的实际意义,将数学与他的日常联系起来,这是父母给孩子做数学启蒙需要思考的,也是最恰当的方式。
通常情况下,区域活动是一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不到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充分依据自身的意愿自主的进行活动内容、方式以及伙伴的选取,并且可以依据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开展实践,这是一种非常开放、自由以及自主的活动类型,对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就曾经提出:所谓的数学关系并不存在了实际的物体之中,而是一种逻辑数理知识。幼儿需要掌握数学关系同样也需要在不断的摆弄,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实现。正是考虑到这些,本文创立了数学区,让幼儿在不断的动手、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同时,教师的指导在其中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关键。这就要求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良好的观察、评价,并针对幼儿的行为进行适当的指导。
一、教师指导的重要性。
在数学区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其能否顺利、有效的展开,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教师是否为其提供良好的指导。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充当观察者,另外还需要扮演鼓励者以及引导者。对于幼儿个性的行为、能力的培养,教师的指导是非常的关键。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自身的位置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使得幼儿能够充分依据自身意愿开展自主活动,使得幼儿培养出好奇、敢做、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得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
在大班数学区域活动《连连看》中,大二班教师在孩子一次次失败后,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了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启发幼儿的思考。而大四班的在游戏时也遇到了相同的问题,教师选择在幼儿游戏一次次失败后,直接告诉了幼儿你应该怎么做。
两个不同的解决方法,让孩子在以后的游戏中会产生不同的心里。大二班幼儿会自己积极地动脑,寻求问题的答案。而大四班幼儿则会在觉得,不动脑,不想办法也没关系,老师反正会告诉我们的。这不利于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形成。
二、教师指导的现状。
通过对当前教师的指导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了严重的教师指导缺位。因为数学本身存在了严谨性的特点,所以对于数学区教学材料也存在了一定的要求。然而幼儿通常不喜欢依据各种不同的规则的事情,这就使得幼儿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能对活动失去了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积极引导的重要就充分体现了出来。比如说,在进行买东西的工作时,这就需要幼儿把人民币放到对应的物品上,因为这种工作难度比较大,不少幼儿在操作一定时间之后就可能没有了兴趣,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就会非常重要。另外,数学区创立了数学家的墙面让幼儿进行辨认,但是很多幼儿看都不看。在数学区活动中的“逛超市”中,在老师对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幼儿对于物品上表示金额的数字也不理解。不少幼儿可能也只是看一下,并没有要了解的兴趣,没有提问。通常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数学区活动的过程中也只是在开始时进行一定的讲解,但是在之后的操作中也没有很高的关注。
三、教师如何进行指导。
1.激发兴趣,增强自信。
案例一:轩轩今天参加了数学区——编织。为了便于孩子操作,活动前老师已经用丝带在篮子上间隔排列好经度,孩子们只要用准备的材料进行纬度编织。但是编织的方法有好多。轩轩拿起了篮子后束手无策,不知道怎么去编织。老师提醒他看编织图示卡,可以用ABABAB、或者AABBAABBAABB及ABBABBABB各种模式,可是轩轩不太理解,老师告诉他,让编织带子一上一下穿插试试,轩轩开始尝试。一会儿,一个ABABAB成功了。于是信心大增,开始尝试AABBAABBAABB其他模式的穿插。这个活动昨天就被轩轩拒绝了,拒绝的理由很简单,他说太难了。于是今天在老师的鼓励下鼓足勇气参加了数学区。刚开始,他对于模式与规律的图示有点模糊了,也不能理解穿插的含义。在老师的示范下他才开始尝试,经过一番努力下终于完成了第一个最简单的ABABAB模式的编织,成功后信心大增。于是马上开始尝试了另一个模式AABBAABBAABB的编织。从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数学认知的子目标就是让儿童逐渐的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有趣,能够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并且愿意尝试创造不同的规律。在轩轩坚持完成任务过程行为也体现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社会领域中总目标(三)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其子目标4能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人际交往方面的目标3子目标2做了好事或者取得成功后还想做的更好。
世上没有相同的树叶,孩子也是。在孩子每段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暂时的短板。轩轩近期中对数学操作有点气馁,但是画画却异常兴奋。所以今天为了平衡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参加了数学区的活动。整个活动中孩子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能在老师的鼓励下坚持完成操作,虽然过程有点缓慢,但进步依然明显。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要根据轩轩的表现,调整对他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有潜力的孩子。让他多参加数学活动,增强他的自信,提高他的数学能力。
2.认真、仔细的观察。
在开展数学区域活动的过程中,仔细、认真的观察是一种能够有效了解幼儿需要的重要的方式,也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手段。在游戏的过程中观察幼儿时,非常关键的就是保持耐心以及尊重。所谓的观察就是充分利用耳朵、鼻子等各种感受器官进行各种信息接收的行为。在观察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透过事物的表象找到事物的本质。另外,观察不仅需要把握事物的现在,还需要能够预见事物的未来。教师就需要具备这种良好的观察力。
因为所以的幼儿存在了差异性,在教师观察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幼儿之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幼儿也需要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得所以幼儿发展需求都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教师还需要开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不同材料的操作,幼儿会发现结果存在了差异,这样教师就需要激发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够进行深入的探讨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奥秘。
3.足够的空间。
数学区域活动有着较强的针对性,但是怎么样在很有针对性的活动中让孩子有更多自由创造的空间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假设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通常进行直观的讲解,那么幼儿会养成被动接受的习惯,这对于幼儿积极思考习惯养成是非常不利的,也使得幼儿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发挥自身思维的作用,丧失主动性。
4.适时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十分关键。当幼儿面对众多的游戏不知如何选择时;当幼儿在游戏区因为角色分配的问题引起争执时;当幼儿在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幼儿在活动中总会不断遇到困难,这个情况下,教师就应该适当的点拨,和幼儿一起积极的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导存在了众多的意义,比如说教师充分依据幼儿的操作情况进行材料的适当调整,使得幼儿能够对所以材料进行操作;教师需要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更大的观察,在对其进行个别指导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使用的方式。我们的课题研究,就是要让老师对自己在数学区域活动中的指导情况进行反思,同时晒出来供大家进行分析和讨论,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改善问题。
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注重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氛围,从陪伴孩子一起游戏到引导孩子自我习得再到孩子主动解读的过程中,认识到了所有幼儿的成长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环境的创设需要老师去准备。为孩子准备一个“参与、兴趣、喜欢”的环境是必要的条件,只有孩子有真正的兴趣才能喜欢投入,才能得到提高。
数学区域活动、游戏只是一个载体。通过游戏使得幼儿对于学习的兴趣得到培养,掌握正确的游戏方法,使得幼儿的游戏能力得到良好提升,增强幼儿自信。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数学,爱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