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马铃薯)种植过程中并不是那么怕水,如果不浇水天气干燥,薯块根本就长不大。 土豆其实需水量挺大的,水浇不够产量就上不去。
土豆生长条件
马铃薯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
马铃薯对温度的要求:块茎生长的适温是16℃~18℃,当地温高于25℃时,块茎停止生长;茎叶生长的适温是15℃~25℃,超过39℃停止生长。
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在21世纪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
土豆并不是那么怕水的,如果浇不到水的话薯块根本就长不大。
真相是其实需水量挺大的,水浇不够产量就上不去。
有参考书上给的数据是平均每形成一千克的干物质,要消耗水400-600kg。形成一千克新鲜薯块耗水100-150千克。
薯块中含水量较多,所以种薯中的水分足够供应萌芽用的水分,只要注意薯块切得不要太小,25g以上,在土壤有一定墒情下萌芽足够。只要没有严重春旱,萌发壮芽阶段不需灌水。
幼苗期需水较少,但此时根系较弱,需要保持一定土壤湿度。
开花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此期缺水的标志是落花落蕾,或花期短,开花少,花朵变小。如果想促早熟的话这一时期提早灌水。
现蕾期水分不宜多,否则易徒长。
但是到了块茎膨大期,耗水量占总需水量的一半以上,此时一旦缺水,块茎停止生长,以后补浇水会造成二次生长,产生畸形薯,但注意水分仍不可过多(好麻烦= =)。此期应控制土壤墒情在60cm深耕层内,土壤水分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为宜,注意表面松土通气,防止易烂。
到结薯后期,水分少些,田间持水的60%-65%即可。这个阶段最应注意透气,否则易造成皮孔过大或烂薯。
写成这样不知道有用没,估计有bug。我写的是北方一熟区的大致情况。因为最近在写相关的一个计划书所以看到这个就回答了。写得很笼统,害怕出错……要是错误多的话……先抱歉了= =
正常浇水,只是要浇小水,水能末到垄一半就可以。就是快水急浇,能趟到头就可以。
只要不像水稻那样就行了,土豆适合沙土地生长,
采取地膜覆盖栽培,能够有效解决需水问题
阴雨天,地膜能够遮挡雨水,干旱时间,地膜能够保持水分,具有双向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