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下功夫
教学目标能否准确定位,决定着教学的效益和成败。化学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具有一定的体系。统摄这个系统的“灵魂”就是 “科学素养”,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都只是从不同侧面、不同维度为“科学素养”这个“灵魂”服务的。有了这个“灵魂”,系统才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整体效应,才能更协调、更有效地导引化学教学。而这个“灵魂”它需要有一个载体-教材,因此,教师要首先要认真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透彻理解它所体现的总的课程目标和教育理念,明确透过整个初中教材这个载体,应该教给学生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挖掘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哪些思想、观点、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深层次的东西,通过学生去体验去领悟,最终达成“三维目标”,拓展学生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引导学生的终身学习。
这就需要教师下苦功夫,在教材上做足文章,依据“全册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的思路,通览教材,整体把握。明确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对教科书所选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知识呈现的次序、编写的意图,对相关内容在整个学段甚至更高层次的化学体系的构建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所要传播的基本观念,对引导学生形成怎样的学科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怎样的学科素养等等都必须了如指掌,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准确确定每个单元、每个章节、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使各章各节的教学始终围绕这一“灵魂”并为其服务。
理顺了教材的线索及所承载的任务,那么一节教学内容、一个教学范例摆在那里,作为教师就会放眼大处,首先从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方向去思考。对所教的内容,关注它究竟在学科里面占据怎样的地位,是关于哪个层面上的,其中蕴含了哪些思想、方法,包含了怎样的智慧、技能,其目的是什么,学了以后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什么作用,等等,这样就不会与总目标脱节,然后再根据教学计划,针对学生状况、参照教参等资料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能促使学生在学科素养方面得到最大发展的课时教学目标。有了目标准确的定位,教师在课堂上就会张弛有度,游刃有余。心中装着大目标,就会产生实现大目标的想法,教师就会调动所有的力量,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设计完备的教学环节、得当的教学策略、恰当的教学手段来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定位的准确与否,不仅关系着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会促进教师的发展。
二、 教师要在转变教学观念上下功夫
学习过程是人的知、情、意、行有机统一的过程,要使这几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需要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激励的良好外部环境来支撑。在一个机械、沉闷、缺乏生命力的课堂上,大脑的兴奋点、人的精神状态是被压抑的,思维的流畅性及发散性自然就会受到抑制,创造力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使学生这个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新教学观念,放下架子,不耍权威,树立民主化、协商化的教学意识,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蹲下身来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赏识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重视学生的自尊,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允许学生犯错、质疑,使他们得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更要想尽办法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互教互学、教学相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不仅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满足自己被尊重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师生的友爱,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属,从而也创造了高层次的和谐课堂,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无形中起到了塑造学生高尚人格的的重大作用。
三、教师要在运用教学的智慧上下功夫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智教”和“教智”的过程,就是教师利用自己教学的智慧向学生传播化学的智慧,如何把最本质、最具迁移性的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既掌握书本知识从而取得好成绩,又具备有利于未来发展的学科能力,这需要每一位教师付出艰苦卓绝的的劳动,因为这需要对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进行精致的打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功效,也才能挖掘人的最大潜力,实现人的最大发展。
1、教学最大的智慧就是要时刻把学生装在心里,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着学生来设计。
教师备课时一定要琢磨我们所教的东西学生在认知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什么障碍,如何去克服这个障碍。课堂上要做到耳聪目明,既要听到学生说了什么,也要看到学生的表现是什么。当学生对我们所问的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教师要去琢磨问题是否设计难了,该搭怎样的台阶帮学生走上来;当学生说出的问题与教师的教学设计、流程不同步的时候,教师要去琢磨学生的理解有无可取之处,为什么会有认识上的差异,是否理解偏了,该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顺利理解。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及时抓住学生在课堂上临时生发的东西及教学内容的动态生成性东西,琢磨如何引导学生畅想、迁移、创建,让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琢磨教材所承载的目标实现了没有,实现了多少,没实现的部分如何弥补等等。
2、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智慧就是考虑如何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这就需要教师站在学科总的体系的高度上大手笔设计课堂,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让学生学完以后有一个深刻而清醒的整体认识,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而不要把教学内容肢解得支离破碎、互相孤立,让学生死记硬背,等到下课或一段时间后头脑里一片散沙。因为一个没有结构化的东西是不容易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只有结构化系统化的东西才能长久地在大脑里储存起来,提取的时候才能迅速、快捷、准确,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科书体系的构建包括教科书单元主题内容的确定及其编排顺序两个方面,往往不是按严密的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来安排的,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来安排,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学科,从学科走向社会”的思路以及“理论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穿插编排”的特点。教师对所教的内容处在这个体系的哪个面,该面上的哪条线,该线上的哪个点都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教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做到瞻前顾后、前钩后连,使知识不断地得以重复、再现、识记、应用、提高,不出现脱节,达到熟中生巧、熟中得法、熟中生智的境界。
3、“以学生发展为本”,恰当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使用技术支持手段,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把学生由主体地位引向主动发展。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诱发学习欲望的情景。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出发,精心选择那些学生熟悉的,并蕴含多种知识生长点的物质或现象作为“生活原型”, 从这一原型出发,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 创设真实、生动、能引发学生思考和活动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的学习融于有关的生活现象和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之中。切忌创设那种只有花里胡哨的外形,而与学习主题无关的伪情景。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
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师要处理好“控”与“放”的关系,该控的时候,要控制好;该放的时候,要放充分。譬如合作探究的问题,并不是任何学习都需合作,任何内容都需探究;象文本的精彩点、疑难点,思维碰撞的分歧点,解题的错误点等,该合作的就得合作,该探究的就得探究。凡是学生经过讨论或实验、调查能够弄清楚的地方,就要放;凡是放开后学生无法探究(超出了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的地方,就要收。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教完所有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完成。
学生自己能学的,相信学生——引导学生学;新旧知识有联系的,迁移类比——诱导学生学;学生难以理解或不易接受的,动手操作——指导学生学(必要时,设置“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学生独立学习有困难的,小组合作——相互帮助学;合作学习解决不了的,老师讲解——领着学生学。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探究式、驱动式、情境式、竞赛式等,并且多数情况下是多种教法的综合。但不论选择什么样的模式,一定要确确实实地把学生放于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激发兴趣——教给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体验乐趣——培养品格”。切忌单纯追求那种读而不思、问而不启、合而不作、探而不究的表面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回过头去又转过身来的假氛围。
教学手段的运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现在的教学手段既现代化又多样化。选准内容、选准时机,善用、巧用、实用实验、模型、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是增强知识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效率、增大课堂容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要防止手段的堆砌、滥用,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
(3)、根据教学内容适时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 。
因为听懂不等于记住,记住不等于会做,唯有动手动脑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为了达到训练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从角度、梯度、精度、效度等多个层面对题目进行挑选与设计。在训练中巩固知识、查找漏洞、弥补缺陷、归结思路、寻找方法、学会迁移、拓展延伸。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反思习惯,反思题目的意图、解题的关键、各种解法的优劣、变换角度条件会引起结论怎样的变化、暴露了哪些方面的弱点、如何防范和弥补等,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用类比法同中求异;多题归一,用对比法异中求同的思维品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向导、是引路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无处不在的、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就必须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