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的发展史上看,法律起到的作用是维护统治者的利益,而道德有时顺应于法律,但有时也与法律背道而驰,当这种背道而驰达到一定和极限时则可能产生激烈的冲突与革命,从而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法律是要维护社会的相对稳定,道德则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在全民族、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的问题
诚信缺失是当前经济生活和社会现实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拿企业来讲,诚信缺失的表现形式主要有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短斤少两、侵犯商标专用权、生产经营劣质产品、合同欺诈、有约不遵、相互拖欠赖账、三角债等等。
诚信缺失危害极大。例如,现在大家都知道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除了其它方面的因素外,企业自身的不诚信行为也是造成这一困难的重要原因。一些企业蓄意逃废银行债务,导致银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的不良贷款率较高,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目的而对民营和中小企业贷款采取谨慎、回避的不积极态度。长期如此,企业融资当然是难上加难。现在不少人都在谈论仇富心理,其实也有部分原因是少数企业为富不仁、不守诚信、唯利是图,漠视农民工切身利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造成矛盾激化,引发了一起起不该发生的事件。诚信缺失诱发了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
诚信缺失造成企业经营风险增大,使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质量下降,经济增长速度减慢:企业诚信缺失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诚实守信是贷款的基础,是经营发展的基础。如果最基本的诚信关系都建立不起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从谈起;企业诚信缺失制约我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企业诚信缺失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经济犯罪。在一些企业,不守诚信己经成为导致经济犯罪和滋生种种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温床,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很多内外串通、吃里扒外的恶意经营都被不守诚信掩盖了。
诚信缺失是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瘟疫与毒瘤,它有很强的传染性,任其发展,危害极大,必须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从源头上遏制并逐步根除不诚信的行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夯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