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德育故事 长孙规谏
——观后感 长孙规谏主要是说,唐朝太宗皇后长孙氏忠君爱国,母仪天下,多次规谏夫君唐太宗,最终成就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为后人传成一段佳话。
看了长孙规谏之后我深深的被长孙皇后那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她那高尚的德行与宽容的胸怀,无一不值得我们学习。以下便是我此次看后的感想。
一,百善孝为先 长孙皇后告诉承乾,百善孝为先,所以即使承乾摔下马后腿脚不便,也在早上给唐太宗和长孙夫人请安。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脏,只有一具躯壳立于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价值,更何谈顶天立地、闯出一番天地。
二,敬人者,人恒敬之 公主丽质说她是公主,除了长孙皇后和唐太宗,她不需要再对其他人恭敬了。长孙皇后告诉她,对待身边每一个人都要心存恭敬之心。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如果能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心存恭敬,就不存在不遵守规矩,因为规矩就是对别人恭敬的一种表现。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不能以家庭的贫困,智力的差异,父母植物的不同来论人。每个人的未来都是未知的,所以不要小看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三,恩欲报,怨欲忘 当承乾知道让他掉下马来,最终导致足疾的人原来是自己的二弟李泰时,长孙皇后告诉他,恩欲报,怨欲忘,更何况李泰不是有心害他。别人对自己的恩情不能忘记,更不能以怨报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事,我们应该宽大为怀,不要去斤斤计较,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友情,只有这样别人才会更加亲近你,愿意真心相待。
四,反求诸己 公主丽质因为早晨给驸马父母请安迟了些,被驸马斥责,一气之下跑回皇宫,长孙皇后说要反求诸己。人与人相处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不尽人意的时候,当矛盾发生时,一定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因为你根本没想过别人为什么要这样,没想到别人的难处。只有相互理解,才能避免矛盾的产生。当彼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能更加理解对方的心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最后丽质与驸马和好如初,相濡以沫。
五,孝悌 唐太宗一行在洛阳观看牡丹,看到一牡丹园内牡丹格外鲜艳漂亮,便问这是为何,种花老者说,花均有灵性,根据不同的习性,你怎样栽培它,它就怎样回馈你。一个人对天下万物应当心怀爱心,而这份爱源自孝悌。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亲他人者谓之悖礼,只有对父母兄弟心怀爱心,才能推及其他,才能爱他人,亲他人,所以我认为孝悌乃是一切美德的根源。
六,逝者如斯夫 唐太宗微服私访,坐船时,看到清澈的河水便各抒己见。李泰说,看到这湖水他想到了论语中所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我们平时做事一般都是做做停停,很少能坚持从头做到尾。但是光阴却不会因此而停下等我们,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复回。少年易学,老难成。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时光,用有限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莫使光阴空度。
七,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流传了几千年。承乾做错事,长孙皇后让他说实话,他不敢说,长孙皇后让承乾看着她的眼睛,并且告诉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人的伟大,并不在于他的毫无过失,毕竟犯错时不可避免的,而一位真正有品德的人,是能够勇敢承认错误,并且努力加以改正。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明明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肯改过而找借口推诿的人。
八,出乎尔者,反乎尔者 汉王挑拨承乾与弟弟李泰的关系,承乾听信其谗言,开始对李泰慢慢有了防心,并且自暴自弃。遂安夫人便将此事告知长孙皇后,长孙皇后知道后很生气,连夜赶往太子承乾那,了解情况后告诉他,不应胡乱听信谗言,做任何事都要了解其原因后再加以评论。对待别人要真诚,因为你对别人真诚了,别人才会对你真诚。如果你对别人总是怀疑猜忌,必惹人同样也会对你如此。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拥有高尚的德行和宽容的心胸。古代贤人大智慧者,无一不心胸宽广之人,以德报怨的范增,受辱胯下的韩信,哪一个不是名声赫赫的历史人物,因为他们的心胸宽旷,成就了他们一生。作为现在的我们更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很多人对如今的社会充满失望,觉得社会黑暗,人心难测,其实并非如此。只要你保持灵台处一丝清明,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你会发现生活其实很美好,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有更广阔的舞台。我们知道幼儿园中的小朋友都是可爱的,天真无邪的。人之初,性本善,道德教育要从小就打下坚实的基础,帮助每一个小朋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让每一个小朋友都有一颗宽容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爱人者恒爱之,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角度思考
每个故事读后感我也没找到
这是谁啊 你是鼎信的呀 也要这个 我在网上 没找到。。。你把每个故事名字找下他的观后感拼一下吧 我也是这样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