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本收录了鲁迅的《药》。若按传统教法,从作者介绍开始,理情节、析人物、谈技法、品语言,一篇小说至少要三节课以上才能完成。教师什么都想讲,可什么都讲不透。课堂上教师左突又冲、昏天黑地;学生昏昏沉沉、眉毛胡子不知抓什么好。耗费时日,收效甚微。笔者实在不想重蹈覆辙,再做出力不讨好的事。于是尝试寻找解读小说的突破口,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纲举目张,以一当十。如此做来,收事半功倍之效。 《药》是篇艰涩难懂的小说,学生一遍读过,常常感到云里雾里。如若逐字逐句讲解,即便时间允许,也不能这么做,更何况味同嚼蜡的讲解早被学生厌弃。如若按惯例讲情节人物主旨写法等,无疑又将鲜活的作品肢解得七零八落,这又是笔者所不愿,也不忍。如何下手,颇费思量。于是,我从“病”入手引导学生探寻小说主题。 鲁迅在《南腔北调集�6�1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作者在小说《药》中就塑造了一群病态社会的病态国民,揭出他们愚昧麻木之病,意在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小说中的病人小栓,那萦绕于耳际的“一通”“一阵”“不住”“拼命”的咳嗽声,时时牵动着华老栓夫妇的心,也牵动着读者的心。从清晨起身时候的“一通咳嗽”,到服药前后的“一阵咳嗽”,再到康大叔夸耀“包好”时的“拚命咳嗽”,无不预示着小栓的病后果不妙,华老栓夫妇的希望之渺茫,这个沉疴在身的年轻人的性命系于一个人血馒头之上,悲剧就从这儿开始。 更为可悲的是,华老栓夫妇病态的心理。家里有这么一个病得很重的肺痨病人,老实本分的老栓夫妇半夜“忽然坐起身”,这是有心事和有心病的人的才会有的动作,非常耐人寻味。爱子心切的他在买药途中一扫刑场惊恐,“倒觉爽快”,“跨步格外高远”,他深信人血馒头能够治好儿子的病,为能买到这种神奇的药而深感爽快,步履特别轻松。买药回来,“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至于死者是谁,因何被杀,老栓不了解,也不想了解。他只想把别人新鲜的血小心谨慎地移植到自己家里,治好儿子的病,收获许多幸福。小栓吃药时,“他的的眼光,仿佛要在他身里注进什么又要取出什么似的。”似乎注进的是新的生命奇迹,取出的是病痛,收获的是幸福。华老栓夫妇亲子之情固然令人同情,但愚昧无知又着实令人心痛。华小栓病在身体,华老栓夫妇病在精神。 同样精神上病态的还有刑场上的那群看客。鲁迅先生对他们进行了漫画似的描画。“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的光。”“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那三三两两的人,也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进;将到丁字街口,便突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这是一群人的病,他们对鉴赏杀人盛举是那么兴致勃勃,那么如饥似渴。其麻木不仁令人发指。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中这么评价中国的看客:“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神情木然或兴趣盎然的围观几成国人的痼疾,至今仍未根治。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这样愤激地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鲁迅先生此后也一直致力于疗救国民精神,然而疗救精神决非易事,他在《随感录�6�1五十九“圣武”》这么说:“我们中国本不是发生新主义的地方,也没有容纳新主义的处所。”“新主义宣传者是放火么,也须别人有精神的燃料,才会着火;是弹琴人么,别人的身上必须有弦索,才会出声,是发声器么,别人必须是发声器,才会共鸣。”先驱叫喊于生人中,生人无动于衷,非但无动于衷,凶残者、愚昧者、麻木者反而都试图从先驱的牺牲中获得物质的益处或精神的愉悦,甚至连至亲都不能理解反感羞愧,这是先驱的悲哀,也是先驱的宿命。鲁迅先生深刻感受到这种寂寞和悲哀。面对国民沉疴,社会痼疾,谁来疗救?拿什么“药”来疗救?这是先生提给当时社会的课题,也是提给后人的课题。
这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小说。该单元着重培养学生欣赏现当代小说的能力,欣赏的重点是小说的主题、结构和人物性格及描写技巧。而要把握小说的主题,就要从感受小说塑造的艺术形象出发,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的创作意图,进行具体的分析。具体到这篇小说,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以把握:一是主题的深刻性。辛亥革命的志士被杀后,他的血却成了愚昧国民用来医治痨病的药引。二是对比的写作手法。一方面是革命志士被杀,另一方面是国民的愚昧。对比手法的运用更有助于揭露国民麻木的灵魂,更有助于主题的深化。 1、 在第一部分,怎样描写刑场上人们的举动?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华老栓拿到人血浸过的馒头后,他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麻木不仁,愚昧无知)
2、 在第二部分,当华小栓吃下人血馒头后,他的家人是怎样安慰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麻木不仁,愚昧无知)
3、 在第三部分,人们在茶馆中是怎样议论夏瑜之死的?(分角色朗读)这说明了什么问题?(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夏瑜在狱中的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坚贞不屈,启发民众)
4、 对小说最后一节华小栓的死应如何理解?(必走死路)对夏瑜坟上的光环,应如何理解?(虽死犹生)
5、 用一个成语概括华小栓和夏瑜的结局。(殊途同归)
《药》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华老栓一家,他们用血馒头给儿子治病,一条是革命者夏雨的命运。革命者为了大众而牺牲了自己,可是像华老栓一家的民众却吃了革命者的血。
药,有明暗两条线,明线是华家救儿,暗线是革命者就义,穿起这两条线的是救人的血馒头,人物有华老栓.牢头.还有革命者:夏雨,鲁迅先生以药为题的目的主要是告诉人们身体的病不可怕但灵魂和精神的病却是很可怕的,鲁迅先生想给广大民众一记清醒的"药"
有两条线索,用血馒头治病,另一条是革命者夏雨为了大众而牺牲了自己,可是民众却吃了革命者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