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传唱不衰的傣族情歌:姑娘美如“麻朗罕”,摆在哪儿都有人拥(ONG)
“麻朗”就是家喻户晓的“牛肚子果”其学名“菠罗蜜”反而很少有人叫。
“朗”的傣语本主是公主。“麻朗”直译就是公主果,这显然是赞喻菠罗蜜味美至极。公主乃千金之体,公主果菠罗蜜也不失百果之魁。陇川菠罗蜜一半以上集中在户弄和广等,尤其是德昂族老寨子最多,户弄村公所曼棒村,几乎家家都有“麻朗”树,房屋都藏在“麻朗”林内名符其实的“麻朗”寨。广等村公所曼允和半坎二寨的菠罗蜜也相汉出名。特别是半坎,芒果“麻蒙”和桔子都是陇川坝数第一名的。
陇川菠罗蜜为软肉蜜香型的,有特大的,大得马草蓝子都塞不进,身体马虎的人挑两个就连腰都直不起来,有一则真实的民间故事,说的是知青下乡的年月里,曼棒社里摘“麻朗”通常是用绳 子捆好由树上慢慢坠下地。有一知青蓝球好手,不知是想露一手或者是藐视了那浑身是剌但不戳人的可口物,硬要树上的人把一个又圆又大,难捆稳,比蓝球还大的实心“球”“传”给他。但听“嘣”的一声,可惨了,熟透扒够的一个大“麻朗”,穿过手臂,把一个在塞场上纵观四面判断八方的好头套得严严实实,人砸瘫在地半天爬不起来……
菠罗蜜以肉色公黄白二种,傣族称黄果肉为“麻朗罕(金)”,白果肉的为“麻朗哏(银)”。通常以黄肉的“麻朗罕”为上乘,其实白肉的“麻朗哏”中也有佼佼者,章凤镇曼赖崩龙寨金家有一株“麻朗哏”其清香鲜足以羞煞四周“麻朗罕”。最奇特的是傣语叫做“麻朗勒盖”的菠罗蜜,陇把户岛此种,瓤子皆可食,大粒是肉,小粒也是肉。大粒有核,小粒只有星点瘪籽。最次的称“麻朗贺札”,肉和皮紧连在一起摘吃很费事,且味多淡泊。
菠罗蜜是极富营养的热带水果之一。果肉物基本成份是植物蛋白,植物脂肪,维生素A、B、C诸族。核含高淀粉和植物蛋白,有医籍称:三粒“麻朗”籽胜过一鸡蛋。民谣“吃麻朗,省得饭。”道理同一个——“麻朗”饱人也补人。
菠萝密是长效益树,好栽活,虫害少。最慢也七、八年才开花,十来年结果。但一结,就可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坐享其成”何乐而不为?
菠萝蜜是很慷慨的,陇川城子街道旁有一株,曾几何时结得低处树杆都看不见,挨根的竟贴着地皮长。成熟时主人脚蹬“麻朗”,手抓“麻朗”往“麻朗”身上爬上“麻朗”树摘“麻朗”。
菠萝蜜,稻谷杨花季节大熟,正值青黄不接,可当粮代饭的“麻朗”,就不仅是公主果,而是济世救
木菠萝又叫菠萝蜜
菠萝蜜 (英文名:jackfruit, 学名: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又名苞萝、木菠萝、树菠萝、大树菠萝、蜜冬瓜、牛肚子果,隋唐时从印度传入中国,称为“频那挲”(梵文Panasa 对音),宋代改称菠萝蜜,沿用至今。是世界著名的热带水果,属桑科桂木属常绿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的印度,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现在盛产于中国、印度、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国和巴西等地。我国岭南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东南部及福建、重庆南部有栽培。
云南德宏盛产"牛肚子果",是当地的一大特产之一。"牛肚子果"学名菠萝蜜,傣家称之为“麻朗”,因果皮和形状有点象牛肚子而俗称“牛肚子果”。菠萝蜜是一种桑科乔木,原产于热带亚洲,在热带潮湿地区广泛栽培。菠萝蜜树高大粗壮,结果方式与其它果树不一样,在树枝上、树身上结果,在树根上也可以结果。菠萝蜜的果实是聚花果,也叫多花果,这种果是由很多花结成的果聚集在一起而成的,果实很大,绿色未成熟的果实可作蔬菜食用,棕色成熟的果实可鲜食其果肉,味道甜中带酸,果肉没有核。
恩,这种果我也只是听过,可是还没吃过啊,有机会到你们云南去玩,顺便尝一下原滋原味的菠萝蜜哈
火龙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