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鸟类可以成为脊椎动物中几乎唯一拥有飞行能力的物种?

2025-02-01 20:46:0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鸟类是最成功的飞行脊椎动物。目前,全世界绝大多数的科学家已经接受了鸟类是从一种小型的长羽毛的兽脚类恐龙进化而来的观点,而这种“龙”到“鸟”的转变到底是何时发生的呢?随着越来越多长羽毛的恐龙和原始鸟类化石的发现,科学家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着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如身体结构(大小、骨骼愈合程度等)、生活习性(食性、哺育等)、生活年代等。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发现和研究在模糊恐龙与鸟类之间的界限。

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生活在距今约1.5亿年前的始祖鸟的地位也受到了质疑,它到底是最古老的鸟类,还是一种带羽毛的恐龙?也许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包括始祖鸟在内的原始鸟类化石和长羽毛的恐龙化石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演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鸟类进化出了一系列适应飞行的特征,最终征服蓝天。

除少数飞行能力退化的种类,鸟类家族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是飞行高手。拥有独特飞行方式的它们,可以横跨海洋、沙漠和整个大陆。它们身体的各器官和各项机能,包括眼睛、胸骨、前肢(翅膀)、尾骨、羽毛、体重、三大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均具有为适应飞行而区别于其他脊椎动物的特化。正是这些不同身体结构的相互协调,使鸟类成为任何靠自身器官飞行的动物都无法超越的最成功飞行者。

羽毛应该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最具独特性的结构了。它为鸟类提供了流线型的外表,在体温调节、减少重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鸟类的升力和推力的输出都来源于主要由羽毛构成的翅膀。根据产自中国的带羽毛恐龙和原始古鸟类化石,科学家推测羽毛与爬行动物的鳞片等皮肤衍生物是同源的,也就是说羽毛是通过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鳞片等皮肤衍生物的延长,再经过分支等一系列演化形成了具有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羽毛。

目前有关鸟类飞行起源的学说有两个观点:1、飞行的地栖起源说:认为鸟类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它们的前肢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可以拍动的翅膀,进而飞向天空。

2、飞行的树栖起源说:认为鸟类的祖先是一种半地面半树上生活的状态,或者完全树上生活的状态,它们的前肢在从高处到低处的跳跃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可以拍动的翅膀,进而飞向天空。

回答2:

飞行的地栖起源说:认为鸟类的祖先生活在陆地上,它们的前肢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可以拍动的翅膀,进而飞向天空

回答3:

同身体结构的相互协调,使鸟类成为任何靠自身器官飞行的动物都无法超越的最成功飞行者。

回答4:

飞行的树栖起源说:认为鸟类的祖先是一种半地面半树上生活的状态,或者完全树上生活的状态,它们的前肢在从高处到低处的跳跃过程中逐渐演化成为可以拍动的翅膀,进而飞向天空。

回答5:

这是由于鸟类的基因,还有后期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