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应该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精神,雷锋在他的日记中写道: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去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硬钻进去的。
其次,应该学习的就是雷锋公而忘私、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同学们应该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应该助人为乐,无私奉献。
学习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坚持精神。
雷锋精神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的宗旨,也是人民的希望,时代的需要。我们学习雷锋,发扬雷锋精神,就是要像他那样,自觉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在平凡的小事中,努力实践这一根本宗旨,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1963年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老一代革命家的积极倡导,学习雷锋的活动很快从军队向全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兴起了一个全国范围的学雷锋热潮。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相继做出决定,并以各种形式组织了学习和宣传雷锋的活动。
文化艺术和出版部门还出版了图书和画册,演映了雷锋的电影。随着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全国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成千上万雷锋式的先进人物,社会上迅速地出现了一种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精神,进一步地形成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新风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雷锋精神
当然需要,而且很需要,非常需要!
弥补目前社会上普遍的由于过度追求利益而导致的诚信、道德、良知缺失的现状(可以举三鹿为例)。利用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带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与民族自信心,加强民族凝聚力。从这三个论点出发,应该就可以。说太多的方面不但时间不允许导致你方无法把自己的每一个论点讲透,充分利用论点有利于己方的部分,还容易出错,给对方留出反击机会,更可能给评委留下混乱的印象。集中于三个点,是最为有利的!
雷锋是让人尊敬的,我们需要的已经不再是雷锋这个名字,而是那传世的精神———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形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是一个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但革命激情燃烧的岁月。雷锋的爱憎分明、崇拜领袖、刻苦学习、热情工作、勤俭节约、乐于助人,不是他自身独有的,而是社会的一种共性,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雷锋身上充满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集中着人性的真善美,这也是他最可敬最具魅力之处。学英雄,关键是学他的本质和精神。
作为一名学生,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向雷锋同志学习来构建和谐校园呢?
1、在学习上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在学习上很勤奋、扎实。他曾说过: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被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是提倡这种“钉子精神”。
这一“挤”一“钻”正是对雷锋“钉子”精神的高度概括。当我们真正理解了雷锋这种“钉子”精神内涵的时候,我们还会不会为学习成绩下降去找更多的借口?我们的校园需要和谐,只有我们在校园中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氛围,我们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才指日可待!
2、在工作上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有一句闪光的语言———在伟大的革命事业中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他把自己当成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雷锋能够甘当革命的螺丝钉,与他把自己的前途置于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之中分不开。他深知,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党,离开了人民,离开了社会主义事业将一事无成。
而对于我们,无论是作为学生干部还是作为学生群体,都应学习雷锋这种敬业的态度。我们学习和发扬雷锋精神,就要像他那样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甘当革命螺丝钉的实干精神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构建和谐校园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同具体的工作相联系的。
3.在思想上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他把生命的每一分光和热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用有限的生命和火热的赤子之心谱写了一曲壮丽而辉煌的人生乐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贯穿在雷锋一生中最动人的主旋律,也是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当代学生所缺少的。构建和谐校园不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是校园中每一名成员共同的事情。只要我们人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们坚信校园的和谐将不是遥远的梦。
4.在政治立场上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的童年饱尝了阶级压迫,家破人亡的痛苦。经历过新旧社会的他,懂得了应该爱谁恨谁,并深切感到党的伟大和社会主义的好。雷锋这种爱党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像孩子对母亲的眷恋,宁静而绵长。而在我们的校园中到处都需要这种爱,对同学的爱,对老师的爱,对校园环境的爱……只有这种爱才能搭建起校园的和谐,只有这种爱才能让校园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