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儿童安全事故迫使社会越来越重视儿童安全教育,防灾减灾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环节。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小学生防灾减灾教育已经出现常态化。一些学校每隔两周就会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包括火灾和地震逃生,甚至模拟遇到逃犯的场景。
在老师和家长们的努力下,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逐渐提升。不过,在儿童防灾减灾教育向好的道路上,仍有很多细节值得人们思考。
首先要考虑防灾减灾知识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如果告诉幼儿园的孩子,“下雨打雷不能在树下”,他可能会机灵地说,“那可以打伞”。成人知道树可以引雷,在空旷处不能在树下避雨。但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呢?如果不能躲在树下,能否打伞呢?
在今年“气象主播遭雷击”引发社会关注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那是从地面发生的感应电荷。当时身处开阔地,手上拿着带有金属杆的雨伞,身边还有许多电子设备时,感应电荷便容易在人身上聚集。
这种事件虽属偶发,却关系到人身安全。如果成年人不清楚这些灾害知识,如何对儿童的一句“可以打伞”进行正确的回应呢?一些老师也有相似的困惑。
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会根据季节的变幻,简单讲授防灾减灾知识,但“没有相关教材,没有专门培训,讲授的知识都源于自己小时候接受的常识教育。”老师们无从考证这些传承下来的避险措施是否实用。一位不具名的科学家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防灾减灾知识是过时的或者不实用的。比如,“遇到台风时,要在窗户上贴‘米’字型胶带,用于加固”,但这一流传几十年的避险措施,实际上只适用于几十年前对开的窗户,对当今的铝合金窗户根本不起作用。
究其原因,少有科学家对防灾减灾科普进行潜心研究和试验,去验证那些流传下来的知识是否行之有效。尽管科普和科技双翼齐飞,但写科普的人仍相对匮乏。现阶段,防灾减灾科普还只停留在知识层面,缺乏实用技术层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