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楷书写法有11种,具体如下:
一,音yī,(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汉字的基本笔画,也可单独成为汉字,基本释义是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一,指事字,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都是画的一横,是古人的记数符号,可能是画的一道,也可能是一个筹码。隶变后楷书写作“一”。为了汉字的书写匀称,后来另加声符弋写作“弌”。“一”作为部首不是从意义的角度设立的,而是作为一部分字的共有标志,为便于查检而定的,故在不同的字里其标志的内涵也是不同的。
1.书家:颜真卿 作品:颜勤礼碑
2.书家:欧阳询 作品:九成宫醴泉铭
3.书家:赵孟頫 作品: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4.书家:颜真卿 作品:多宝塔碑
5.书家:柳公权 作品:玄秘塔碑
扩展资料:
大,汉语常用字 ,读作dà、dài、tài,最早见于图形文字 ,其本义是容量、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年龄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的对象,与“小”相对,后引申出“范围程度深广”、“年辈较长”、“再”等意义,又作为敬词来使用。
字形演变:
词意:
[ dà]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时间更远:大前年。
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 dài ]
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
1.古通“太”。
2.古通“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汉语汉字)
楷书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