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中天览棋是什么样的?

2024-12-12 06:17:3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下内容对你的围棋历史的学习一定有帮助,

  日本的文化传统地理环境与其对围棋之影响

  古代的日本,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偏僻海岛,岛外的世界,它即无力开拓,但也无须担忧外来的威胁。因此,日本人千百年来专注于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微观世界中将文化的每一面都努力做到极致,他们是天生苛求尽善尽美的民族,那种屏弃一切杂质以达到纯净世界的执着感,是其他民族难以模仿的。

  这就是日本文化所谓的“道”,在围棋上,就是“棋道”,这个概念中国和韩国也有,但日本人赋予了它决定性的内涵,相比之下,日本人在丰富围棋理论上的巨大贡献倒要退居其次。

  究竟什么是“棋道”,也实在是一言难尽。日本古近代围棋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争棋史,那其中凄美惨烈的场面层出不穷。这当然和当时的围棋制度有关,但让这段历史变得如此浓墨渲染的,正是日本人那种对“道”从一而终,至死不渝的民族性格。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历史是这个民族执意要这样写下的。

  稍通日本历史的人大概都会知道“本能寺兵变”,下围棋的人可能也会知道有个本能寺三劫循环。这在日本历史上是一个大事件,在文化上更是一个重要的坐标。自古而来,史学者也好,艺术家也好,都竭力从中发现日本文化中的精髓,黑泽名拿它拍过电影,也是风靡日本的漫画“棋魂”中唯一描写的一个历史场景。其实不妨借助日本历史小说作家柴田炼三郎在其名著“丰臣秀吉”中关于此次兵变的片段描写,来感受日本文化中那种对道超越生命的执着。
  日本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分别为:本因坊、安井、井上、林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本因坊算砂、四世本因坊道策和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本因坊算砂(1559-1623)是京都寂光寺的高僧,是近世日本围棋开山鼻祖,也是本因坊家始祖,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直接相关。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织田信长也是个棋迷,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围棋名人的起源。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当晚子夜,部将明智光秀反叛,织田信长和其子信忠死于乱箭烈火之中。这就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本能寺之变。所以直到今天,日本棋坛还有三劫不祥的说法。
  日海此人极讲义气,在叛军还正得势的风头上,公开召集僧众为织田父子作水陆道场,大张旗鼓地为信长父子祈求冥福。时人皆认为日海此举危险,日海却义无反顾,其勇气确实值得钦佩。不久后丰臣秀吉回师平叛明智光秀,闻得日海的义行,十分钦佩。丰臣秀吉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在秀吉的协助下,日海扩建改造了寂光寺,自己改号为本因坊,改名为算砂。这便是本因坊一门的由来。
  丰臣秀吉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作为第一国手的荣誉,每年拨给300石禄米的津贴,由国家出钱把棋手供养起来。就于现在的“国家棋院”了。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现在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贡献也最大。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日本的围棋史我们今天看来象是小说,很有意思。但是在当年,是棋手性命相搏的战场。

回答2:

天览棋就是御城棋,提问者应该是被误传了。

御城棋是日本古代从德川时代开始,当时日本的围棋四大家(本因坊、安井、井上、林)的棋士们明年一次公开对决的围棋盛会,是在天皇或者将军面前对弈的,所以被称为御城棋,又叫天览棋。每年的十一月六日报名,参赛者一般是围棋四大家的家元或者迹目,家元是类似于掌门人,迹目是掌门人的继承者,四大家也可以经过协商派其他人门内的人参加,但是必须是七段以上的棋士。
因为当时四大家的人互相不往来的,他们各家的技术都是保密的,就像武侠小说里各个门派的武功是不外传的。所以四大家互相切磋棋艺就基本没有,除了争棋,争棋是各家不服的情况下有一方下战书之类的,然后派出自家棋力最高的出来,用番棋对抗。从某种意义上说,御城棋是他们互相切磋的平台,也是他们争名夺利的场所。每年的御城棋,他们都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各家都非常的重视。

对参加御城棋的棋士来说,对局胜负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本门本派的荣誉,甚至与日后棋所宝座归谁家所有有关。故对局者无不全力以赴,比赛紧张酷烈的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也着实弈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棋来。
日本围棋在这个时期是转折点,也是围棋古棋向现代围棋的转折点。参加第一届御城棋的本因坊算砂也是本因坊门的创始人,他把古代的座子棋制度给取消了,开局可以随意落子。这是围棋史上一个巨大的改革。正因为这一改革,从御城棋开始日本围棋得意迅猛的发展,引领了世界围棋的走向,也创造了日本围棋几百年的辉煌。
本因坊秀策在御城棋13年中创下了19连胜,执黑不败的神话,把日本围棋推向了更高的地位。
出席棋士按惯例有十枚银币、衣服、茶食等赏赐。在对局期间,对弈者禁止外出。
1608年(庆长13年),本因坊算砂和林利玄对弈于骏府德川家康御前,此后算砂迁居京都寂光寺,每年三月率领各位棋手拜见将军,并进行对局。嘉永三年(1626年),中村道硕继承算砂的名人棋所身份后同安井算哲对弈于德川秀忠御前,一般认为这是御城棋的正式开始。1855年(安政2年),由于安政大地震,御城棋停止了一年。1862年(文久2年),因为江户发生火灾,御城棋暂停,其后再也未能恢复。1864年(元治元年),御城棋正式结束。

回答3:

从德川时代开始,四大家的棋士们每年一度聚会於江户城(东京),在天皇或将
军面前对局,这就是「御城棋」(又叫“天览棋”)制度.

比赛规定:

每年十一月六日报名,由四大家协议手合的标准,自十一月初出起至十六日止.
六天内举行初赛;而参赛者之要在七段以上才有资格参加.因此,御城棋成了棋
界最隆重的盛会.

当时,由於四大家对外实行技术保密,平日轻易不与别家的棋士对弈,所以除了
争棋外,御城棋便成了公开较量的唯一场合.对参加御城棋的棋士来说,对局胜
负不但关系到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自身门派的荣辱,甚至与日后棋所宝座归谁
家所有有关,故对局者无不全力以赴,比赛的激烈程度绝非常人所能想像,也著
实弈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好棋来.

有时间的话不妨再具体看看下面这段:

1582年,织田信长的前锋军—明治光秀叛变,袭击织田留宿的本能寺,
织田在无力抵御的绝境下,选择放火烧了本能寺,自行了绝了风起云涌的49年.
而继起的是织田家的重臣羽柴秀吉,在历经八年的四方争讨,逐步统一了日本,
天皇赐姓「丰臣」.

丰臣秀吉本人也爱下棋,认为弈理与兵法相通,所以大力提倡.日海再度受招而
获得知遇之恩.秀吉的棋力和织田一样,对日海要受五子,於是索性拜日海为师,
同时为日海立下了一个「棋所」,并给日海每天四石的俸米.

这棋所日后竟发展成了谁当上棋所,谁就能独揽棋界掌管“天览棋”(天皇看的比赛)的组织,将军的围棋指导,外宾对局的安排和棋手的选拔晋升等工作等.

因此,各派都为了争夺棋所而煞费苦心,棋所自然成为棋士人人垂涎的肥缺.

回答4:

目前,围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规则不统一,没有一个国际性的组织统一管理,所以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中国规则是数子法,日韩规则是数目法,台湾应氏规则采用的是计点制度。一盘棋用三种规则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是相同的。尽管国际上开了多次围棋规则研讨会,不过各方均坚持自己国家的围棋规则最好,都不可做任何退让,除了在非原则性的问题上(比如:棋盘大小、用时、赛场规定)有一些统一外,在真正的问题上(围棋胜负计算)没有任何进展。围棋的本质是:谁的占地面积大谁获胜。不过“地”至今没有一个能被世界接受的定义--中国规则是“子空皆地”,日韩规则是“唯目是地”,应氏规则也是“子空皆地”。(与中国规则区别为:中国规则计算胜负是单方,与盘面中数180.5进行比较;应氏规则为黑白双方的点数相减,此处的“点”事实上就是中国规则说的“子”,就是称呼不一样。)
严格意义上说,古代围棋与现代围棋完全是两种游戏——下法完全不相同!主要区别有以下四点:第一,古代围棋有还棋头(眼位不是目,该规则后来被日本废除);第二,古代围棋白先黑后(现代围棋黑先白后,该规则后来被日本修改);第三,古代围棋没有贴目,黑棋181子就获胜(日本发明的贴目,目前黑棋185子才获胜),无贴目围棋的下法已经失传了;第四,古代围棋是座子制,最大限度限制先手优势(后来被日本废除,为了限制先手增加了贴目)。

回答5:

从德川时代开始,围棋四大家(本因坊、安井、井上、林)的棋士们每年一度聚会于江户城(东京),在天皇或将军面前对局,这就是“御城棋”(又叫天览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