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国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片荒中;求推荐
2024-12-21 22:39:30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兵临城下 Enemy at the Gates (2001)

豆瓣评分 8.4

《兵临城下》是由让·雅克·阿诺导演执导,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电影,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

该片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联红军传奇狙击手瓦西里·柴瑟夫与德军顶尖的神枪手康尼少校,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的一场生死之战。

该片描写的是二战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曾与2001年在中国大陆上映,影片改编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创作的同名纪实小说,以斯大林格勒这个近代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为背景,讲述了苏联传奇狙击手瓦西里与德国顶尖强手康尼上校的生死对决,虽然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却真实多的展现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与战争带来的人物性格的转变。

这可能是我看过最好的关于狙击手对决的片子..没有之一,影片里面几场狙击手对决都拍得十分经典,不管是康妮在废弃土堆上面的初次亮相还是中间用镜子反射来确认彼此位置的场景又或者是后面那段在工厂门口埋伏的两人错过的对决,气氛渲染的都相当到位。因为不知道谁会先发现谁,所以观众的神经时刻都处于紧绷状态,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影片相当注意情绪流的控制,电影没有一直渲染战争的残酷与惨烈,而是合乎时宜的加一些喜剧元素跟情感元素,在这些元素的搭配至简会给观众观影情绪带来很好的缓冲,所以虽然过程紧张,不过电影做了非常合适的处理。

说到电影的主题其实比较明显,也就是影片里瓦西里讲述的毛驴跟狼的故事,瓦西里本来是一个牧羊人,他没有良好的教育但因为枪法准成为了战斗英雄,他其实心里是自卑的,他会下意识觉得自己是可以活三年的狼,而丹尼洛夫和塔尼娅它们是可以活九年的有真正作用的毛驴,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视能够在将来建设社会的人,他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英雄人物有一种本能的崇拜和田园式的向往,可是最后丹尼洛夫死去前却是在嫉妒瓦西里,瓦西里才是那个被向往的人,在最后丹尼洛夫的死讲述了一个道理,人与人之间总有差别,绝对平等是不存在的。

瓦西里的对手德国最好的狙击手康妮,很像一个是受过良好教育及军人世家的人,他的身上体现了过去欧洲所谓贵族传统的那些东西,但是苏联最好的狙击手,那个写在报纸上口口相传的英雄却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牧羊人,在苏联,一个牧羊人可以成为英雄,这本身就是一种对于平等社会的强大注解。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拿到了塔尼亚,曾经的牧羊人跟爱他的大学生走到了一起,它们的结合,或许代表着这是一个狼和毛驴共同努力的世界呢?

最后以一段里面丹尼洛夫关于平等的台词结束吧,我认为这句台词才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我们如此艰苦的想创建一个平等的社会,在那里,你不用去羡慕你的邻居。但总有值得羡慕的东西。一个微笑、一份友谊,一切你没有却又想得到的。”

回答2:

推荐一部感觉不错的德国战争片,让我来拯救片荒的你!!

《五月的四天》是德国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4天的背景下,以一个13岁的孩子,以“天真”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该片是一部极小成本的战争电影,以最宁静的场面控诉着战争对每一个人的摧残,这里有最平常不过的孩子、大人和军队,但他们的心都完全疲倦了战争,于是导演通过电影给我们描述的是二战战场上极不不平常的宁静时刻。本片由阿奇姆·凡·波瑞斯导演。吉里格力·多布、米勒·尼尼兹主演。于2011年9月29日在德国上映。

影片通过短短四天,男孩彼得面对失败、失望、愤怒,在二战尾声的日子里,颠覆了世界观,了解了更多人性。他终于明白人不想死并不意味着是懦夫,明白了视为敌人的人也会保护自己一方,明白了威风的大英雄其实也有一段斑斑血迹的往事……最后几名俄军和他们一直想抓的80名德军为了从俄国军官手里保护福利院的妇孺而携手战斗,彼得最后望着那位保护自己的英雄消失在硝烟中,或许这便是他成长的丰碑。善恶不分国界,战争、运动这类东西只会让恶的更恶、有恃无恐借机发挥肆无忌惮,而善则更孤独高洁、显得弥足珍贵。

最终一个孩子英雄梦的破灭,一场没有办法欢呼的胜利。穿着苏军军服的人和穿着德军军服的人并肩作战,对抗人性里最愚蠢傲慢的恶。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同伴的枪下,军服无法代表立场。胜利的阴影下有着太多无法直视的真相。很遗憾没有倒在黎明之前,而是倒在了日出之后。

回答3: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国战争片是《帝国的毁灭》,《帝国的毁灭》(德语:Der Untergang,英语:Downfall)是德国导演奥利弗·西斯贝格执导的一部纪实性电影,2004年9月在德国上映。影片讲述了希特勒人生中最后的12天,其中包括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同新婚妻子爱娃·布劳恩自杀于地下掩体的情景。半个多世纪以来,纳粹头目阿道夫·希特勒的形象一直都是一个歇斯底里的战争狂人,然而,这部影片却打破了德国关于这个历史人物的禁忌。片中的希特勒不再是那个咆哮的煽动者,而被塑造成了轻声细语的“做梦人”。 这是一部纪实性电影,逼真地反映了希特勒人生的最后12天,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苏联红军已经攻入柏林,希特勒和情妇爱娃也躲到了掩体下。爱娃知道自己是来陪希特勒一起共赴黄泉的,但她并不后悔。即使在她向希特勒为妹夫求情遭拒绝后,她也和希特勒一起举办了最后一次的婚礼。希特勒的忠实追随者戈培尔决心全家一起陪着元首殉葬。他共有7个孩子,他和妻子坚决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在没有帝国的天空生长,在希特勒和爱娃自杀后也一同自杀。令人不胜感慨。历史的真实通过镜头一幕幕重现。我认为他是最强的领导人,崇拜,你不去看,你就没有开阔的胸襟!

回答4:

我心目中最好看的德国战争片是《死亡终点站》,

剧情介绍了1943年,住在柏林的犹太人经历着大屠杀,一批批的犹太人被强行带往奥斯威辛集中营。全德国只剩下了688个犹太人,也是最后一批被强制押走的犹太人。他们在半夜被拖出来,被枪威胁着上了火车,在狭小肮脏的房间里只有一桶水,没有食物。他们中不断有人被枪扫射到或是饿死。老人、妇女、儿童都受到了非人的待遇。拳击手与他美丽的妻子,勇敢的小女儿尼娜和他12个月的儿子;神经脆弱的埃丽卡受不了火车上巨大的恐惧与折磨而失去理智,亲手闷死了襁褓中的孩子;天生乐观的喜剧家和他会弹琴的妻子是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妇,老妇人缺水过度,喜剧家惨死枪下;珠宝修理员阿伯特与珠宝老板的美丽女儿相爱很久,他们计划一下火车就结婚。车上的一部分人开始计划逃脱,可一些人仍然抱着侥幸心理不愿冒险,他们有人在激烈地争执、互相埋怨,而火车正在快速地驶向死亡终

回答5:

推荐一部感觉不错的德国战争片,让我来拯救片荒的你!!

《五月的四天》是德国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4天的背景下,以一个13岁的孩子,以“天真”的角度去看待战争。该片是一部极小成本的战争电影,以最宁静的场面控诉着战争对每一个人的摧残,这里有最平常不过的孩子、大人和军队,但他们的心都完全疲倦了战争,于是导演通过电影给我们描述的是二战战场上极不不平常的宁静时刻。本片由阿奇姆·凡·波瑞斯导演。吉里格力·多布、米勒·尼尼兹主演。于2011年9月29日在德国上映。

影片通过短短四天,男孩彼得面对失败、失望、愤怒,在二战尾声的日子里,颠覆了世界观,了解了更多人性。他终于明白人不想死并不意味着是懦夫,明白了视为敌人的人也会保护自己一方,明白了威风的大英雄其实也有一段斑斑血迹的往事……最后几名俄军和他们一直想抓的80名德军为了从俄国军官手里保护福利院的妇孺而携手战斗,彼得最后望着那位保护自己的英雄消失在硝烟中,或许这便是他成长的丰碑。善恶不分国界,战争、运动这类东西只会让恶的更恶、有恃无恐借机发挥肆无忌惮,而善则更孤独高洁、显得弥足珍贵。

最终一个孩子英雄梦的破灭,一场没有办法欢呼的胜利。穿着苏军军服的人和穿着德军军服的人并肩作战,对抗人性里最愚蠢傲慢的恶。没有战死沙场却死于同伴的枪下,军服无法代表立场。胜利的阴影下有着太多无法直视的真相。很遗憾没有倒在黎明之前,而是倒在了日出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