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可以不遵守,但不可以被毁灭.”
在这儿,不依规矩不能成方圆.
老规矩造就了特殊的北京人.郭德纲在微博中罗列的北京老规矩有:阖家坐在一起吃饭,座位次要长幼有序.若是家中得宠的小孩子可以挨着长辈,但是不许乱了次序.开始吃饭,便不许端着碗到处跑——那是乞丐的行为.形容不整是家教不严的体现.可见,规矩是体现一个家庭或是一个家族的教养和人文素质传承之道.
老规矩是对文化的坚持.在很大程度上,它孕育了文化,浸润了文化.我一直记得一次在摆餐桌的时候,顺手将筷子插在了米饭上.母亲因此而狠狠教训了我.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极大的不吉利.因为这使整一碗饭像是香炉,更是犯人临刑的辞阳饭.看似有些迷信的老规矩,却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敬畏与讲究.
规矩是中华文明流传千年的源流之一,如今很多年轻的家长已经不再在乎这些了.饭店里时常有孩子欢跑的身影,家长们往往是端了碗在后面追.甚至很多溺爱孙辈的老人亦不再讲究规矩.宴时座次早已没了顺序,孩子获得了第二宝座.老规矩曾经体现的尊老爱幼,长幼有序的传统已经不见了.
2013年底新闻联播推出了家规系列的采访,引发许多热议.北京是全国使用“您”字最多的城市.北京人有爽利而大方的特点,正是源自于这老规矩.无论是对一言一行的约束,还是对内心的教养,规矩起到了约束人们一言一行的作用,由此才产生了行为上的文明,产生了法制和礼教.
时代发展,文化的冲击加速规矩的流失,规矩背后的文化也在被人遗忘.新的文化快速销蚀着传统文化.人们以所谓自由忽视了老规矩,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规矩.然而近来,年轻一辈的人们热议起了老规矩.究其原因,大概是因为在这个文明抢劫的时代,内心缺失了束缚和因文化冲击而带来了日渐明显的冷漠与轻漫、孤独与反省.也许他们意识到千百年来,老规矩约束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约束着人们的一举一动,是人们日常行为的底线.不仅是一言一行要规矩礼谨,更有内心对正义和善良的坚持.这份坚持成就了不同的家庭,在被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有了所谓文化、传统、特色.而这恰恰是现代人们所缺失的.
“规矩可以不被遵守,但不可以被毁灭.”何时开始,人们的要求也变得这样低了?老规矩需要社会的重视,需要内心的珍重.这并不是网络上的一时兴起就能够唤起人们内心对文化礼教的尊重的,然而对于这突然而至的热议与怀念,人们却应当为之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