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1500字

急....奖励10.......
2024-11-28 11:09: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部电影. 一次震撼.
一卷胶片.一串记忆.

如果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是个追求电影极限的人.那么他所指导的这部《阿凡达》绝对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幻梦.我们在电影里,变成了幻游者.当这场梦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全世界的影迷都会为之疯狂.每每被电影营造出来的迷幻视觉效果而陶醉的时候.当结束时起身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你愿意梦醒吗?
----前记
一部《阿凡达》的出现.让我再一次回忆起了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人,一个让我为之尖叫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星球大战》《终结者》《第一滴血2》《异形》都是他的代表作)当我们为好莱坞的视觉特效感到审美疲劳的时候.你必须知道的是.他是一个不惜代价都要力求极限特效效果的天才导演.江郎或者会才尽.但是,他不会.未来几年,我还能看到什么比《阿凡达》更经典的特效了吗?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哈哈!“可恶”的卡梅隆...

十年磨一剑:
一部电影的制作.我们必须给予最起码的尊敬(而不是所谓的在电影里说三道四的胡说一通.难倒不知道在电影里需要保持安静么?小小的抱怨一下,不知道这是不是资阳人的习惯.杯具.建议电影院应该在电影票上写上“请在观看电影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观众”)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些数据:剧本筹备14年.拍摄4年.耗资5亿.平均一秒钟的胶片价值25W人民币.语言学家创造娜威语言用了4年.上映19天了吧!已经取得了10亿多点的票房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再在这个数据上面加上什么.他让我想到一句老师和书上都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也觉得,中国电影人应该反省的是:我们承认.我们缺技钱缺技术.但是我们最缺的是:想象力.

想象力的缺乏是由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产出于何处——教育.(这确实是承上启下的分割线)

保持人最原始的欲望和信仰:
除去恢宏,梦幻般的电影场景.这也是这部电影以后被老生常谈的关键词.大家都说,想必电影都已经将一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了吧!我在这里就不说了~拣撇托..电影的编剧看起来就像是一部抗战电影的缩影.娜威人为了自己的领土完整而奋起抗争.那圣树下的矿产让地球开发商帕克·塞弗里奇为之疯狂,甚至不惜灭族也要得到它.而正是因为圣树保存了所有娜威精神和记忆.一旦圣树灭亡.娜威先辈的精神,思想将被摧毁.人们心中的信仰也将会随着圣树的灭亡而灭亡.一个人的信仰到底有多重要.自然也就不言而喻.这是我从电影中所看到的.人类教授理想主义的植物学家:格蕾丝·奥古斯汀博士.曾经对娜威人进行西化教育.教他们英语.运用人类工具什么的.但都没成功.由此.她便建立了“阿凡达”.但是初衷也只是想与娜威人和平交流.教育的不同,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人的最原始的欲望是与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最原始的信仰,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它不仅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式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其中看到某些差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们真正缺的不是技术,不是金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死不休也要做到底.做完美的科学精神.剧中的奥古斯汀博士在自己临死也不忘科研的信仰.尽管这只是电影所展示出来的.难倒不值得学习和发扬吗?

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爱情故事
从电影的开始,主人公:前海军陆战队下士杰克·萨利一下飞机,你就看到了.卡梅隆回来了.那个《星球大战》的主人,天才卡梅隆又回来了.这二十分钟凝聚了这位天才导演一生的精华.从天空到森林.娜威人骑着飞龙和人类的战斗机对抗.娜威骑兵和人类肉搏的场面.无一不展示了此电影宏大的战争场面,集合了《星球大战》的高科技战斗和《特洛伊》中重现古罗马大型战斗的场景.二者相结合.必定会创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和光芒.果然.它笼获了全球影迷的心.
好莱坞电影从来不缺乏爱情.此电影亦是如此.英雄难过美人关.两个星球,两个种族的冲突让两个人卷入其中.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爱情”.也是本片的主线之一.奈特丽父亲因人类的进攻而阵亡时,她不愿再见到萨利.萨利为拯救潘多拉星球的娜威人而再次重返.并消除误会.萨利连接阿凡达的仪器遭到攻击时.奈特丽挺身而出一波三折的爱情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羡飒旁人也!(今天回来再群里在议论这部电影的爱情情节...忽然一个兄弟冒了一句“阿凡达让我看到了,原来网恋还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当时.全部,包括群主都潜水出来表示支持.人才啊!这位兄弟)

其实我还想说点什么:
1.关于剧中人:迈尔斯·夸奇上校:说实话,我早就想对这种人说些什么.尽管他是本片乃至于所有类似电影中的大反派.但是我想说的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迈尔斯·夸奇上校是最好的战士.战争是不需要怜悯的.是不需要同情的.战争本来就残酷.军人就必须有军人的风格.同情和怜悯的下场,就是自取灭亡.当然.这样的思想仅限于战争.特别是这种带有侵略性质.此等残酷的不死不休的战争.但这只是电影.他必须死.这样才符合电影的情节.你必须明白一点.:千万不要挑战公众的道德观.反派就必须死.坏人就必须被抓.主角就必须相爱,并美好的生活下去.更何况.这是一部商业片.

2.我们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的主旋律是票房.票房最主要的一点除了上面那一点“千万别挑战公众的道德观”以外.在中国.必须是以历史为背景的大题材电影才值得我们花几十块钱去看.在这个盗版横流的中国.真正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种享受...享受视觉和听觉带来的震撼.当电影里圣树的种子(类似水母的那种生物)漂浮在空中的时候,它即将爬到我脸上.我下意识的用手一挥.这才发现.原来,这只是电影.

回答2:

碍于各种因素,昨天终于看了IMAX-3D版本的《阿凡达》,农历29,彻彻底底的算是贺岁了!之前没有看任何有关《阿凡达》的资料,包括影评、剧透、花絮等等等等。为的就是让自己保持一个冷静的立场。今天开始查阅了大量有关《阿凡达》的评论,不出意外的毁誉参半,不出意外的口水连篇。已经不想再为一部电影辩驳,或者说已经不想再为了一种本身就是无病呻吟的态度去辩驳。只是想说,电影作为一种商品,《阿凡达》无论从产品质量、产品包装到产品营销,都彻彻底底的成功了。

如果说12年前的剧本如今仍然让观众充满新鲜感的话,那么我觉得这种事情只能发生在北朝鲜。我承认《阿凡达》的故事看起来很像《与狼共舞》,可那又能怎样呢?《第九区》够新颖了吧!可是怎么没听说让人们像《阿凡达》一样津津乐道呢!当然,我指的这些人是那些“伪影迷”,伪影迷的概念我想很容易理解,看电影仅仅是为了约会,为了话题,为了别人看了我没看那不行的这种人。

好多人说,《阿凡达》中的动物都和恐龙差不多,外星人和印第安人差不多,植物不过是涂上了荧光粉等等等等。其实这些东西是因为你已经亲眼看到了,《阿凡达》的庞杂在于卡梅隆构造了一个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人,世界的样子是人家定的,观众仅仅是观众,抱怨《阿凡达》并不新颖的人,难道平时你会抱怨为什么电视机是方的,篮球是圆的,或者狗凭什么有耳朵吗?真以为《创世纪》是自己写的呢啊!

虽然觉得卡梅隆把外星球都研究到细菌层面有点夸张,但是人家对于电影的态度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导演职责。让演员在绿屏前完成一系列摸爬滚打是一件远远超出我们想象般困难的事情,拍《变形金刚》好歹还有一些参照模型,而《阿凡达》无论从导演到演员,都充满了想象力,都充满了对想象力的执着!

说道视觉效果,2009年无疑让所有观众大呼过瘾,《变形金刚2》《蝙蝠侠前传》《金刚狼前传》《第九区》《2012》……其实没有必要非要拿《阿凡达》和他们做什么比较,纵使IMX-3D仍然有其自身的硬件缺陷,例如亮度偏暗,拖尾,丢帧等等,但是《阿凡达》和上述同为视觉盛宴的影片相比,就像就像《爵士歌王》和《浮华世界》一样,一部是第一部有声电影,一部是第一部彩色电影,《阿凡达》也如此,他开启了2D到3D观影体验的新时代。

如果说到意识形态,我觉得《第九区》和《阿凡达》的意识形态内涵最为接近,二者都是自从柏林墙倒塌、9·11事件发生后的科幻大片,片中的外星人都从铁幕时代的凶神恶煞变成了如今低三下四的弱势群体。把《阿凡达》看成是一场宇宙级的反拆迁战也不为过,两部影片几乎都是对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影像图解。只是《阿凡达》出现的时机和方式,更让他看起来,像一部神作。

其实在我心中,我更喜欢《变形金刚》,这就是电影以外的东西带给观众的影响,电影和其他艺术品一样,有共鸣的东西才是最好的东西,相比擎天柱,阿凡达确实距离我太过遥远,不过共鸣之外,我相信《阿凡达》仍然是一部让我看后百味陈杂的优秀作品。

有一种存在叫做相信,就如同UGG设计了皮毛一体靴后,南方的小加工厂也可以仿制批量生产,我希望《阿凡达》也是如此,我希望IMX-3D技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日臻完美,希望更多的神作出现在眼前,我想,这,才是卡梅隆和阿凡达真正的含义。

回答3:

1外星球的钉子户比地球的钉子户还牛B 2地球自己人都不可靠 3任何东西在爱情前面都可以忽略 4毫不留情的改变了我的审美观 5外貌不再是拒绝爱的理由身高也不再是距离 6江山始终都排在美人后面 英雄终被美人征服

回答4:

呵呵,我很想回答,可是——爱莫能助呀!

回答5:

阿凡达在全世界吹的这么牛比,我怎么看都象是欧洲人殖民入侵美洲大陆的升级版。没什么新意。整个在对印地安人的忏悔、无聊·早知如此何必当处欧洲人? ~~~~~~~~~~~~~~~~·广东河源龙川老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