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为什么很多人讨厌林徽因?
为什么很多人讨厌林徽因?
林徽因之可恨可悲,不在于它写作上的技艺浅薄,不在于它也许风流旖旎的情史,更不在于它那些肤浅的文艺女粉丝们。
是这么多年,媒体致力于消费它,给它打造出来的这样一个媚俗形象。
我请在这个问题下的诸位,仔细想想,你们第一次接触到林徽因,是因为什么样的际遇?
是不是在各类民国人物画传里,阅读到了它的美丽与哀愁?
是不是在各式读者青年文摘中,浏览过了它的情史与爱欲?
是不是在民国爱情影视剧集里,咬牙切齿那些矫揉的浪漫?
我觉得这很荒谬。试问我们头次接触鲁迅,头次接触林语堂,乃至我们头次接触徐志摩,哪一个不是从作品开始的?并且提起来,又哪个不是至少有篇代表作刻在我们心底?古往今来,名人大家中并不乏美男子,但请问有多少人是靠脸立传的吗?
但是我们的民国才女们,却统统被运作成了这样的模式。幸运的是,无论张爱玲还是萧红,它们除了脸蛋和情史被纷纷八卦外,至少还有可以为大众轻易阅读的通俗小说作品。
唯有林徽因,始于一个民国美才女的八卦名号,又因其专业的冷门,终于一个名不副实的民国美才女的八卦定论。
每每对着林徽因发表高见的人们,却往往从未看过它在建筑史上的论著,甚至并不知道国徽和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出自它手,更罔论梁思成的作品多由林徽因加以润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像你们一样厌恶林徽因。因为我也是看着它的八卦长大的一代。我由此自以为更深刻地认识了徐志摩、陆小曼、张幼仪、梁思成、金岳霖。我读钱钟书的《猫》,看冰心的《我们太太的客厅》,跟大家一起事无巨细八卦林徽因割过的双眼皮,畅谈林徽因到底劈腿几次,在多少个男人之间周旋并大肆施展魅力。
南方系某次以林徽因为噱头,评选出了所谓当代五大知女:新闻知女柴静、民主知女伊能静、微博知女姚晨、文艺知女汤唯、财经知女曾子墨。这更是令我对林徽因的厌恶登至巅峰。
是的,你看到了,在媒体操作中的林徽因系列,论其规格,先要以脸蛋颜色定高下,然后大约是风流交际之姿,再所谓的知识理性、心怀天下,不过是那鲜花上的一点点露水而已。有则平添艳美,蒸发了也无妨其娇嫩。
这样定义的美才女们,刚刚捧出来,也许会引发一片惊艳憧憬之情。媒体包装出了一朵看起来无懈可击的玫瑰,以迎合受众们一睹才子佳人故事的心。然后不停强化,不停强化,终于又激发了大众的反弹之情。当然了,空对着那些脸蛋和三角恋,又怎么能不让人开始心生怀疑和不满?
但是我们的媒体,宁愿加固交际花的形象,也从不肯告诉你林徽因并不止是周旋一群男人中间的女人;它们一次次印刷出林徽因少女时代的照片,却从来不告诉你它四十余岁就憔悴无比,缠绵病榻还坚持执教的真相。
我们的媒体,笑看一众女文青,跟随自己,把林徽因捧上神坛,又笑看一众女文青,叛变自己,把林徽因狠批成婊子。
因为无论怎样的吹捧和批斗,都永远只会建立在它的脸蛋和它的情欲上了。
待到下次拍摄相关多角恋的电视剧,不出意外,还会有更高的收视率。
我在上一篇回答里提到过玛丽居里那波兰荡妇的名头,林徽因当然比不得玛丽居里。但是我想,基于普罗大众对女性的审美,基于这个社会对女性的定义,这也许就是历史长河里,众多出色的女性在某个阶段时期,不得不应得的待遇。
可恨,可悲。
因为太矫情太绿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