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图为:“问题少年”多是家庭教育不当造成(资料图片)
楚天金报记者赵莉
早上5:40起床、5:50至6:30早锻炼……下午种菜,晚自习写日记、谈感受,与心理教师一对一交谈。目前,赤壁陆逊营寨风景区内的都三国青少年成长集训营中,20多名本应重返校园的青少年,仍在这里接受着转化教育。以上就是他们一天的时间表。
近年来,我国“问题青少年”急剧增多,使得各种转化集训营如雨后的春笋。被送到集训营的学生,有的曾是街边的“古惑仔”,有的是校园里的“差生”,有的则沉迷于网络或是早恋。集训营校长杨伟力告诉记者,从去年6月至今,集训营共接纳了近70名学员,其中90%的学员家境殷实,是标准的“富二代”。在进入集训营前,这些学生绝大多数就读于省内的优质中学,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享受着优质教育的“富二代”沦为“问题少年”,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些孩子。
孩子“问题”趋向成人化
成长集训营校长杨伟力读硕士时,曾与同学一同开办培优补习班。在开办补习班的过程中,杨伟力发现,不少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痛心疾首,却又束手无策,孩子或过度叛逆、或沉迷网络、或与教师家长关系紧张,不愿回家,被学校拒之门外。杨伟力想,能否开办一家争对“问题少年”的纠正学校呢?之后,他进行了场调研,结果发现大有可为,“现在城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无力顾及子女的教育,加上学校应试教育的摧残,使得‘问题少年’人数急剧增加,问题的程度也在加深。”
据称,这些青少年的“问题”以厌学、早恋、网瘾复合体居多,受不良社会习气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混”在社会:结交不良朋友,参与抢劫、斗殴,甚至涉黑、吸毒。进入集训营的孩子们,就是这些“问题青少年”的缩影。
家长雇请4人管孩子
16岁的丁晓家境殷实,因为极度厌学,逃课成了他的家常便饭。“在学校,他听不进老师的话,老师一批评,他就离开学校。遇到心情不好的时候,干脆连学校也不去了。”丁晓的父母对此颇为苦恼,但由于他们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只好雇请了4人天天守着孩子,防止他逃学。
于是,在丁晓家里,有出现这样一幕:每天早上,雇请的4人分工忙开了,一人负责把丁晓叫醒,为他打点当日的行装;一人在厨准备早餐;一人在屋外守候,随时按下电梯;一人则在楼下将汽车发动,准备送他上学。尽管如此,丁晓还是能从学校顺利逃出,躲进网吧,在那里一呆就是一整天。“孩子就读的是武汉有名的初中,学校对面就有七八个黑网吧,不知害了多少学生!真希望门能端了它们!”丁晓的父亲痛心地说。
丁晓告诉记者,他的厌学是从初一数学老师开始的。那名教师以严厉著称,整日板着脸,学生作业、考试一出差错,他就张嘴批评,除了学习从不与学生进行半句话交流。丁晓对数字不敏感,自然没少挨老师的批,越批评越自卑,越自卑成绩就越差。丁晓记得,从初一到初三,自己的数学成绩好像就没及格过。为了逃避老师尖刻的批评,丁晓开始逃课,从数学课发展到其他的学科。“我小学时的老师都挺好的,关心我,批评我也是用鼓励的口气,如果初中的数学老师不那么尖刻,我也不会成为‘问题少年’。”丁晓说,原本该读高二的他,现在走出集训营后还要再读一次高一。
天才少女沦为“问题少年”
华婉17岁,是集训营中为数不多的女生。在来集训营前,她就读于武汉新洲区一所重点高中的实验班。去年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该校,在最好的实验班里担任团支部书记一职。眼前的华婉虽然剪了男式发型,但面孔清秀,很难想象这名女孩在社会上已“混”了大半年。“我跟妈妈关系不好,才被送到这里来了。”华婉告诉记者,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脾气暴躁。华婉进入初中后,与母亲的冲突日益增多。在离中考不到天的时候,华婉和母亲大吵一架便选择了离家出走,一走便是一个多月,这期间她住在同学家。
进入高中后,华婉与母亲的矛盾升级。一次与母亲争执后,她将气出在了同学身上,拿起椅子砸向同学。因为华婉成绩优秀,老师并没有处分她,但华婉从此开始顶撞老师、逃学。经历了多次后,华婉的母亲决定放弃,她将华婉接回家,办了休学手续。此时,华婉的高中学习才开始两个月。
从此,华婉搬出去单独租子住,每日在外游荡,结交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华婉学会了赌球、打架、抢劫,甚至吸食毒品。一天,华婉被表姐约到一家宾馆,去了以后才发现父母和几名身着迷彩服的人在等她,“爸妈说,公安要抓我。”华婉说,就这样她被塞进了车子,被带到了集训营。“我刚上初中时,人很单纯,真没看到自己会变得那么坏。”华婉说,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从一名品学兼优的天才少女沦为“问题少女”。
早恋、网瘾最为普遍
在集训营中,不少学员都有网瘾、早恋等问题。杨伟力说,在“问题少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沉湎于网络。采访中,学员们表示,在校外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网吧度过,“网吧到处都是,而且十来块钱就可以呆一天,一天就这样打发了。”在网上的时间,除了聊天,就是玩网游--这是最容易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在“问题少年”中,戴成人尿不湿几天几夜不下网,早不是稀奇事了。
早恋的孩子中,有的为了“朋友”离家出门,整日与“朋友”混在一起,有的甚至在外租子。没有钱便找家人要,要不着,便去抢。不少早恋的学员进入营里的第一周,便是不断地给自己的“朋友”写信,抗拒教育。
“富二代”们为何问题多多
在进入集训营的学员中,90%的学员乃标准的“富二代”:父辈已给他们打造了殷实的家境,给他们选择最好的学校。这些在良好优越的条件中成长起来的学生,为何却成为“问题少年”?据称,问题还是出在家庭,三类家庭最容易走出问题青少年。
一是离异、重组家庭
进入集训营的学生不少来自离异、重组家庭。
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虽好,但夫妻感情疏远,离婚成为常态。由于重组家庭中的孩子往往夹在大人中间,处在一种谁也不愿意管,也不好管的状态。有些家长或因心绪烦乱,或因教育不当,或因忙于事业,致使他们无形中放弃了家长的教育责任;有的父母或视孩子为累赘,或对孩子失去教育的信心,放任自流;有的父母或嫌弃孩子,或把对前夫(妻)的怨恨迁移到孩子身上,对孩子非打即骂,造成孩子倔强、执拗、冲动的性格。在这样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问题少年,容易走极端,如一男生考试作弊被抓,被监考老师记下时,学生居然冲向阳台要跳楼;有的学生在与人发生争执后选择离家出走。这类学生在遇到委屈或不顺心的事情时,很容易走极端。
在这些家庭中,不少家长想得更多的是,孩子不想学无所谓,等到孩子长到一定大时,再用钱将孩子送出去留学镀金,后来才发现孩子连留学镀金的资本也没有了。
二是家庭过度放任、溺爱
几个月前,田轩被家人送到了集训营,目的只有一个:过规律的生活,养好身体。这个21岁的小伙子,看上去跟十来岁的学生差不多,遇到有人采访,他显得极不自然,不停地耸肩膀、抽鼻子。家庭的过度溺爱和放纵,令他身心皆损。
田轩家境富裕,但成长的环境比较复杂,身边的不少人好赌,田轩从小就跟着一起起哄。田轩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就不愿读书了。家里人也由着他,默认了孩子的辍学,家人的想法是,反正家里有钱,也不愁养这一个孩子,孩子想怎样就怎样吧。
田轩辍学后,在外面游荡,结识了不良青年,网游、赌博、酗酒、吸毒都学会了。多年来,由于长时间生活不规律,田轩得了严重的胃病,被送到集训营时,小伙子的体重只有80多斤。
家长表示,把田轩送到集训营,过一段时间的规律生活,该休息时休息,该吃饭时吃饭,总之把身体养好再说。
集训营里的王涵,父母很大年纪才得了他这么一个儿子,所以对孩子百般宠爱,凡事由着孩子。王涵上初中后,一系列问题出现了,此时王母发现,她的教育已经完全没有作用,看到孩子沉迷网络、不顾后果地早恋,任她吼破了喉咙,孩子也无动于衷。
三是家长忙得不落家
这些问题少年的家长,多是工作忙碌。忙的结果就是无暇顾及孩子,要么让孩子单过,要么雇请他人代为照顾。不少学员表示,平时鲜有机会与家长交流。不少孩子一个月才能和父母吃一顿饭。尽管父母给了他们丰厚的物质,但时间久了,父母与子女心灵上的距离是越拉越远。忽然有一天,家长发现,孩子看自己的眼神俨然已是陌生人,缺乏管教的孩子也变得问题多多,于是再回过头加紧教育,此时已晚。
爱的力量远远大于金钱
采访中,两名学生结束了他们的集训,行将离开。听了他们转化的经过,记者感到,教育孩子爱永远比钱管用!“说实话,我们当然希望被关注,哪怕我们表面上很冷漠。”一名男生告诉记者,在学校,因为成绩差,教师很少关注自己,要有关注也是批评指责;在家,父母成天忙赚钱,也很少关注自己。一次,自己换了一个发型,家长居然一个月都没有发现。于是,他们开始结交社会上的朋友。
在集训营吃饭前,营员们可以唱卡拉OK。营员们坦言很喜欢这样的放松,吼一吼,许多不愉快就被吼了出去。此外,晚自习这个时间段,他们不被人打扰,看书,写日记,或是给家里的亲人写信都可以。通过信件来往,部分学员和家人的关系改善不少,家长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
同时,这里的学员需要锻炼身体,除了队列,还要参加各种球类运动。“运动能让人振奋,激发出向上的动力。”教官们称,“问题少年”喜欢打架、上网,都是有原因的,他们找不到更好的打发时间方法,觉得生活平淡无奇,于是寻找其他的。
此外,参与劳动也能让学员们的内心充实起来。集训营里,学员们每天都要学习种菜,种菜让他们体味劳动,感受劳动的价值和成就感。
(文中问题少年均用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