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人不都是小气鬼。有一部分有钱人是通过自己的打拼,才有一片天地的。这样的有钱人会小气点。因为他们是穷怕了的。往往吃过苦越多的人越知道珍惜。再有就是有钱人家的子女,是受过良好的教育的。更懂得节俭。当然也有败家子。只懂得挥霍的一群人。
因为他们的钱也是自己辛苦挣的,有些人觉得人家有钱就应该给亲戚,有点什么事都找人家借钱,人家的钱也不是风吹来的。
绝大多数人应该像我一样,是先知道巴菲特,然后知道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老师的。我对于格雷厄姆的点滴了解,也是首先来自巴菲特的传记《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
这本书的提到的格雷厄姆,着实迷人。比如,对于这位证券分析之父,“金钱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又比如“他既是一位拉丁语和希腊语的研究者,也是西班牙诗歌的翻译者,还更是百老汇戏剧的作家”……
因此,我在第一时间买下《格雷厄姆:华尔街教父回忆录》,而且在第一时间读完。
格雷厄姆的回忆录让我们知道了,他是怎样在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被哲学系、数学系、英语系三个系邀请留校任教;他是怎样偶然走进了华尔街;他是怎样跟所有人都容易相处却很难深交……
而且,金钱对于他来说,至少在一开始,并非没有任何意义。他回顾1919-1929这一段在华尔街平步青云的时期,说:“我过分看重物质上的成就,把它当成生活的终极目标,却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
同时,他解开了我一直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有钱人很吝啬。格雷厄姆说:“随着时光的流逝,我越来越理解富人对待钱财的心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我们对钱的态度是在早期生活中形成的,天生的性格、生存的条件以及某些关键性经历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
格雷厄姆区分了有钱人很小气的三种情形。
第一、真正的吝啬鬼。有积累财富的本能冲动,反对任何花费。
第二、狂热的讨价还价者。他们不是小气,他们推崇高消费。只是,他们把生意场上的讨价还价应用到个人支出上,他们拥有劳斯莱斯轿车,不过是打折买来的。
真正有意思的是第三种,格雷厄姆并没有用一个词来概括,我看可以称为“小钱上的小气鬼”。格雷厄姆把自己也归为其中。这些人在小钱上斤斤计较,在大钱上却大手大脚。
为什么呢? 这些人大多早年贫寒,数着小钱过日子。因此,他们即使发财之后,花小钱的时候(几个美元)就会受早年习惯、记忆支配。而上百、上千美元对当年的他们来说是天文数字,他们没有处理这些数字的经验,脑子里没有概念,也就不受任何束缚。
“因此,一个典型的经历过贫困童年的富翁(就像我一样),他的消费行为显得反复无常、荒唐可笑。对于大金额的支出,他会随随便便,甚至显得有些铺张浪费;而对于小金额的支出,他则不得不与自己根深蒂固的吝啬性作斗争。”
比如,格雷厄姆跟别人在一起的时候都坐出租车,但是一个人的时候都坐地铁。他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地铁快,二是坐地铁他可以看报。实际上,他知道自己就是为了省钱,而坐地铁的时候,他也不舍得买报。
这个不一定啦,有些有钱人也不小气,他花钱还是很大方的,甚至他还会为灾区人民捐款呢;有些有钱人呢又很小气,可能是因为这都是他们自己通过努力劳动才得来的,是来之不易的,所以在花钱方面就比较节俭,所以就显得他们很小气。
有两种人:
一种是生意人,因为生意人也是从没有钱慢慢发展起来的,靠的是自己的辛勤劳动奋斗得来的,他们都偿到过贫穷的滋味,对自己赚来的每一分钱花的都非常小心。在生意上是不会小气的,只是在生活中体现的比较明显而以。
二种是有正式工作的,他们有地位或有名气,每天都想往上升,每天和一些有档次的人在一起,看不起一般的老百姓或比他级别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