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一份关于 市场物价调查 的社会实践报告

2024-12-23 11:10: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关于食品安全的实践报告

  本次调查以食品安全为主题展开,主要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大学生、社区居民、商品经销商及有关监督部门工作人员。调查区域主要围绕

  洛阳市中心的新都汇商贸区展开。调查时间从2月10日至13日为期3天,15日至17日进行后期报告整理。现将此次事件活动有关情况报告于下

  首先,引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此次调查共收到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13份有效

  问卷。其中男性占69%,女性占31%;受访者的平均年龄为30岁,19~35岁读者占78%;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78%;月收入1000元以下者

  占62%。

  “食品卫生”曾经是一个为公众所熟悉的术语,现在,它似乎正在逐渐被“食品安全”所替代。

  近期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82%的公众表示,这些事件“肯定会”引发自己对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心,13%的

  人表示“可能会”。27%的人认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食品安全问题;认为“有过,但很少”的,占64%;仅有9%的人

  回答“从来没有过”。很多读者还在来信中提到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食品安全隐患。虽然这些问题并未产生大范围的影响,但对每一个遭遇

  过这些问题的人来说,却造成了相当大的困扰甚至是伤害。对于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达不到国家卫生标准的食

  品”最令他们感到担心。其次是“假冒知名品牌的食品”,选择这一项的人达到了21%。另外,还有16%的人最担心“过了保质期还在销售

  的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明确标识的转基因食品”似乎还没有进入大多数受访者的关注视野,仅有4%的人认为这一问题最令人担心。但也

  有一位来自安徽淮南的读者对某些生产企业的产品所含的转基因成分“既不标识也不承认”表示质疑,认为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诚信”。“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被近九成半的人认为是选购食品时通常会关注的问题。关注“相关检验合格证明”的,不足半数;而关

  注“食品的色泽和包装等外观因素”的,则略高于半数,为52%。 对于“您认为造成目前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多

  选问题,大多数人选择了“不法食品生产企业和个人利益熏心”,该选项的获选率达到87%。同时,相当多的受访公众认为“对失信企业和

  个人的惩戒力度不够”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有68%的人选择了这一项。政府职能部门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失位”同样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

  注。认为“各监管部门责任不明晰,互相推托”的,达到了72%;“各执法部门之间缺乏配合,信息不沟通”以及“对相关执法部门人员不

  作为的惩戒力度不够”,分别被64%和65%的公众认为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根本原因。大量的受访者还提到了“民以食为天”这句话,他

  们希望,自己对食品安全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

  在自行的调查中,由于调查人数和区域的限制,无法做出说服力强的数据对比。在对家乐福超市食品商品卖区的走访调查中,受访者在

  购买年货时首先关注的是食品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其次是食品的价格和品牌,大家普遍的想法是价格与品质是成正比的。而关注食品“相

  关检验合格证明”的寥寥无几。在对电子、家电、服饰卖区的调查中,品牌质量在年轻受访者中居主导地位,其次是价格定位。而在中老年

  受访者中的结果则刚好相反。调查结果与开篇引入的报告基本一致,因此可以作为最后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最受民众关注的是食品的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向来都是人民生活之根本,国家稳定之基础,社会发展

  之前提。而最近接二连三爆出的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搀有苏丹红的咸鸭蛋,含有孔雀绿的多宝鱼,加农药的金华火腿等着一连串的食品质量

  问题的曝光,却大大增加了我们对这一国之根本的关注和担忧。 仔细回想这一连串的食品问题,发现并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目前特殊条件

  下多方社会经济道德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原有制度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明显有些“力不

  从心”,这就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当前法律的盲点和漏洞,大肆造假,以谋取不法利润。当前社会大众对食品安全观

  念的淡漠也大大加重了食品安全的危险,而且当前的政管力度尚需加强也是原因之一,个别地方政府处于对保护地方利益或一己私利的考量,

  对于食品造假者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更加助长了造假者的嚣张气焰。此外,当前社会“金钱至上”“利润第一”的道德观无疑更

  加深了造假者的危害性。纵观原因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跟我们目前特殊的社会大环境有密不

  可分的联系,只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真正解决当前问题。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大致可以从三方面着手。 一、完善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各种法律和规范的制订。好的法律和规范不仅能够打击造假违法者,而且还可以保护守法者,规范市场体系,促进市

  场经济健康合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要健康,政府引导很重要,而政府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通过制订完善的法律体系,只有制订了完善合理的

  法律政策体系,就等于对于那些不顾人民生命安全的造假者堵死了最后一道漏洞。使他们在违法造假时就像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二、要加

  强政府行政部门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在“有法可依”的前提下,“执法必严”就成了打击造假者最直接最严厉的途径。地方各部门应加强自

  身管理和对市场的监管,不能因为处于各种原因而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视而不见。最为人民信赖的执行者,在这点上因该充分展现一个

  为人民生命安全保卫者的形象。 三、加强新时代的社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所有那些昧着良心的造假者无一例外的是道德沦丧的德典型。

  对于这种金钱至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风气,只能从加强社会道德教育层面上去解决,要倡导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新风气,从根本上消除

  造假,违法者赖以生存的土壤。 从食品安全入手,只有做好方方面面的工作,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

回答2:

2008年滨州市场物价总水平分析
-----市场物价基本走势前高后低,价格总水平明显回落

2008年,全市各级物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部署要求,积极发挥价格职能作用,妥善处理稳物价与保增长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的措施,促进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4.8%,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2008年,我市价格形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2月份,受节日及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年初开始逐月攀高,3、4、5月份,分别上涨4.3%、6.5%、6.5%,6月份达到顶峰,上涨6.6%。下半年,国家将“双防”的宏观政策调整为“一保一控”的政策措施作用下,价格回落幅度持续加大,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由6月份的6.6%回落至6.3%;9月份,在奥运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价格略有回落,同比上涨5.1%,进入第四季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下,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下滑,10、11、12月份,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仅为3.3%、2.9%、1.6%,价格调控任务也由年初的防通货膨胀转变为防通货紧缩。2008年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一、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价格
2008年,我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由高到低,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从稳步上涨到快速回落所致。综观全年的食品类价格指数,1—12月份,分别为118.9%、122.4%、119.4%、123.4%、121.0%、121.3%、119.0%、114.8%、111.9%、108.9%、109.4%、106.4%。1—12月累计食品类价格上涨16.3%。

1、粮食价格高位运行
小麦价格自2007年6月创下当年度最低价0.825元/500g后一路走高,2008年每月平均价格在0.85—0.86元/500g间徘徊,全年基本保持这一高位运行状态。玉米价格2008年1—11月在0.83—0.84元/500g间徘徊,但到12月份价格突然出现暴跌,降至0.76元/500g。从粮食类月环比指数来看,1—12月分别为104.5%、107.1%、98.3%、100.0%、100.4%、100.2%、100.2%、100.0%、100.7%、99.2%、98.6%、100.0%。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其次是美国等40多个国家用粮食制造生物能源,特别是用玉米炼制乙醇。玉米价格上涨,引起了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品种,造成粮价全面上涨;再此是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春节因素影响,粮价涨幅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我市年度之内粮价较稳,但跨年度来看,粮价涨幅较大,全年累计上涨4.5%左右。

2、油脂类价格表现为前高后低
油脂类价格在年初达到最高价位后,品牌桶装油高位平稳运行至11月,价格回落,降幅达17.8%,散装油价格由第一季度的高价位缓慢回落,年底较年初回落幅度达30%。与去年相比,油脂类价格仍有较大涨幅。从统计数据来看,1—12月累计油脂类价格上涨28%。年初,因去年油料作物减产、豆价上涨,油脂类价格高开高走,上半年,基本呈平稳运行态势,下半年,油价开始稳步回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一是6月13日起国家取消部分植物油的出口退税,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食用油出口,内销量增多,压低了价格;二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影响至能源、金属、农产品价格全面下跌,食用油价格也不能避免;三是2008年国内及美国大豆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食用油价格的上扬。

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回落明显
1—12月累计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比上年上涨22.9%,涨幅较上年缩小3.9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2月达到峰值。6月以后,国家实施扶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尤其是对能繁母猪的补贴效应逐步显现,在政策杠杆的作用和肉价上升的推动下,养殖户积极性提高,生猪出栏量持续增加,猪肉价格稳步下降,11月肉价创下年内新低,但仍比上年年最低价高33.3%。

4、鸡蛋价格有所上涨
1—12月份,鲜蛋价格累计上涨7.7%,涨幅较上年缩小13.7个百分点。综观全年蛋价,从3月份起蛋价一路走高,到8月份达最高3.75元/500g,此后每月出现下滑,到年底跌至3.18元/500g。蛋价上涨主要是因为饲料中的玉米等价格与去年相比出现大幅上涨,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时成品油价格的居高不下也增加了鸡蛋的运输成本。尽管“问题蛋”事件的出现,但在食品价格全面上涨的带动下,鸡蛋价格走势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5、蔬菜价格波动幅度较大
蔬菜价格季节性特征显著,市场供求影响明显,2月,受南方雨雪灾害天气影响,我省鲜菜外运增加,再加上春节市场需求旺盛,菜价飙升,月度涨幅为年内最高。3月份,随着天气转暖,蔬菜上市交易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蔬菜价格开始大幅下降。据城调队统计数据显示,8—12月份,蔬菜价格同比指数均为负增长,呈逐月下降态势,8、9月份部分应季蔬菜下市,量少价高,从而拉动整体菜价上涨,进入第四季度,菜价又转而下行,在冬令蔬菜大白菜丰收的影响下,11月份蔬菜价格在食品类价格中降幅最大,12月份是精细菜的淡季,在节日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菜价又回升反弹。综观全年,1—12月份蔬菜价格累计同比上涨1.9%。

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2008年上半年,受国际市场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铁矿石、原油、粮食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市原材料价格在2007年上涨的基础上,加速上行,到7月份达到顶点,之后高位趋稳。第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有色金属、原油等工业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虽然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回落有利于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但由于生产成本基本发生在生产资料价格高价位时期,所以综观全年工业品消费价格,稳中略有所涨。从调查情况看,烟酒及用品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全年累计分别上涨7.6%、1.1%,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全年累计分别下降3.8%、2.1%、2.6%。

三、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
2008年我市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高位运行——快速回落的过程。3月份,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比2月份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第二季度,钢材价格继续攀升。据市场监测,6月钢材价格比3月又上涨10%左右,钢材价格创下近几年新高,年内最高价比2007年最高价高30%左右。第四季度,在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共同作用影响下,钢材价格陡然下滑,年底钢材价格比上年底下降幅度超1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势不减。上半年,农资价格在国际、国内油价上涨所引发的一系列成本增加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达到峰值,而后稍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从市场监测情况来看,年内磷酸二铵平均价比上年高46.7%,尿素平均价比上年高21.4%,三元复合肥平均价比上年高36.4%。
2008年价格形势的急剧变化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结果。上半年,由输入性通胀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价格上涨,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内需不足的影响下,价格迅速回落。总之,2008年的价格走势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及国内的传导输入性特征。

回答3:

2008年滨州市场物价总水平分析
-----市场物价基本走势前高后低,价格总水平明显回落
2008年,全市各级物价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的各项部署要求,积极发挥价格职能作用,妥善处理稳物价与保增长的关系,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价格调控监管的措施,促进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同比上涨4.8%,低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2008年,我市价格形势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1—2月份,受节日及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从年初开始逐月攀高,3、4、5月份,分别上涨4.3%、6.5%、6.5%,6月份达到顶峰,上涨6.6%。下半年,国家将“双防”的宏观政策调整为“一保一控”的政策措施作用下,价格回落幅度持续加大,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由6月份的6.6%回落至6.3%;9月份,在奥运消费需求的拉动下,价格略有回落,同比上涨5.1%,进入第四季度,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下,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下滑,10、11、12月份,消费价格涨幅分别仅为3.3%、2.9%、1.6%,价格调控任务也由年初的防通货膨胀转变为防通货紧缩。2008年价格变动情况如下:
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是食品类价格
2008年,我市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由高到低,主要是由食品类价格从稳步上涨到快速回落所致。综观全年的食品类价格指数,1—12月份,分别为118.9%、122.4%、119.4%、123.4%、121.0%、121.3%、119.0%、114.8%、111.9%、108.9%、109.4%、106.4%。1—12月累计食品类价格上涨16.3%。
粮食价格高位运行
小麦价格自2007年6月创下当年度最低价0.825元/500g后一路走高,2008年每月平均价格在0.85—0.86元/500g间徘徊,全年基本保持这一高位运行状态。玉米价格2008年1—11月在0.83—0.84元/500g间徘徊,但到12月份价格突然出现暴跌,降至0.76元/500g。从粮食类月环比指数来看,1—12月分别为104.5%、107.1%、98.3%、100.0%、100.4%、100.2%、100.2%、100.0%、100.7%、99.2%、98.6%、100.0%。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粮食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和粮食生产成本上升;其次是美国等40多个国家用粮食制造生物能源,特别是用玉米炼制乙醇。玉米价格上涨,引起了连锁反应,波及其他品种,造成粮价全面上涨;再此是2008年初冰雪灾害和春节因素影响,粮价涨幅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大市场的共同作用下,我市年度之内粮价较稳,但跨年度来看,粮价涨幅较大,全年累计上涨4.5%左右。
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有涨
2008年上半年,受国际市场资源类商品价格持续走高,铁矿石、原油、粮食等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市原材料价格在2007年上涨的基础上,加速上行,到7月份达到顶点,之后高位趋稳。第四季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有色金属、原油等工业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滑,虽然上游生产资料价格回落有利于减轻企业成本压力,但由于生产成本基本发生在生产资料价格高价位时期,所以综观全年工业品消费价格,稳中略有所涨。从调查情况看,烟酒及用品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均呈上涨态势,全年累计分别上涨7.6%、1.1%,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全年累计分别下降3.8%、2.1%、2.6%。
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
2008年我市工业生产资料价格经历了快速上涨——高位运行——快速回落的过程。3月份,工业生产资料价格明显上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价格比2月份上涨幅度均在10%以上,第二季度,钢材价格继续攀升。据市场监测,6月钢材价格比3月又上涨10%左右,钢材价格创下近几年新高,年内最高价比2007年最高价高30%左右。第四季度,在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共同作用影响下,钢材价格陡然下滑,年底钢材价格比上年底下降幅度超1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势不减。上半年,农资价格在国际、国内油价上涨所引发的一系列成本增加因素的影响下,价格大幅上涨,6月份达到峰值,而后稍有回落,但仍处于高位。从市场监测情况来看,年内磷酸二铵平均价比上年高46.7%,尿素平均价比上年高21.4%,三元复合肥平均价比上年高36.4%。
2008年价格形势的急剧变化是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结果。上半年,由输入性通胀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引发价格上涨,下半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内需不足的影响下,价格迅速回落。总之,2008年的价格走势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及国内的传导输入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