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语言都有阴阳性这个概念,有的还有中性词?

2024-12-27 11:59: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先,一般语法书只会讲规则,不会讲为什么会这样。在语言学中,这类语法书被叫做学习类语法书,他只是为了帮助学习第二语言的人,从描述性语法(即把语言当成先天客观存在,语法只是对语言进行描述,而不是制定规则。而致力于制定规则的语法书,被现代语言学所诟病。)中选取常用语法来讲解。所以要了解原理的朋友,需要阅读相关语言学著作。
阴阳性的产生:
法语阴阳性来自拉丁语。原始社会中,生殖与性永远是重要话题。现代中国人会对此表示不解,可是不要忘了,老子道德经,就是把世间万物以阴阳来理解。“万物负阴而抱阳,充气以为和。”许多古代文明都是如此,不在赘述。
其实中文也有阴阳性,大家是不是忘了女字旁的字呢?“始”,“妙”,“姓”,“好”。。。这些都是汉字核心的字,也就是说是最早产生的字,明显表示阴性。当然可能还有其他有性别含意的部首。这里有一个重要区别:汉字是形象文字,一旦成型,很难改变,不像拼音文字,可以随便加减字母。而且象形文字音型相对脱离。以至于在语言发展过程中,虽然文字保持了性别形态,可是人们的思维却失去了性别情感。比如我们想在大叫:“太好了!”的时候,有没有感觉是阴性呢?

原理说到这里,下面归纳法语中阴阳性的三种情况:
1,原始产生:比如在词语产生时期的生活中,人们就认为是阴性的。比如:femme,mère,beauté。。。
2,词源决定。比如该词是由一个阴性词加前缀后缀发展而来,自然继承了该词的阴阳性。这类词就有可能比较难理解。
3,歪打正着:比如法语阴性词大多以“E”结尾。当人们遇到一些以e结尾的外来词,而又不确定他的阴阳性时,就把该词当成阴性了。
4,其他,例外情况,语言发展历史中的机缘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