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他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福贵从一个阔少爷沦落为孤寡老人,最后只有一头和他同名的老牛陪伴终老。但是从福贵的讲述中,他的苦难经历里也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福贵是当地老地主晚年的独子,在父母娇惯宠爱中长大,出行都是专人背着的,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位少爷是不会懂得人生的苦难。
从认识了龙二爷起,他的苦难就开始了,龙二挖好了坑,就等着福贵往下跳,然而福贵全然不知,每日沉醉在赌场与妓院中,直到龙二上门讨债,他才知道,家,让他败完了。家道中落,妻子背离,父亲早死。
年少的福贵是因贪图享乐而活着,一步一步走向生活的陷阱,不得自拔,最终落得苟活之地。而立时的福贵,家境清贫却自得,生活艰苦而自乐,在一切渐入佳境之时,迫入壮丁,背井离乡,烽火连月,苟且偷安。
这时的福贵是为了重回故乡而活着,在拂尘间摸爬滚打,在硝烟里破茧重生。中年时的福贵,白发人送黑发人,丧子的悲哀贯彻了整个家庭。这时的福贵是必须为了支撑家庭而活着,作为唯一的男人,是家的希望。
老年的福贵,终于有一点安稳的幸福,却造化弄人,丧女,丧婿,丧妻,再丧孙,活着便是与一头黄牛相依相随。活着了无牵挂,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从国民党统治后期到解放战争、土改运动,再到大炼钢铁运动,自然灾害时期等,作者经历了从大富大贵到赤贫如洗的物质生活的巨大变迁,经历了多次运动给他带来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儿老小先他而去。
后来,作者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
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作者,作者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于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活着
《活着》中的主人公是曾经是一个富家的少爷,这时小说采用了现场的叙描方法,福贵是一个不干实事的人,吃喝嫖赌样样精通,正如小说中说的:这个嫖赌就像是胳膊和肩膀连在一起怎么也分不开。福贵成了他爹眼中的孽子,福贵却又是徐家唯一的香火,他爹对他从抱着满怀的希望到最终的失望,当家庭从一个地主阶级落泊到一无所有的时,在困苦的生活中福贵他爹对于这种生活的方式还未真正的适应,最终死在粪缸上。这是小说第一次出现死的镜头,这看似偶然,但是当我第二次品读时,我才发现在这偶然中暗含着作者想表达的是这次死的必然的原因,也就道出福贵之前的种种行为的结果,这是一点。另外福贵他爹象征着地主阶级,这个象征着阶级的人死了,暗示了在那个阶段,地主阶级出现了动摇,也表明了地主阶级的逐渐的衰落。
这次的死也使得福贵获得了一种精神的震撼和道德的警醒。从而使得福贵慢慢的改变自己玩世不恭的个性,恢复善良的本性。从而意识到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使得小说脉路慢慢地进入高潮。
小说的在这时加入了一个大的社会的背景,国民党为了增大实力,随便的抓男丁去参军。在这个背景之下,小说出现更多的死亡的画面,在战场上的,在战场外的,死写的更是有了气势,让人能感到尸体的腐蚀的害怕。这些死,为什么描写的如此的生动呢?在第一次读时我并不明白,原来余华小时候家离安置尸体的地方很近,对于死人,余华并没有多大的恐惧,同时在成为作家之前就是一个医生,这些死增加了福贵对生命的珍惜。这些死是这次战乱的死。这些死告诉我们战乱的社会死亡是必然的。
但福贵逃出后,回到家中,自己的娘死了,这次小说并没有详细的说明死的过程,这是余华在小说中留白,添加了死的悲痛。写出福贵的无奈。
人们在为福贵的无奈而难过时,小说开始了另一种社会的背景,开始了大荒年的阶段,福贵的生活又陷入了挨饿的时期,在这时我们的欣赏视觉出现了跳跃,福贵的儿子有庆成了记叙的主角,这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懂事乖巧,爱帮人做好事。这些的描写,我们总会用传统的思维想这是美好生活的暗示,但是在这小说中才用了曲笔,这个可爱的儿子死在了医院里。
有庆的死,余华用了大篇幅的描写与叙述,细节很生动,逼真,正个场面让人似乎看到了那个医生不顾一切为有庆抽了上千升的血,死后余华还用了冷静的笔调使得小说进入了冷涩的境界,这正是小说中死的高潮,之所以有庆的死是高潮,有其深刻的原因。
从中国传统的思想来说,中国人一直害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结果,中国儒家还有关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为此中国人一直有着庇护自己子孙的传统思想,为了这一点,父母可心甘情愿的,忍辱负重,甚至为他们丢掉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看到大多做坏事的人多是因为家庭没了,或是没有后代的人。
余华之所以重点写一个孩子的死,另一方面,是在谴责当时的社会实质。一个医生为一个孩子抽血,能抽多少,难道他不知道吗?那为什么他还要抽下去呢?那是因为需要血的是县长的女人,为了攀上权贵,医生的医道可以丢失,这是一个这样的社会呢?余华给了我们更深层的思考。
小说后来在叙述女儿凤霞的死,妻子家珍的死,都折射了当时的社会医疗的落后,女婿二喜的死却反射了当时作为一个困苦的工人连最起码的人生安全也没保证。 余华更深刻地告诉我们中国传统对死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改变不了现状的。作为一个生命的主体的人应该主动地争取生的权利。
小说最后写外孙子应多吃了豆子,这更是对死的无奈的补充,照应了小说的题目,活着是多么的无奈,活着又是多么的珍贵。
读完了余华的《活着》死,是一个冷酷的字,却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字。真正明白了死,我们才会对生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才会明白人生的意义。人生的宽广,眼泪的宽广就在这里,死是生的一部分。人生的本质就是生与死的同行。但在这两者同行中,我们会更珍惜生命的存在。
余华的《活着》仍有现实的意义,看一看现在的一些年轻人在遇到了小小的困难时,有的自杀,有的杀他人,生命在他们的眼中是如此的轻视,留给家人的又是多大的伤痛啊!这时他们应该看一看余华的《活着》,让他们躁动的心在一次一次死的场面中得到抚平,让他们更懂得生命的意义。我们的社会也会更加的安定。
我在那个青春骚动,懵懂无知的年代常常听别人说那些土匪,混混,二流子之类的娶了最漂亮的女人,那时青春骚动的我表示对这种事实不满并尝试着去解释这种现象。有人说是二流子的胡搅蛮缠,混混的勇敢,土匪的钱财……我想这些都是考量的因素,当我读完余华的《活着》后我觉得能够更好的解释这种现象了,那就是命。
家珍是一个学生,眼睛滴滴答答地像是在下雨,头发齐齐地挂在耳根,可谓是才貌双全,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却对一个败家子不离不弃,和他生活,你觉得命运搞不搞笑。这个故事是不是类似你们班那些好看的女生都跟混混走了。
福贵的一生是由兴到衰的。
从富有到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