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区南北盖层有明显的差异,兹将南北的盖层分述如下。
1.北部盖层
此区盖层以区域性不整合覆盖在太古宇太华群之上,其中包括中—上元古界、寒武系,局部分布奥陶系,如同整个华北一样缺失中奥陶统—下石炭统,而中石炭统至三叠系分布于研究区北缘,侏罗系及其以上的中、新生界以坳陷及断陷盆地陆相沉积为特征。盖层属华北型,但与研究区以北的华北盖层相比,变形较为强烈,常常发生绿片岩相的变质作用。
(1)中上元古界盖层
包括熊耳群、汝阳群、洛峪群以及震旦系黄连垛组、董家组及罗圈组,这套厚达数千米的岩层包括大陆裂谷型火山岩系及滨浅海稳定沉积。
1)熊耳群
为一套具双峰火山岩特征的中基性及中酸性的火山岩系,夹沉积岩层。分布于晋、豫、陕三省交界处,是中元代早期三岔裂谷系中沉积的火山岩系。这一裂谷北支伸向山西垣曲以北,西支及东支从陕西小秦岭经豫西往东延至鲁山舞阳一带。这套火山岩系的岩石特征、成因及形成环境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夏林昕认为它是一套细碧角斑岩岩系,亦有人认为是玄武安山岩——石英安岩系,其同位素年龄为1710~1320Ma(Sm-Nd、U-Pb、Rb-Sr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表明,研究区熊耳群分布于北缘推覆体不同层次的逆冲岩席及基底之中,以往地质工作者所讨论的熊耳群处于推覆体的顶部逆冲岩席之中,其变质程度很浅,仅为绿纤岩相,还保存火山岩的玻基结构,有人将这部分熊耳群称之为“北带熊耳群”。另外在此逆冲岩席之下有一套呈绿色片岩的熊耳群火山岩,其变质程度达中-低绿片岩相,分布于栾川北部马超营、鲁山熊背及方城神林一带。在南召、方城西部的构造窗中出露一套处于推覆体基底的变质熊耳群,至确山一带基底的熊耳群大面积出露,后者被称之为“南带熊耳群”。南带熊耳群由二云石英片岩、白云石英片岩、斜长角闪片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斜长片麻岩及各类变粒岩等构成,其中常保存火山岩的杏仁构造及气孔构造。笔者曾经将这套变质火山岩历年来所采的岩石化学样品投影于TAS图中(图1-4),将其与夏林昕根据豫西及陕东的“北带熊耳群”所作的TAS图相比较,发现两者投影点分布的趋势是相似的,惟一的差别是“南带熊耳群”缺少偏酸性火山岩样品。而变质熊耳群火山岩与本区其他地层中的火山岩(如栾川群)完全不同,由此排除了它是其他层位火山岩变质的可能性。
图1-4 熊耳群火山岩的TAS图
(a)夏林听等根据豫西及陕西东部的北带熊耳群岩石化学分析数据所作的TAS图;(b)本区南带熊耳群的TAS图
在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领域中,有关变质作用过程中稀土元素迁移性状的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我们分别对豫西(嵩县、栾川)的熊耳群火山岩及本区南带熊耳群变质火山岩的不同类型岩石采样,测定了其稀土元素含量,所作稀土元素标准化模式图的曲线形状是基本一致的(图1-5,标准值据赫尔曼,1978,下同)。本区推覆体以下的变质火山岩是动力变质过程中形成的岩石,这类岩石通常变质后云母含量显著增加,表明构造推覆过程中滑脱面附近存在水溶液,可能这一过程使稀土元素不同程度地被带出,以致变质火山岩较未变质的火山岩稀土总量不同程度地减少,但看来总的分配模式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图1-5 熊耳群火山岩的稀土元素标准模式图
(a)南带熊耳群变质岩中基性火山熔岩;(b)北带熊耳群(方城、嵩县)的中-基性火山熔岩
南带熊耳群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片理及片麻理面上经常见到由矿物定向排列及拉长的杏仁体所显示的拉伸线理,其方向呈稳定的近南北向,即为典型的S-L构造岩。与上覆推覆体岩层中见到的拉伸线理方向相一致,表明南带熊耳群的主要变质作用发生在构造推覆阶段,其剪切滑移的矢量为近南北向。镜下见到这类岩石大多已经过静态恢复,其中呈带状分布的石英晶体呈柱状,其柱面平行于片理面,部分石英颗粒之间出现近120°的三连点结构,但仍残留有早期韧性变形阶段动态重结晶过程中所形成的组构,如局部的残斑及其周围细粒化的细小颗粒、拉长的石英颗粒及残存的由不同矿物构成的显微滑动层、压力影及S-C组构等。矿物组合为Ald+Qz+Mu+Bit(含铁铝榴石二云石英片岩)、Mu+Qz(白云石英片岩)、Pl+Ald+Ep+Qz(铁铝榴石绿帘斜长片麻岩)、Ep+Bit+Qz(绿帘黑云石英片岩)……等。上述岩石中角闪石呈短柱状—纤维状,颜色为黄绿色—蓝绿色,多色性明显,并以蓝绿色纤维状为主,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其(Ca+Na)B>1.34,NaB<0.67(NaB是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计算的Na离子占位系数),属钙质角闪石,在AlⅣ-AlⅥ变异图上投影在角闪岩相区(图1-6),而斜长石通过油浸法测定的牌号为An=12~20,为更长石—更钠长石,以上矿物组合及角闪石、斜长石等矿物特征显示其变质相为高绿片岩相(绿帘-角闪岩相),局部地段已达高绿片岩相的上部,有可能达低角闪岩相。综上所述,南带熊耳群实际上由一套构造片岩及构造片麻岩构成。确山地区南带熊耳群断续出露的宽度接近20km。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熊耳群主要分布于豫西,往东过了鲁山以后熊耳群厚度逐渐变薄以至趋向于尖灭。上述认识是根据北带熊耳群的分布得出的,如果考虑“南带熊耳群”的存在及推覆构造引起的位移,则熊耳群原始分布状况与人们的认识将有很大出入。由本区南带熊耳群分布的态势判断,往东熊耳群并不一定比现今豫西出露的北带熊耳群厚度薄,且再往东熊耳群应没入华北平原。有关中元古代以来古华北板块南缘存在沟-弧-盆体系的看法(胡受奚等,1988)由于未弄清一些基本地质事实而难以成立,以往根据北部地层的地表出露,认为熊耳群代表陆缘火山弧,其南部分布的栾川群、官道口群及陶湾群为弧前盆地沉积;其北部分布的汝阳群和洛峪群为弧后盆地沉积。推覆构造的研究显示无论是官道口群还是栾川群或陶湾群都由北往南推覆于南带熊耳群之上,相对于准原地基底南带熊耳群而言,上述地层原始位置是在其北部而并非位于其南侧的“弧前”位置,故“弧前”及“弧后”位置的判断似是而非。
图1-6 确山南部基底变质熊耳群中角闪石AlⅣ-AlⅥ(左图)及AlⅥ-Si变异图(右图)
AlⅣ、AlⅥ、Si为据角闪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以给定阳离子为基础计算出的阳离子数
2)汝阳群、洛峪群
在熊耳群火山岩之上,平行不整合覆盖岩性有差异的两套地层,北部为中元古界的汝阳群与洛峪群。汝阳群由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构成,厚度通常达1000m以上;洛峪群由崔庄组、三教堂组、洛峪口组构成,厚数百米。上述地层以石英砂岩、页岩为主,夹碳酸盐岩,底部为砾岩层,属滨浅海的稳定沉积,其中豫西出现大片河口三角洲相沉积。在云梦山组底砾岩层之上,通常有厚几十米至上百米的岩性与熊耳群相似的偏基性火山岩,其测定的Rb-Sr年龄值为1267Ma;汝阳群上部北大尖组海绿石K-Ar年龄值为1129、1134、1160Ma(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2)。洛峪群中海绿石的K-Ar年龄值为1159~1012Ma(河南省区域地质志,1982),因此汝阳群及洛峪群为中元古代晚期沉积的地层,可能延续到新元古代。
3)震旦系
由黄连垛组、董家组、罗圈组构成,为泥砂质沉积岩、碳酸盐岩、砾岩及冰碛砾岩层,上述地层总厚数百米。董家组砂岩中海绿石年龄值为617~656Ma,Rb-Sr年龄值为727Ma(关保德,1988),罗圈组海绿石K-Ar年龄值为503Ma,Rb-Sr年龄值为523Ma,有人认为罗圈组冰碛层时代为早寒武世。
(2)古生界及三叠系
与华北陆块同一时代分布的地层完全一致,即下古生界主要出露寒武系,局部出露奥陶系(陕县、渑池、鲁山下汤一带)等海相沉积,上古生界出露中、上石炭统海陆交互相沉积及以陆相沉积为主的二叠系、陆相的三叠系,显示石炭纪末期以来东秦岭古海已逐步消失,并逐渐进入陆-陆碰撞阶段,华北陆块南部逐步开始隆升。
1)寒武系
下寒武统辛集组为含磷、铀炭质页岩及砂岩、白云岩及石灰岩层,馒头组为白云岩,薄层泥灰岩,下寒武统总厚数百米;中寒武统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为杂色砂页岩层,鲕状灰岩及条带状灰岩,厚300~600m;上寒武统及奥陶系仅局部出露。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系愈往南层位愈低,且为较深水沉积(刘印环,1990),确山东部辛集组含炭质页岩层作为高塑性的地层局部出露于北缘推覆体底部。
2)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
分布于三门峡、宜阳、鲁山、临汝—平顶山一线,上述地层包括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石千峰组、二马营组、油房庄组、椿树腰组等,其中的古生物群落与华北陆块内部同一时代沉积层完全一致。这套厚达千米以上的地层中,含有大量的粘土页岩,特别是本溪组及山西组中的铝土矿层、高铝页岩层,由于特殊的岩性而成为山麓推覆构造带推覆体底部的滑脱面所在层位。
3)中—新生代陆相沉积层(J—E)
作为陆相的盖层分布,其中侏罗系与华北同期沉积层的生物群落可对比,而白垩系及古近系大多为断陷盆地沉积。
侏罗系分布于研究区西北部的义马盆地(渑池、义马一带)及东南部的确山一带。义马盆地发育完整的侏罗系,其中下侏罗统义马组为砂-砾岩、粘土岩夹煤层,厚200余m,上侏罗统马凹组由砂砾岩及粘土岩构成,厚约190m。确山的侏罗系仅局部出露于北缘推覆体的逆冲岩片中,出露的厚度很薄,含丰富的植物化石。
下白垩统分布于研究区北部汝阳、嵩县及宝丰一带,其中以裂隙式中酸性火山喷发岩为主夹湖相沉积,鉴于研究区以东这一时代的火山活动逐步增强,在安徽省大别山区火山活动更为强烈,因此认为下白垩统的火山岩是我国东部中生代火山活动的一部分。上白垩统及古近系为红色碎屑沉积,以往多划入古近系,近年来一些地区陆续发现恐龙蛋化石后划归K2—E。这一地层除了作为同构造沉积分布于山麓推覆构造带的背驮式盆地及前陆盆地(临汝、汝阳)外,还沉积于伸展构造有关的断陷盆地中。而晚白垩世晚期以来,豫西已进入盆岭构造演化阶段,出现一系列的NEE向盆地及处于盆地之间的熊耳山、崤山、小秦岭等山岭,在盆地之中沉积了较厚的红色碎屑岩。
2.南部盖层
前已提到,中元古代早期华北陆块南缘的大陆裂陷作用,通过早期熊耳群火山岩的喷出,逐步出现南、北两个沉积盆地,北部的沉积盆地沉积了汝阳群、洛峪群及震旦系等,南部的沉积盆地沉积了官道口群(即陕西的洛南群)。但这一次大陆裂谷系演化到相当于威尔逊旋回的红海期至少年期时即告夭折,表现为中元古代晚期至新元古代早中期,在华北陆块最南部又一次出现区域性隆起,陕西的洛南群及豫西的官道口群沉积后发生长期沉积间断,它们的上部平行不整合覆盖寒武系及栾川群,而在伏牛山地区官道口群在沉积了高山河组及龙家园组之后即发生地层缺失,其上平行不整合覆盖栾川群。中元古代晚期的地壳隆起是又一次发生大陆裂谷的先兆,在震旦纪再次发生裂陷作用,出现新的陆缘裂谷,沉积了极具大陆裂谷火山作用及沉积作用特征的栾川群,这一裂谷进一步发展出现陶湾群的半深海沉积,至此东秦岭古海逐步生成。
由于后期推覆构造的改造及栾川群、陶湾群本身岩性变化大,加之经受了变质作用,在西部定名的栾川群、陶湾群的东延问题一直未能解决,笔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栾川群进行了专题研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探索到栾川群及陶湾群是分布于推覆体前缘带特定逆冲岩席之中的地层,并顺利地结合推覆构造的研究,确定上述地层沿推覆体前缘断续分布达300余km。在复杂的北缘推覆体前缘带,如果对栾川群、陶湾群不熟悉将不可能开展区域构造研究工作,因此本章将较为详细地介绍这些地层,并将涉及到颇有争议的白术沟组等问题。
1)宽坪群
分布于研究区最南部北缘推覆体的基底,以它为主体构成北缘推覆体以下的另一个更深层次的推覆体——宽坪推覆体。主要由基性火山岩、碎屑岩及碳酸盐岩组成,其中基性岩具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宽坪群变质程度达高绿片岩相—角闪岩相,由于多期强烈变形,其层序问题难以建立。主要由三类地层组成,即角闪岩、角闪片岩类,云母石英片岩-石英云母片岩类,“片麻状”大理岩类。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的第一轮秦巴项目中,宽坪群是重点研究的地层,研究者趋向于认为宽坪群是裂陷槽沉积,其早期的变形及变质作用发生在宽坪群形成时期的拉张构造环境(王仁民,1990)。据年代学研究,其形成于中—新元古代((1142±18)Ma~(986±169)Ma,张宗清等,1991)。宽坪群与其他地层之间,均为断层接触,至今对其在中—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中的定位问题尚不清楚,一些地球化学家提出这一地层曾是属于扬子陆块的一部分(张国伟等,2001),是否如此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2)官道口群
为平行不整合覆盖在熊耳群之上的另一套地层,以白云石大理岩为主,夹石英砂岩、砾岩、板岩,其中白云岩不同层位中含丰富的叠层石化石。官道口群由高山河组、龙家园组、巡检司组、杜关组、冯家湾组构成,在卢氏—栾川一带厚达1000m以上。往东在伏牛山区仅沉积高山河组及龙家园组,再往东地层缺失。底部高山河组中有厚数十米至百余米的与熊耳群岩性特征类似的中—基性火山岩,此与汝阳群底部出现的同一岩性火山岩夹层一致,表明它与汝阳群云梦山组为同一时代地层。高山河组泥质板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394±45)Ma,侵入冯家湾组的花岗岩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999Ma,虽然上述年龄值的可靠性仍有待研究,但这些地层与陕西的洛南群可以对比,应为中元古代中—晚期地层。
3)栾川群
为分布于北缘推覆体前缘带极具特色的地层,呈狭窄带状断续出露于卢氏、栾川、南
召、方城至确山一线,延续300余km,栾川地区的栾川群由三川组、南泥湖组、煤窑沟组、大红口组构成。栾川群底部的三川组下段由变质的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及千枚岩构成,三川组上段以大理岩为主,其内部往往含石英等陆源碎屑及已变质为云母类矿物的泥质物。南泥湖组下段亦为一套以变质的中—粗粒石英砂岩为主夹细—粉砂岩及千枚岩;南泥湖组中段为钙质绢云片岩夹透镜状变质砂岩及大理岩,根据片岩中w(K2O)的高含量(达4%~7%)及稀土总量达250×10-6~514×10-6判断,部分原岩为火山碎屑沉积岩,局部地区已见到粗面岩夹层;南泥湖组上段为含云母的白云石大理岩(原岩为含泥质的白云岩)。煤窑沟组较为特征,其下段由变质中—粗粒石英砂岩、含长石砂岩、中—细粒石英砂岩、绢云石英片岩、石英绢云片岩及大理岩组成,其中含黑云变斑石英绢云片岩的原岩为含火山碎屑的沉积岩;煤窑沟组中段由含叠层石白云大理岩、白云石大理岩构成,岩石中见富藻斑点;煤窑沟组上段底部有一厚几米至数十米的质纯的石英砂岩,其下部有可作为标志层的厚数十米的泥炭质层(石煤层),往上为含叠层石白云石大理岩、核形石白云石大理岩及白云石大理岩。大红口组由碱性火山岩构成,夹沉积岩夹层。由于栾川群分布区断层极其发育且露头出露往往欠佳,难以准确测定地层厚度。在栾川群各个组出露较全的栾川及南召—方城一带,测得的栾川群总厚度分别为>2600 m及>2800 m。栾川群中最具特色的为大红口组碱性火山岩、煤窑沟的含圆柱状叠层石大理岩及石煤层,这些地层可作为标志层。
栾川群中的岩浆岩由两类构成:一类为深色的变质基性岩石;另一类为浅色的变质中—酸性岩石。由于其中缺乏中基性岩类,故具典型的双众数岩套特征。栾川群的基性岩呈岩墙出现,主要分布于豫西,往东至方城—南召一带基性岩墙规模变小且数量急剧减少,更往东在桐柏山北部至今未发现栾川群中有基性岩分布。值得注意的是陶湾群在豫西未发现同构造期的岩浆岩分布,但往东在方城—确山地区见到呈岩株状的基性岩体侵A陶湾群中,更往东陶湾群中见到层状的变质基性火山岩及岩株状侵入体。从外貌看,栾川群及陶湾群中的基性岩均已变为斜长角闪岩类而难以在野外区分。为进一步揭示栾川群形成以来华北板块南缘的构造演化,我们将二者合并研究。由全碱-SiO2图(图1-7)显示栾川群的变基性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陶湾群则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它们的稀土分配模式图亦明显不同(图1-8),前者为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曲线,后者为类似洋脊玄武岩的近水平分布曲线。两类基性岩的微量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前者具板内玄武岩特征,后者具大洋拉斑玄武岩特征。
栾川群的变质浅色岩浆岩的岩性较为复杂,包括火山熔岩(碱性流纹岩、粗面岩),变质火山碎屑岩(凝灰岩、集块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及浅成脉状、岩株及岩枝状的正长斑岩及石英正长斑岩。TAS图(图1-9)显示由西往东,栾川群的浅色岩浆岩在豫西以中性岩为主,至方城—南召一带为中—酸性岩,东部以酸性岩为主。在SiO2-AR图解中(图1-10),除少数样品落入过碱性区外,栾川群中绝大部分浅色岩属碱性岩。稀土元素的研究表明这些岩石中,粗面岩-正长斑岩类∑REE=757.06×10-6~1356.97×10-6,平均值为1010.74×10-6,含量相当高。碱性流纹岩∑REE稍低,为490.60×10-6~621.29×10-6,平均值为558.5×10-6。稀土元素分配模式图显示这些岩石亦均为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曲线,通常δEu有弱至中等程度亏损。
Pearce等将花岗岩按构造环境分为四类,即洋脊花岗岩、火山弧花岗岩、同碰撞期花岗岩及板内花岗岩,考虑到直接利用元素及元素组合对比来区分各类花岗岩较为困难,因而选用了K2O、Rb、Ba、Th、Ta、Nb、Ce、Hf、Zr、Sm、Y、Y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稀土元素,利用标准化因子(normalizing factor)与理论上洋脊花岗岩标准因子比较作出标准化模型进行对比。鉴于大红口组存在中—酸性岩,其中一些是浅成的侵入岩,Pearce的判别方法也应当适用于此类岩石。我们根据栾川群中浅色岩浆岩的8个样品计算了其洋脊花岗岩的标准化平均值,并对不同区域的标准化平均值作了分布模式图(图1-11,图1-12),特征是:①这些浅色岩尽管岩性复杂,且空间上岩性逐步发生变化,但这一断续分布长达300余km的岩带模式图是一致的,表明它们是同一时期、同一构造背景下形成的;②上述岩石标准化分布型式与标准的板内花岗岩分布模型相似,应为与奥斯陆裂谷型类似的大陆裂谷型花岗岩类。
图1-7 栾川群及陶湾群变质基性岩的全碱-w(SiO2)图
①碱性玄武岩平均值;②大陆拉斑玄武岩平均值;③大洋拉斑玄武岩平均值。1—栾川地区栾川群中变辉长-辉绿岩;2—南召、方城地区栾川群中变辉长-辉绿岩;3—南召及方城地区陶湾群中变基性岩;4—桐柏山北部地区陶湾群中变基性岩
图1-8 栾川群及陶湾群变质基性岩稀土元素分布模式图
(图中虚线为栾川群变质基性岩,实线为陶湾群变质基性岩)
图1-9 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及浅成侵入体的SiO2-AR图解
1—栾川地区样品;2—南召-方城地区样品;3—确山-桐柏地区样品
图1-10 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的TAS投影图
1—栾川地区;2—确山及桐柏地区;3—方城及南召地区S3=粗面安山岩;U3=碱玄质响岩;Ph=响岩;T=粗面岩;R=流纹岩
图1-11 以洋脊花岗岩为标准的板内花岗岩分布模型
(据Pearce J.A.,1984)
图1-12 栾川群大红口组火山岩的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分布型式
l—栾川地区三个样品平均值;2—南召、方城地区两个样品平均值;3—确山、桐柏地区三个样品平均值
以上资料表明栾川群是震旦纪华北陆块南缘再一次裂陷作用形成的岩层,新的裂谷的拉张伴随着热收缩并形成了最初的大陆架,栾川群的滨浅海沉积是这一演化阶段的产物。早期裂谷为—狭窄的与外界不连通的闭塞封闭的环境,从而形成了煤窑沟组的泥炭质层(石煤层)。而裂谷的拉张伴随着地幔的局部熔融并产生碱性玄武岩岩浆,这一岩浆上升至壳幔界面熔化了下地壳物质,形成壳幔混合岩浆,栾川群中双众数特征的岩浆岩套是大陆裂谷演化的证据。栾川群中最可靠的同位素年龄值是张宗清等(1991)测定的,他采的栾川群顶部大红口组变粗面岩及侵入其中的变辉长岩的8个样品,分别测得Rb-Sr等时线年龄值为(660±27)Ma及Sm-Nd等时线年龄值为(682±60)Ma,这两个极其吻合的年龄值代表栾川群形成的上限。栾川群形成的下限测定目前尚有困难,但依据大陆裂谷演化的一般规律,其时限不可能很长。因此,这一裂谷应发生于震旦纪晚期。
4)陶湾群
分布于北缘推覆体最底部的逆冲岩席之中,在栾川—卢氏一带,由鱼库组、三岔口组、凤脉庙组、秋木沟组构成。其中鱼库组以厚层白云石大理岩为主体,底部夹云母片岩,厚数百米;三岔口组为含炭钙质砾岩、含砾大理岩,厚100~200m,值得注意的是三岔口组砾石大小悬殊,在卢氏县小清河可见到长达几十米至100m以上的巨大砾块,显然应为滑塌堆积,表明三岔口组形成于大陆斜坡;凤脉庙组及秋木沟组由含炭泥质岩、不纯碳酸盐岩构成,经变质后成为含炭质千枚岩、云母片岩、大理岩,厚数百米。陶湾群往东延岩性变化很大,在方城—南召一带,以薄层条带状大理岩为主,已无法与栾川的陶湾群逐层进行对比,惟一作为确定陶湾群依据的是这里存在三义口组砾岩层。这一带陶湾群中出现变基性火山熔岩,即斜长角闪岩及基性脉岩,前已提到其属于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再往东至确山、桐柏一带,这里在推覆体底部岩席中除了见到条带状大理岩以外,已见不到三岔口砾岩,根据其中夹层变基性火山熔岩层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判断,应为方城—南召陶湾群的东延部分。由此可见如果不根据构造部位系统地追索,岩性变化极大的陶湾群往东延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陶湾群与栾川群之间呈断层接触,根据三岔口组砾岩层中发现含有煤窑沟组叠层石大理岩砾石及大红口组火山岩砾石判断,陶湾群的层位应在栾川群之上。陶湾群中测定的多个Rb-Sr年龄值为(569±66)Ma~406Ma,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人报道陶湾群中发现化石碎片及完整的化石(胡德祥,1987;王宗起,1990),由于陕西东部与河南陶湾群对比问题及化石碎片的可靠性问题有待解决,至今对是否存在化石尚无定论。但层位、同位素年龄测定无疑表明陶湾群应形成于震旦纪晚期至早古生代。陶湾群主要为不纯碳酸盐沉积,其中三岔口组砾岩具有大陆斜坡沉积特征,因此与栾川群不同,陶湾群主要为半深海沉积,方城—确山陶湾群中大洋拉斑玄武岩系列火山岩存在表明,由栾川群至陶湾群,已由威尔逊旋回的红海期向少年期演化,东秦岭古海已具雏形。
5)白术沟组
为分布于栾川及其以西的一套含磷铀的地层,由炭质千枚岩、砂岩层构成,厚度应在100m以上。多年来将这一地层划入栾川群底部,著名的黄背岭复式背斜即以白术沟组构成“背斜”核部地层。笔者经过大量的野外工作,确认这一地层与栾川群及官道口群不同层位均呈断层接触,且很多情况下为平缓的韧性断层,而白术沟组总是处于上述平缓断层下盘,与上盘栾川群地层之间出现变质相带倒转,从而断定白术沟组与上覆地层之间为一局部的构造滑脱面,认为这一地层是华北下寒武统含磷铀炭质页岩相同层位的沉积层,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6)下白垩统
为一套灰黑、灰绿、黄、褐色的湖相沉积,除底部有厚度不大的砾岩层外,主要由泥岩、砂岩、页岩、泥灰岩构成。这一地层中含热河动物群地区性淡水生物化石组合,已发现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轮藻、昆虫等大量生物化石。最早曾认为其时代为J3—K1,后来认为时代为K1。这一地层分布于北缘推覆体底部及基底,断续出露于南召县马市坪至方城一带。由于其卷入到北缘推覆构造带之中,对于确定北缘推覆构造带活动时间的上限意义重大。
7)上白垩统—古近系
为红色陆相碎屑沉积,局部出露于断陷盆地中。由于缺乏古生物化石,通常被笼统地称之为古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