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歌剧,在威尼斯和罗马的发展并未突破蒙特威尔第所开创的风格,直到17世纪下半叶在那不勒斯出现了一个新的歌剧流派,才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
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们将宣叙调与咏叹调清晰地区分开来,并更加倾重于咏叹调,尤其强调美声演唱技巧,发展管弦乐以服务于歌唱,还固定了歌剧序曲的三个组成部分,确立了后世意大利歌剧风格的主要特点,可以认为,是那不勒斯乐派确立了19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民族性。
到18世纪初,那不勒斯乐派独具个性的歌剧风格达到成熟,喜歌剧由正歌剧的“幕间剧”发展出来。———“幕间剧”又叫“插剧”,是大型正歌剧中间休息时上演的短剧。亚历山大·斯卡拉蒂(A.Scarlatti,1660-1725)是那不勒斯乐派的开创者之一,随后出现的佩尔戈莱西(Pergolesi,1710-1736)、奇马罗(Cimarosa,1749-1801)和皮钦尼(Pic?鄄cinni,1728-1800)三人,则代表了这一乐派的顶峰。
佩尔戈莱西23岁时创作的《女仆作夫人》是早期意大利喜歌剧的杰作,也是那不勒斯乐派的代表作,它是1733年上演的正歌剧《高傲的囚徒》的“插剧”,全剧长度不足五十分钟,共两幕13曲,讲的是一个女仆如何做了自己主人的夫人的故事。佩尔戈莱西一生十分短暂,只活了37岁,他去世前不久完成的《圣母悼歌》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在《女仆作夫人》之后,奇马罗萨创作于1766年的《秘婚记》和皮钦尼创作于1760年的《好姑娘采基娜》两部喜歌剧,不论规模还是结构,都已经非常成熟了。那不勒斯乐派歌剧风格的影响此时已经遍及欧洲,并一直持续到18世纪中叶以后的二十多年间。
到19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传统经由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利尼等作曲家,传承到了威尔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