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是以前六国的什么地方

2024-12-03 14:49: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菏泽”原系天然古泽,为济水所汇,年久湮塞,遗址在菏泽市东南15千米处。

菏泽文化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境内各县(区)或都有发现。古史中称誉的唐尧、虞舜、大禹在这里留下了较多的遗迹。历史上建置的演变,可远溯到公元前17世纪。 商代(约前16世纪—前11世纪),境内曾置有三国(今境中部)、莘国(今定陶与曹县之间)、顾国、黎国(今境鄄城与郓城之间)。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年):其境分属曹国(都定陶)、郜国、须句国、鲁国、衞国、宋国的辖地。

春秋后期:境域为宋、鲁、衞三国分割。

战国(前475—前221年):前期为齐国、楚国、魏国所辖。至战国末期,为齐、魏两国分领。

秦朝(前221—前206年):境内中部和北部属东郡(治濮阳),南部和北部属砀郡(治砀县)。

西汉至隋近600年间又数度变迁。北周宣政元年(578年)始称曹州。

隋朝(581—618年):隋文帝即位后,废郡,以州直接辖县。境内中部属曹州(治济阴县),北部属濮州(治鄄城),东北部属郓州(治郓城),东南部属戴州(废永昌郡后置,仍治成武),以上4州治所皆在境内。南部属宋州。606年(大业二年),隋炀帝废州改郡。境内中部属济阴郡(治济阴县),东部属东平郡(治郓城)。

唐代(618—907年):境内属河南道,中部属曹州(治济阴县),东部属濮州(治鄄城),东北部属郓州,南部属宋州(治睢阳)。

元代(1271—1368年):属中书省。

明(1368—1644年):境内大部属山东承宣布政司兖州府的曹州、济宁州和东平州,西部和北部各有一小部分属京师大名府的开州和山东承宣布政司东昌府的濮州。1368年(洪武元年),因水患曹州徙治安陵镇(今菏泽市大黄集乡安陵集),次年再徙治盘石镇(今曹县城址)。1371年(洪武四年),降曹州为曹县。1445年(正统十年),复置曹州于古乘氏县址(今菏泽城)。这时的曹州虽领两县,但为府辖州。

清(1644—1911年):改布政使司为省,境内西部和东北部分属直隶省大名府和山东省兖州府外,均属山东省曹州府。1724年(雍正二年),曹州升为直隶州,辖区较明代不变。1735年(雍正十三年),升曹州为府,辖一州10县,附郭设县,因古时候这里有菏山、菏水、雷泽湖而得名。赐名菏泽。此时辖区面积略大于今菏泽市。

中华民国(1912—1949年):1912年,政区仍沿用清末省、府、县三级制,道为省的监察区。1913年1月8日,北洋政府颁发组织令,规定地方实行省、道、县三级制。今境除东明县属直隶大名道、鄄城县和梁山县(原为寿张县)属山东省济西道(后改为东临道,治聊城),其他县均属山东省岱南道(后改为济宁道,治济宁)。1925年10月22日,山东省将原四道增为11道制,于今菏泽市区置曹濮道(治菏泽)。1928年废道制,东明县直属河北省,其他县直属山东省。1932年南京政府规定省下设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至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山东省共有7个行政督察区(以下简称区):第一区治济宁;第二区治菏泽,菏泽、定陶、曹县、城武、单县、巨野、郓城属之;第六区治聊城,濮县(1931年濮、鄄分治,1926年鄄城并入濮县)……属之。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入山东后,山东省政府撤离济南,在省内流亡,并于1938—1942年在全省先后设置了17个区。巨野、郓城、寿张、汶上属第二区,单县、成武、曹县属第十一区,菏泽、定陶、濮县属第十六区。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虽然调整了行政区划,但境内各县的归属仍未变。1948年9月全境解放。

1949年3月,华北人民政府决定将冀鲁豫第二、三、五、七专区分别更名为临河、湖西、鲁西南、运西专区。是年8月,平原省建立,划境内西北部临河、鲁西南及运西的一部分合并为菏泽专区,与湖西专区同属平原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52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平原省建制,菏泽、湖西两专区划归山东省。次年7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山东省撤销湖西专区,其所辖县分别划归菏泽、济宁两专区。1958年11月1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专区,所属各县划归济宁专区。次年6月,恢复菏泽专区,辖区如旧。1967年3月,改菏泽专区为菏泽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菏泽地区,设立地级菏泽市,原县级菏泽市改为菏泽市牡丹区。

菏泽是中国著名的牡丹之乡、书画之乡、戏曲之乡、武术之乡。这里历史人文景观灿烂,尧、舜、禹、刘邦、曹操都长期在这一带活动。孙膑、庄周、汜胜之、刘晏、黄巢、宋江都出生在这里,有尧王墓、百狮坊、孙滨旅游城、仿山遗址等100多处名胜古迹。
(摘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