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 Inja
导演: Steve Pasvolsky
编剧: Steve Pasvolsky
主演: Anele Vellom / Lizo C. Makambi
制片国家/地区: Australia / South Africa
上映日期: 2003-06-04 >更多
imdb链接: tt0303350
南非的庄园中,黑人男孩特贝尔(Anele Vellom 饰)得到一条小狗,他俩很快成为好朋友,每天快乐地在庄园中玩耍。庄园的白人领主尤昂尼斯(Danny Keogh 饰)是个冷酷、无情的家伙,他把小狗放入麻袋,狠狠虐待了一番。这让特贝尔十分伤心,他和小狗的关系从此疏远。
转眼十多年过去,特贝尔(Lizo C. Makambi 饰)已经长成结实的男人,童年的伙伴也成为一条勇猛的大狗。某天,主仆俩带着狗去修筑篱笆,尤昂尼斯突然感到不适,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本片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提名。
这东西用我的眼神看,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高精尖政治片。大黄狗好比人民,农场主好比政府,而黑奴就是好心好意却被政府利用和陷害的众罪人,卖国贼,反动分子。
拿狗来比喻人民我觉得是最贴切的。中国千百年来老是把人民比成鹿啊,羊啊,鱼肉啊。我觉得不甚贴切,因为这些温和的动物或者食物是不具备任何攻击力的。但人民的杀伤力很强,众志成城起来,什么都可以消灭——不管背后的事实真相如何,他们只拥护主人。所以狗,应该是最能代表人民的,它凶恶,易满足,且忠心耿耿。没有什么比人民更忠诚的了,画一幅国旗,煽几句情,马上就有成千上万的人拥上来抛头颅,洒热血。我们甚至连切身好处都不需要,只要几个承诺就够了。
在这个片子里面,比如说,可以把农场主换成明朝政府,黑奴换成袁崇焕,大黄狗依然是人民。让人民家破人亡的是明朝政府,而袁崇焕是为数不多的抗清大将,明朝政府为了各种原因把城陷说成是袁崇焕的错,袁崇焕有口难辩,政府是他主人。于是,袁崇焕以叛国罪被凌迟处死。人民那个憎恨袁崇焕啊,还没等他被凌迟就冲上刑台把他一口一口的咬死了。
年代更近的例子也有很多,只是人和事情可能没有这么简单直观。但是我最好还是不说了。我这几天有问题,走哪儿去都是挥一挥衣袖,留下一连串敏感字符……
南非的庄园中,黑人男孩特贝尔(Anele Vellom 饰)得到一条小狗,他俩很快成为好朋友,每天快乐地在庄园中玩耍。庄园的白人领主尤昂尼斯(Danny Keogh 饰)是个冷酷、无情的家伙,他把小狗放入麻袋,狠狠虐待了一番。这让特贝尔十分伤心,他和小狗的关系从此疏远。
转眼十多年过去,特贝尔(Lizo C. Makambi 饰)已经长成结实的男人,童年的伙伴也成为一条勇猛的大狗。某天,主仆俩带着狗去修筑篱笆,尤昂尼斯突然感到不适,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本片获2003年奥斯卡最佳真人短片奖提名。
很多人用人性、因果报应和种族歧视来定义这部短片,充满悲观情绪。我却乐于反观之看到希望和光明。
贯穿整部短片,dog是种族歧视的一个符号。在被装入麻袋中承受暴力后,黑人小男孩变成青年过程中背负的dog的敌视,最根本是来自白人农场主的强势压迫,并且一直延续着。
两次升旗,旗帜的变化,人类历史的进步。
然而,dog依旧冲着黑人青年的黑人朋友大吠。
成长与衰老。白人农场主在黑人青年面前变得苍老柔和。做工时,农场主帮助黑人青年拔树桩、在鸟屎落到农场主帽子上时两人尴尬也快乐的笑声、在树荫下农场主递给黑人青年面包坐在一起午餐......在细小的变化里种族歧视和压迫的鸿沟被一点一点填平。
dog是这段渐行渐平等的关系里忽略不了掩盖不了的不平等的符号。一根刺,不拔出就得不到真正救赎。
白人农场主倒在地上,dog冲着黑人青年怒吼阻止了他的救助。到这里,真的有点黑色幽默自做孽不可活的感觉。白人说,shoot the dog.
不难看出黑人的挣扎。
如果这颗子弹对准的是dog或白人其一,我不疑惑死去的是dog。 人类的价值观中,人命高于其他一切生物的生命。所以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杀死dog无可厚非。从黑人青年的立场,在感受到白人农场主的和善和亲切后,仍然要面对dog的敌视。就像明明走在风景优美的林间小路鞋里却垫了一颗石子一样,始终磕着丝丝扣扣的难受。
如果枪口对准的是白人农场主。找不到一点原因。为了一只dog?一只在白人农场主的脚下憎恨自己的dog。是理由却又小又臭。倘若黑人青年对一只敌视自己数年的狗都如此上心,那对日渐和善亲切的农场主又会有多大的仇恨呢?
如果白人农场主倒在了枪口下,dog应该会冲上去毫无犹豫撕碎黑人青年的躯体,那么这部短片就真的黑色幽默的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