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秦国的多次较量中,是否是蔺相如一人的功劳

2024-12-16 19:22: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 蔺相如功居首位,所以他的地位迅速上升,很快就超过了廉颇。但是并非与秦国的多次较量,赵国的利益没有损失,这是赵国内部团结,一致对外的结果,不能说是蔺相如一个人的功劳。

  2. 战国中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后来居上,国力迅速超越东方六国,有并吞天下之势。秦国强大之后,不断进行扩张,离得最近的韩、魏两国被相继打残。伊阙之战,秦军全歼韩魏联军二十四万,韩魏从此一蹶不振,秦国的势力就直接打到赵国周围。赵国与秦国的较量始终处于下风,所以蔺相如能够完全保护赵国的利益实属难能,在当时的情形下,除了蔺相如之外,没有任何人能够做到,所以蔺相如毫无争议的功居首位。

  3. 蔺相如的功劳主要体现在赵国的外交上。在完壁归赵时,蔺相如光明正大,做到赵国处处在理,秦国无隙可乘,没有理由对赵国用强。在渑池之会时,蔺相如凭一身血气,强逼秦王击缶,保全了赵王的颜面。在外交上智慧比起秦王耍的那些花样高明不知凡几。

  4. 然而蔺相如能够取得外交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赵国是个强国,更重要的是有廉颇这样的柱国之臣坐镇后方,令秦国不敢轻举妄动。渑池之会时,廉颇顾虑秦王动用武力劫留赵王为质,于是与赵王约定三十天不回来就立来太子为王,不给秦王留任何可用的筹码。赵王同意了。这些表明赵国举国上下,同心协力,一致对外,有一决死战的坚定意志!所以如果蔺相如功劳居首,那么廉颇也是毫无争议的功居第二。作为赵国的统治者,赵惠文王也是一个优秀的君王,他能够提拔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并信任他们,重用他们。这所有的一切,使赵国在那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可惜的是,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太久。赵惠文王死后,他的儿子赵孝成王即位,秦国与赵国相持于长平,赵孝成王不听蔺相如的建议,把主帅廉颇召回,让纸上谈兵的赵括带领赵军出战,结果被秦国坑杀四十余万。此后赵国日益没落,最终被秦国灭亡。

回答2:

不单单是,还有赵国国家的整体支持。比如完璧归赵,蝇池之会等

回答3:

不是,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两者齐备才是王道。

回答4:

肯定不是,要从各方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