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和景做到了完美的统一,达到"情景相生,物我双会!
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品味这话的含意,不外两点:一是一切写景状物的文字都是作者表情寄意的载体,二是一切景物又必然引起作者情感波动,进而付诸文字,形成景语。景与情,情与景,二者相因相成,不可分离。所以,清代的另一位学问大家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实不可离……巧者则情中景,景中情。”
人生活在尘世,也可说生活在“景”中,四时变化,雨雪风云,草木荣枯,鱼虫出没,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情感。秋风肃杀,万物凋零,树叶纷落,常常使人产生悲伤的情绪;春风和煦,百花盛开,翠柳依依,又常使人心旷神怡,付诸笔端,岂不就是动人的情语?故曰“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景是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体,而置身景中的人是有情的,所谓“触景生情”,只是外界之景作用于人的感官,触发了人的联想,于是七情六欲就“生”出感来了。因此,人不同,景不同,时世不同,情也就不会相同。即使面对同一景,由于时世不同,际遇不同,生出的情也大不相同。同样是咏春,身任治世太守的白居易欣赏的是西湖早春,“莺争暖树”,“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派生机,诗人“行不足”’,欣悦无比。而身逢乱世的诗人杜甫看到的却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片凄凉,以至见花流泪,闻鸟心惊。他忧国忧民,苦念家人,痛人肝肠。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怕见春色,“触目愁肠断”,每日“以泪洗面”,吟出的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悲歌……这真是景物无意而人多情,触景生情,景因人异,千古亦然。因此,花好月圆只使阖家团聚的人更生快慰,而使家破人亡流落在外的人更生凄惶;恶风苦雨令跋涉在外的游子痛苦凄凉,而对踌躇满志的进取者来说,未必不能激发斗志。有钱且有闲的才子佳人敏感风花雪月,而“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好的景色也没有感觉”(马克思)。
归根到底,一切文章诗词都是言志抒情的,然而文人雅士皆不屑于直言其志和情,而他们的心声我们又分明听得真切,即使“怀抱琵琶半遮面”我们也能略见他们的倩影。他们将自己的的情缕织入了景的彩绣,情语成了景语,景语也就是情语了。因此,屈原描述溆浦的“深林”、“霰雪”、“猿狖”,以阴暗险恶的景物象征了自己的的际遇,表达了无尽的悲愤;李白彩绘天姥山的仙境,以云君降临、虎鸾欢迎寄托了对美好社会的憧憬;鲁迅先生沉吟“风雨如磐暗故园”,抒发的是拯救中华的求索;而伟大领袖毛泽东歌颂的“北国风光”、“江山如画”,激扬的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革命豪情!在诗人的眼中,一切外物都是有情有意的活物,与自己休戚相关,物我同一。他们能与景物交谈,也能以景抒情达意,传给读者,把人们引入景的世界、情的天地。
诗词写景如斯,散文小说写景也大致如斯。唐宋八大家的很多写景名篇千古流传,近代、现代很多优秀作家的写景篇章也不逊古人,我们已读得不少。“一切景语皆情语”,千古亦然,中外亦然,让我们谨记这条名言,评价他人,也开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