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
虽然豆腐是由豆浆进一步加工而成,但其蛋白质消化率更胜一筹。其中豆腐的消化率高至92%-96%,豆浆的消化率略低达90%。
豆腐制作工艺比较传统,工艺第一步是浸泡去皮。大豆皮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类物质,会干扰蛋白质的吸收,大豆脱皮后纤维素类物质含量降低。而现磨豆浆往往是干豆研磨,含大量大豆纤维。
其次,豆腐后期制作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挤压,挤压使蛋白质热振动强度更大,更能破坏了二硫键的束缚力,使有序的结构露出,易于消化酶作用。“卤水点豆腐”成为了豆腐制作的公开的秘密,然而很少人知道这类偏碱性凝固剂的存在同样能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因其降低或除去了原料中植酸和单宁等抗营养因子。
总之豆腐和豆浆都是营养价值高的食物,蛋白质消化率比整粒大豆高出很多,两者相差并不大,可以交替或同时选用,增加膳食中豆类食物的摄入量。
扩展资料
豆浆的禁食人群
1、肠胃不好的人少喝豆浆
因为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嗝气和肾功能不好的人尽量少喝豆浆。
而豆浆在酶的作用下能产气,所以腹胀、腹泻的人最好别喝豆浆。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2、有痛风症状的人不能喝豆浆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而大豆富含嘌呤,豆浆是由大豆磨成浆的,所以痛风病人做好少喝豆浆。
3、正在服用抗生素的人不宜喝豆浆
豆浆一定不能与红霉素等抗生素一起服用,因为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喝豆浆与服用抗生素的间隔时间最好在1个小时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哪些人应少喝豆浆?豆浆的禁食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豆浆与豆腐消化率的“瑜亮之争”
根据前阵子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ACR会议(American Associationfor Cancer Research),来自德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 (Lee-JaneLu) 所做的三篇研究论文指出,经常喝豆浆会使体内的女性荷尔蒙雌性素 estrogen与黄体素progesterone都明显地降低。
医学上,我们已知雌性素的浓度过高通常与乳癌有关系,推论乳癌的发展与女性荷尔蒙息息相关。德大的研究中让妇女每天喝下约1000 c.c.的豆浆,连续达五个月,结果喝豆浆的妇女体内的雌性素浓度比不喝豆浆者低了30-40%。目前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黄豆中已知有一种天然的女性荷尔蒙称之为isoflavone(异黄酮素),主要成份有三种genestein、daidzein、和glyceitein,是一种植物性动情素,它与人体的荷尔蒙很相像,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它具有双重的功效,不但能够占据乳癌的荷尔蒙受体(hormonereceptor),让人体的荷尔蒙无法刺激产生雌性素,因而预防乳癌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像人体自然的女性荷尔蒙一样地防止骨质疏松症及减轻停经症状。
除此之外,亦有研究认为异黄酮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减轻停经(更年期)症状、降低血胆固醇、降低心脏病及老年痴呆症等等的功能。例如台大医院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取黄豆食品会减少新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也因为异黄酮素示一种强的抗氧化物,以预防癌症的角度而言,它也是有很大的潜力担任预防癌症的角色。
既然我们已清楚黄豆本身就含有异黄酮素,那么其实不只豆浆含有此物质,其他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味噌、纳豆都含有异黄酮素,只是含量因不同加工而有不同,通常豆浆中每毫升(cc)约含0.1毫克,而豆腐及豆干因豆渣含量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每克含量约在0.2至0.7毫克。有报导每天摄食90毫克即有相当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但日本科学家也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所谓异黄酮素还分是否连结配醣体的型态,没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比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更易被人体吸收应用,因此科学家亦开始研究如何可以方便获得没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
过去东方妇女通常会食用比西方妇女更多的黄豆,但是随着饮食习惯西化,年轻一辈的东方女性发生乳癌的机会越来越高,或许这也和黄豆摄取量越来越少有关,不过不要忘记男女性都会得乳癌的,也有其他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胆固醇、预防老年痴呆等需求,所以大家都多喝东方牛奶 — 豆浆或摄食其他黄豆制品吧!有益无害。
1.并非人人皆宜。
祖国医学认为:豆浆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饮后有发闷、反胃、嗳气、吞酸的人,脾虚易腹泻、腹胀的人以及夜间尿频、遗精肾亏的人,均不宜饮用豆浆。
2.不能与药物同饮。
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3.不能冲入鸡蛋。
鸡蛋中的鸡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4.忌过量饮豆浆。
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病症。
5.不要空腹饮。
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6.不要饮用未煮熟的豆浆。
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7.忌用保温瓶贮存豆浆。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
1.蛋白质的含量较高,且质量比粮食中的蛋白质好,与肉类的蛋白质接近。黄豆蛋白质含量约占40%左右(瘦猪肉含量16.4%,鸡蛋含量14.7%)。豆类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的需要,其组成比例类似动物蛋白质,其中谷类食物中较为缺乏的赖氨酸在豆类中含量较高,所以宜与谷类搭配食用,从而提高膳食中蛋白质的生理价值。
2.脂肪含量比较高,达15%-20%,其中以黄豆和黑豆的含量最高,常作为食用油脂的原料。豆油是最常用的烹调油之一。
3.零胆固醇。大豆是植物,所以不含胆固醇。蛋白质含量高价值好而胆固醇极少(甚至没有)的食物只有大豆一种。这也是大豆蛋白比肉类蛋白更有利于健康的原因之一。
4.含有丰富的钙,再加上加工过程中加入的凝固剂,大豆制品的钙含量非常突出,250克豆腐的钙含量和250毫升奶的钙含量相当。如果说奶和奶制品是食物补钙的第一选择的话,那么豆制品无疑就是第二。
5.含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2含量比较多。
6.富含磷、钠及钾等元素,是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豆浆营养丰富,多喝豆浆可预防老年痴呆症,增强抗病能力,防癌抗癌;中老年妇女饮用,能调节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综合症;青年女性饮用,能令皮肤白皙润泽,容光焕发。
相关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特别适合女性和老人;
2.豆浆不宜过多食用,会引起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同时胃寒、后胸部发闷、反胃、吐酸、脾虚、腹胀、腹泻、夜尿频以及遗精、肾亏的人均不宜饮用。
食物相克
豆浆不宜与蜂蜜、鸡蛋同食;豆浆与橙子同食影响消化;不能与药物同饮;豆浆不能加红糖,加白糖须待煮熟离火后再加。
制作指导
1.生豆浆加热到80~90度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白色泡沫,很多人误以为此时豆浆已经煮熟,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沸”现象,此时的温度不能破坏豆浆中的皂甙物质。正确的煮豆浆方法应该是,在出现“假沸”现象后继续加热3~5分钟,使泡沫完全消失;
2.有些人为了保险起见,将豆浆反复煮好几遍,这样虽然去除了豆浆中的有害物质,同时也造成了营养物质流失,因此,煮豆浆要恰倒好处,控制好加热时间,千万不能反复煮。
食疗功效
豆浆味甘、性平;有健脾养胃、补虚润燥、清肺化痰、通淋利尿、润肤美容之功效;
常用作痰火咳喘、便秘淋浊等患者的食疗用品。
根据前阵子美国癌症研究协会 AACR会议(American Associationfor Cancer Research),来自德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 (Lee-JaneLu) 所做的三篇研究论文指出,经常喝豆浆会使体内的女性荷尔蒙雌性素 estrogen与黄体素progesterone都明显地降低。 医学上,我们已知雌性素的浓度过高通常与乳癌有关系,推论乳癌的发展与女性荷尔蒙息息相关。德大的研究中让妇女每天喝下约1000 c.c.的豆浆,连续达五个月,结果喝豆浆的妇女体内的雌性素浓度比不喝豆浆者低了30-40%。目前许多科学家的研究发现黄豆中已知有一种天然的女性荷尔蒙称之为isoflavone(异黄酮素),主要成份有三种genestein、daidzein、和glyceitein,是一种植物性动情素,它与人体的荷尔蒙很相像,但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它具有双重的功效,不但能够占据乳癌的荷尔蒙受体(hormonereceptor),让人体的荷尔蒙无法刺激产生雌性素,因而预防乳癌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也能够像人体自然的女性荷尔蒙一样地防止骨质疏松症及减轻停经症状。 除此之外,亦有研究认为异黄酮素可以提高免疫力、减轻停经(更年期)症状、降低血胆固醇、降低心脏病及老年痴呆症等等的功能。例如台大医院的研究发现,每天摄取黄豆食品会减少新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也因为异黄酮素示一种强的抗氧化物,以预防癌症的角度而言,它也是有很大的潜力担任预防癌症的角色。 既然我们已清楚黄豆本身就含有异黄酮素,那么其实不只豆浆含有此物质,其他豆制品,如豆腐、豆干、味噌、纳豆都含有异黄酮素,只是含量因不同加工而有不同,通常豆浆中每毫升(cc)约含0.1毫克,而豆腐及豆干因豆渣含量不同而有较大变化,每克含量约在0.2至0.7毫克。有报导每天摄食90毫克即有相当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 但日本科学家也有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所谓异黄酮素还分是否连结配醣体的型态,没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比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更易被人体吸收应用,因此科学家亦开始研究如何可以方便获得没有配醣体的异黄酮素。 过去东方妇女通常会食用比西方妇女更多的黄豆,但是随着饮食习惯西化,年轻一辈的东方女性发生乳癌的机会越来越高,或许这也和黄豆摄取量越来越少有关,不过不要忘记男女性都会得乳癌的,也有其他抗氧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血胆固醇、预防老年痴呆等需求,所以大家都多喝东方牛奶 — 豆浆或摄食其他黄豆制品吧!有益无害。 1.并非人人皆宜。 祖国医学认为:豆浆性平偏寒而滑利,平素胃寒,饮后有发闷、反胃、嗳气、吞酸的人,脾虚易腹泻、腹胀的人以及夜间尿频、遗精肾亏的人,均不宜饮用豆浆。 2.不能与药物同饮。 有些药物会破坏豆浆里的营养成分,如四环素、红霉素等抗生素药物。 3.不能冲入鸡蛋。 鸡蛋中的鸡蛋清会与豆浆里的胰蛋白酶结合,产生不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 4.忌过量饮豆浆。 一次不宜饮过多,否则极易引起过食性蛋白质消化不良症,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病症。 5.不要空腹饮。 空腹饮豆浆,豆浆里的蛋白质大都会在人体内转化为热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补益作用。饮豆浆的同时吃些面包、糕点、馒头等淀粉类食品,可使豆浆蛋白质等在淀粉的作用下,与胃液较充分地发生酶解,使营养物质被充分吸收。 6.不要饮用未煮熟的豆浆。 生豆浆里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质,未煮熟就饮用,会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 7.忌用保温瓶贮存豆浆。 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以豆浆作为养料,瓶内细菌会大量繁殖,经过3~4个小时就能使豆浆酸败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