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分配是一个所有者权益科目,用以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情况以及历年净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后的结存余额。贷方余额,表示年末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则表示年末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因此,本年利润亏损在年底时要结转到“利润分配”科目中,结转后,本年利润没有余额。结转分录:
(1)如果本年利润亏损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2)如果本年利润为盈利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扩展资料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
二、企业期(月)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
三、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支出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如为净亏损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年利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分录
本年利润是权益类科目。贷方余额表示年末累计的未分配利润,借方余额,则表示年末累计的未弥补亏损。
权益类科目包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和利润分配等科目。
4104利润分配,明细科目如下: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金、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应付现金股利。
扩展资料
为了使“本年利润”科目能准确、及时地提供当期利润额又不增加编制分录的工作量,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本年利润”账页采用多栏式。
把“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等项科目,由一级科目转变为“本年利润”下的二级科目使用,减少了结转时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设的产品明细账仍需按数量和金额登记。
按“附表”账页中期末结出发生额,在编制损益表时不用查看多本账簿,只通过“本年利润”就能满足编制损益表的需要。“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费用,每月的发生额不大或业务笔数不多,也可直接作为“本年利润”的二级科目使用,以减少结转的工作量。
如果上述费用较大或发生的业务笔数较多,仍需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明细账,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科目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年利润
本年利润是权益类科目,借方代表本年亏损,贷方表示本年的利润。
1.利润总额的核算方法的账结法
(1)企业每月结账时,将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部转入“本年利润”科目,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出本月份的利润总额或亏损总额,以及本年累计损益。
(2)将所有收入类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贷记“本年利润”科目。
(3)将所有支出科目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时,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成本”、“营业费用”、“其他业务支出”、“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支出”等科目。
年末结转
①按照国家税收的有关规定,计算结转缴纳所得税费用,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②结转“本年利润”科目的最终余额(即净利润或净亏损),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借方余额,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本年利润
贷方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本年利润是结转科目 期末是要结平 没有余额的。
借贷既不表示增加也不表示减少。只不过是过度,起桥梁作用。可以理解为左边的人要往右边,右边的要往左边。所有损益类(利润表项目)全部要结转到本年利润。费用类发生时在借结转就是贷方(本年利润就是借);同样收入收益类发生时在贷,结转时就要借(本年利润贷),之后借贷相抵算数净利润或者净亏损 最后结转至利润分配账户。
是权益类科目,本年利润如果月未是借方余额表示亏损,如果是贷方余额表示盈利。
月未结转分录:
结转收入类账户: 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结转成本类账户: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管理费用
营业费用
财务费用
其他业务支出
营业外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