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人类社会的载体。居民定居在城市中,城市的居住生活建设是居民生存生活的基本需要,它占整个城市空间的50%以上。居民在定居生活中产生共同的利益关系,形成城市的居住生活社会,满足个人、家庭和多层次社会生活的物质及精神范畴的生活需求。现代城市居住环境要能高素质地培育新一代人的健康发展,它要具备:
(1)良好的生态条件;
(2)进步的文化生活方式;
(3)促成潜能的开发和高智能素质的培育;
(4)良好的精神心理环境;
(5)健康的社会环境和持续优秀的传统意识和习俗。居住生活场所的建设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基本生存活动。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取得发展,在改造客观环境的活动过程中也改造了人类本身。从原始人到现代城市人,是人类的不间断的“文”化过程。人类为改善自身在客观世界中的生存环境而进行大量的建筑活动,并不间断地在改进居住生活空间环境,人们的“个人”、“家庭”和“居住社会”生活活动的一切特性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均反映在他们建设的空间环境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可以说一方的建设环境培育和陶冶一方人,一代的生活环境培育一代人。居住空间环境是一种物质秩序,这种空间环境的整体组织的长期作用是产生、维持和“控制”人们生活活动格局的有力结构。人们长期定居在特定的居住空间环境中,必然产生生活环境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决定意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意识观念——以至文化形态。人类的居住生活方式是人类文化的基体。城市居住空间环境要重视地方的和民族的文化特质。
一、时代认知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
·科学技术生产力的发展
导致进入社会变革激进时期的到来,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全面促进新的城市聚居社会结构方式的改变。
促进变化的因素:
·物质生活水平
·文化生活水平
·精神生活方式——哲理观念、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社会潜力的开发现代城市居住环境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
·人群规模增大,具有超人群尺度;
·高度密集;
·超大的空间尺度;
·居住社会的空间环境结构松散、迷失。
影响:
·人与人交往的质和量的变化;
·居住生活方式的变化进程加速;
·居住社会组织结构弱化,非正式社会控制力减弱,甚至损失;
·人际关系的观念意识变化。
二、《城市社会学》的揭示芝加哥社会学派 Robert Ezra Park(1864~1944)《城市:关于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Louis Wirth 等的城市
理论城市三要素:
·众多:文化和职业上分化,导致分工很细的职业结构,增加职业往来的功利关系性质的交往,改变了道德观念。
·密集:人间接触表面性、短暂性、局部性和匿名性增加,相互认识凭“印象”。居民间空间距离缩小,却导致了精神距离扩大,反社会行为增加。
·异质性:
a、门第世系观念少了,社会流动性大,个人努力作用增大,阶层结构复杂;
b、空间流动性加大,乔迁多了;
c、大家互不相识。
结论:
·城市空间关系决定社会关系,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行为;
·城市空间不合理,导致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可以通过调整人与环境的关系,重新考虑空间的布局来解决;
·需要研究空间布局,研究人口分布原因和空间布局与社会关系之间的关系;
·空间的整体组织对行为活动使用模式的影响是有规律可循的;
·要把社会可变因素和建筑空间形式联系起来,建立理想的居住环境是建筑对健全社会生活的贡献!
三、城市住所的历史发展
1、最初的街坊坊——街坊——街坊扩大
2、“扩大街坊”
3、“邻里单位” 佩里的“邻里单位”社区思想 现代建筑运动的“邻里单位”思想
4、居住小区
5、“居住区”
6、密尔顿·凯恩斯的“环境区”
7、“后现代”对“现代主义”的批评
8、马丘比丘宪章提出“人与人的交往和相互关系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据”等三个重大原则。
四、现代城市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a、家庭细胞的“原子化”(Atomization)年轻一代已经获得比单纯效仿承袭父辈有更多的其它可能性,知识的悬殊和语言的歧化形成两代人之间交流的困难——“代沟”。
a、父母家庭已不再是真理,知识、标准和价值观念的宝库,相反,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成为新一代人主要的接受教育的可能性。
b、基层的日常居住生活社会环境结构的松散和迷失少年儿童日常业余生活失去了邻里中伙伴生活交往的极大多数机会和环境,接受不良的人际关系基本观念的影响,缺乏感情和精神依托的交往生活,过早地进入“失控”的大社会,增加了过早和过多的机会接触“反社会”的负面影响。
c、现代城市社会中反社会现象跨越式发展,反社会的活动、人群及其势力极大地扩张,并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五、“社区”规划建设的思考
1、目标:用系统的方法,按照物质秩序、社会秩序和空间秩序三者相辅相存,相互促进的原则,规划建设“理想的社区”——(一个优良的地区社会和一个居住社会优良的空间环境)。把城市居住生活空间环境建设成不仅具有优良的物质生活质量,并提高到使它能够启迪居民在精神文明上去追求进取和团结的水平。促成具有新的“邻里精神”和“市民意识”的居住生活社会的凝聚作用。让空间环境对健全社会环境和生活作出一点贡献,使其有利于实现基层居住环境的群众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社会参与,建成一个有利于新一代和社会的“健康”成长的居住生活空间环境。
2、大城市居住生活社会的层级结构:基层——邻里、胡同、里弄、大院中层——街坊、小区、地段高层——城市分区、城市
3、城市居住环境的组织结构:
a、空间次序——地域属性、空间的区位和结构观念
b、物质次序——物质生活的组织安排
c、社会次序——人际交往生活及相互关系、文化精神及组织生活的格局
·居住生活空间系统的形态结构从来就反映居住社会生活的组织次序。
·社会环境与空间环境的一致性表现在:
a、生活行为活动界域与空间环境界域一致;
b、社会人群的“自然规模”;
c、物质次序应隶属于社会次序。
4、“社区”的基本概念
a、定义:“社区”是指一群人居住在同一地域,因而产生共同利益。这群人组成的居住社会称为“社区”——Community这个地域称为“社区”——Social area仅仅居住在一起(同一域)没有产生共同利益,不叫“社区”,只有共同利益,并不住在一起,也不叫“社区”。
b、交往的质和量量:人们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数量——人次质:接触关系的特性。
(i)初级接触——小社团中人们生活在“基层团体”中,相互作用是面对面的、往往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凝聚性”很强。
(ii)次级接触——人们生活在“次级团体”中,在生活道路交叉点上发生相互关系,建立在“实用”基础上,具有中层的社会生活参与“凝聚”作用。
(iii)开放性大社会高级接触——匿名性、开放性的社会生活交往
六、“邻里社团”的基本概念邻里社团和是最基层的“社区”,它是由一定数量家庭组合形成,他们居住在属于自己的同一地域中,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在定居生活的多方面具有交往生活,并且是属于初级团体的面对面交往,人与人的关系密切,建立在感情基础上,具有“休戚相关”、“守望相助”的邻里意识,有最强的地缘性居住社会的“社会凝聚”。在人群中都有各人自己良好的“伙伴组合”,特别是少年儿童,家庭对儿童有最良好的“控制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和“孟母三迁”的中国古言,最早揭示了新一代人成长的日常居住生活邻里社会环境的意义。要使基层居住生活社会——“邻里社团”这个集体发挥教育作用,其先决条件不仅看它对待社会劳动的态度积极与否,还要看社团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先进的邻里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等都促使人们养成他们每一举动都要对社团负责的责任感,每个家庭不仅对自家的孩子,而且对邻居的孩子都能施以良好的教育影响。儿童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公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家所在邻里的生活方式,以及他对它们的态度。巩固的邻里、特别是加强它的教育作用,乃是我们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在这个集体中,人们获取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集体观念。很强的邻里环境能给孩子们培养一个重要品质——对优秀社会传统和习俗的忠实继承和发扬。老人在敬老院里的生活是一种冷酷的、无人性的。一个人到晚年,不仅以能天天享用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更要受到亲情和友情的爱所带来的精神生活的欢乐,老年对后代和朋友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是多么敏感!邻里环境是最理想的场所,好的邻里社团将为老人提供最优良的晚年生活环境,同时也是老年人将优秀的社会传统和习俗对这里的少年儿童实现最有力的传承和发扬!邻里社团的规划要把邻里居住空间环境的物质形态秩序、提高到使它能够启迪新的邻里精神,使邻里们在精神文明上求取进步、团结,认识到“合作价值”,受到更多的文化熏陶,它的社会秩序越巩固,就具有强大的“非正式社会控制力”,发扬优秀的社会习惯和习俗,形成健康的社会意识观念。
七、地段社区的基本概念邻里社团基本上属于“在家”的居住场所。它并没有包含日常居住生活的全部,仅仅是一小部分。人们现代的城市生活方式内容的大部分是在地段内完成的。学生上学,日常居住生活中物质的精神生活活动,基本上在更大的一级地段社区内进行。地段社区中人们处于在第二位人际关系中(次组团体),在这里也会产生某种形式的亲密关系,至少也允许有部分的“自我表现”。在一些场合,如在购物、上学或休闲活动中,可以造成有意或无意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陌生人中间也可以形成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防止在城市中淹没,并且帮助人找到得以表现一个人个性的场所,并扩大社会生活圈。这一级社区中是物质、精神和社会的综合功能作用系统结构的主要环节,对邻里、学校及其成员提供安全和保护,较高层次满足感情生活和娱乐休憩活动的需要。在居住生活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管理等方面,以及对社会成员做到家庭、组织(包括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综合教育,居住生活的邻里社团和地段社区是发挥社会作用的主要范围。这里的社会习俗和习惯是最有权威力量的社会环境教育,这里的社会基层组织也是综合教育的具体贯彻和组织者,家庭和组织(学校)的教育,也是在这里的社会影响力作用下增强其教育作用效应和约束力的。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生活的繁荣和文化教育的普及提高,使人们的活动力量增大,城市居民不断产生更多新的需要和新的生活方式,要求有更多的社会生活交往。居住生活中许多功能活动如:商业服务、文教体育、医疗卫生、行政管理、公安司法等中级层次的社团生活是必须的,在地段社区中可以有面对面的交往,相当多的社会参与活动,可以熟悉地方的权力机构,对自己居住地域具有“控制感”。这种高一层次大社会人群规模的领域内,才能有足够的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公共物质设施,人们可以感到认识社区中的人们,并有较大的生活圈子。
八、城市居住地段社区的“自然规模”吉布森(美国)提出: 城市地方社会应具备下列要素:
i)可以感到认识“每一个人”,但生活圈子不象农村那样狭窄和极有限的人物复道,生活圈子扩大了,人与人之间还可以有一定的直接交往(初级接触)
ii)有足够的日常居住生活的公共服务设施,保证生活的基本质量和需求。
iii)家长能“控制”子女的活动(安全感)。iv)居民能熟悉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权力机构,需要时可直接接触。这四要素也就是对地域有“控制感”,人群规模超过5万人时“控制感”开始消失。
九、邻里社团的人口结构和“自然规模”人群的自然规模是型体空间环境与社会环境一致性的第一表现。一般的基层居住生活社会的人群组合应该是以“伙伴”组合为结构基础,在这社团中,由自然的年龄结构的人群形成,人们相互间的组合,除血缘关系外的社会交往是家庭间的“同龄人组合”,同时又考虑性别的区分程度,在基层居住生活社团中交往活动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少年儿童,其次顺序是老人——青年——中年,成年人中间性别顺序是女性——男性。在伙伴组合条件上,儿童的局限性最大。年龄小的影响最大,同龄人条件最明显。伙伴组合的基本数量(N):3人<N<6人。3人是组合的基本条件。6人开始具备分裂为二个伙伴组和产生集团对抗的条件。现代社会要求扩大的生活圈,信息交往量大,智商高、集团力量大,依据人口的年龄百岁图和年龄结构可推导出基层社团的人群规模,这是一个“模糊”数量。
十、邻里社团的“空间规模”
a、有限的空间领域——“控制感”、社团的“隐私权”;这是“归宿感”、“安全感”和“责任感”的基础。
b、家居生活空间:1分钟左右的步行活动时空,“在家”没有外出,视觉心理上的“可见性”、“前后左右”。
C、现代生活心理的较大 “开放空间”尺度,而不失控制感。
十一、邻里社团居住生活空间组织要素
1、清晰完整的空间形态结构和“均等规律”的空间环境布局这是促进居民交往条件,意念的“集体观”,感情上的“安全感”的根源,成为居民与基层社团关系方面“自我感”和“责任感”的思想基础,从而促进居民的团结意识。
2、整体统一的建筑艺术空间组织——精神结构作用有助于对当地环境的认识,也是建筑美学上创造统一完美的社会艺术基础。
3、组织完善的邻里居住生活的公共设施。基层群众的公共公益事业要实现自我建设管理、服务、教育,增加社会参与机会,加强自我价值和归属感,提高物质生活质量的服务效率,促进日常生活劳动的社会化,这是行为和界域与环境界域一致性的保证和空间界域限定的基础。
4、具有邻里公共生活的共享空间(交往权)
5、家庭生活私密性空间的保证。
thdht54yytyffh
1、噪音。主要是不要太靠近高架桥、大型马路,尤其是马路的上坡段。机动车在上坡阶段的声音可以雷死人的。
2、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最好是离地铁站不太远,离公交站2-5分钟步行路程。个人不喜欢太靠近公交站,否则太吵,空气质量也差。
3、空气质量:在1000-2000米之内不要有工厂、垃圾中转站等。不要太靠近马路。
4、绿化:自己看着舒服就行。
5、购物和商业环境:菜市场和超市要近,银行最好有2家近的,商业街可以坐车直达。
6、可以便利地到你喜欢的其他地方,如球场、图书馆等。这样的氛围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7、如果可以,离城市的河流、公园、湖泊也比较近,可以经常去散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