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提取码:1234
简介:高中政治优质资料下载,包括:试题试卷、课件、教材、视频、各大名师网校合集。
必修1经济生活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一、货币的本质 识记
1、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1)使用价值概念: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
任何人不能同时兼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销售者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
3、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货币的含义和本质:
(1)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商品)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理解
1、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职能
◆含义: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所谓价格: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是观念上的货币,不需要现实货币。
(2)流通手段:
◆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要注意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强调的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强调的是商品如何交换。
◆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重点)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商品的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 / 货币流通速度
(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三、纸币 识记
1、纸币的含义: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没有价值,之所以能代替货币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于国家的强制力。)
2、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重点)
(1)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任何数量的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
(2)通货膨胀指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或社会经济秩序。
(注意: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等。)
(3)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物价全面、持续的下跌的经济现象。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
四、信用工具和外汇 识记
(一)信用工具:
1、结算的方式:(1)现金结算 (2)转账结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义: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B、优点: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C、其中银行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对信贷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2)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二) 外汇和汇率:(重点)
1、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判断汇率升高和跌落的标准:如果用100单位外汇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下降,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
3、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即:货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分析)
(1)本币升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少,影响有: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B外资投资成本增加;C导致国内生产下降、失业增加;D本国外汇储备贬值,但有利于偿还外债;E有利于本国企业走出去
(2)本币贬值,意味着同量外币兑换的本币更多,影响有:A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外资投资成本降低;C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D本国消费相对便宜,外国游客增加。
4、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五、影响价格的因素 理解
(一)供求影响价格
1.供求影响价格
(1)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 ,甚至 宗教信仰、习俗 等文化因素也有影响(间接因素) ;
(2)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供求关系 (直接因素)来实现的
理解供求影响价格的图示:
2.供求如何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 升高。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这就是“卖方市场”。(即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卖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②供过于求,价格 降低。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买方市场”。(即是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买者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价值量的决定因素: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 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处于有利地位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处于不利地位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注意:六个量之间的关系
)
4.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个别劳动生产率尽管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会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缩短商品生产的个别劳动时间,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反之,则会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企业努力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
(2)由于价值决定价格,而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如果某行业的每个企业都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则会推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多,而且商品的价值量变小,就会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提示: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
(2)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
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绕价值波动
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经常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
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
六、价格变动的影响 简单应用
(一)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1)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
(2)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1)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在可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词解释:替代品是指如果两种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互补商品是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
理解:
供过于求 价格下跌 获利减少 生产缩小
生产扩大 获利增加 价格上涨 供不应求
2、提高劳动生产率
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在价格竞争中更具优势,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生产者提供质量好的适销对路的产品,就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获取较大的市场份额,获取更多的利润。
七、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识记(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物价总体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其他条件不变,则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当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 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须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来预期收入(未来收入)越高,预期支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C、社会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
⑵、物价水平也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则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
八、消费的类型及消费结构 识记
1、消费的类型
(1)按照消费对象不同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
A、钱货两清的消费: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交易方式获得的,这种消费一旦交易完成,商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即由买主自己享有。
B、贷款消费:一次性付款超出个人支付能力,预支未来收入进行的消费。这种消费对那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不失为一种可行的选择。
C、租赁消费:通过短期租赁的办法,使商品的所有权不发生变更,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
(3)按照消费目的不同可分:
A、生存资料消费:满足较低层次衣食住行的需要,是最基本的消费。
B、发展资料消费:满足人们发展的需求。
C、享受资料消费:满足人们享受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消费。
(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一种消费的比重会逐步减少,后两种的消费比重会增加。)
2、消费结构
(1)含义: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2)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3)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的关系:消费结构的完善和优化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4)恩格尔系数:是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是反映人们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一个系数。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人们的消费结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九、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简单应用
1、消费心理
⑴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要具体分析,反对盲目从众。
⑵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可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但要考虑社会认可和代价,不宜过分标新立异。
⑶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评价:受攀比心理影响,是这种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不可取
⑷ 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评价: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消费,属于理智的消费,应提倡。
2、做理智的消费者——践行正确的消费观
⑴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反对超前消费和消费滞后。
⑵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⑶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A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B特征: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C倡导绿色消费的意义:绿色消费观念,(对消费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对生产者)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对经济)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社会)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⑷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原因:从历史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更要戒奢从俭。从个人成长看,艰苦奋斗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一、生产与消费 理解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动力)。
①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①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样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
②各环节间的关系:
A.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B.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C.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理解
(1)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A.解决主要矛盾的要求(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C.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D.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E.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三、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
1.公有制为主体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地位、范围
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范围: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它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②地位:国民经济的支柱
③作用: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它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并广泛存在于城乡的工业和服务业中。
②地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对于发挥公有制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
(5)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含义: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都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意:股份制经济不一定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笼统地说是公有还是私有。
(6)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作为现代资本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从而提高企业和资本运作效率,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注意:公有制实现形式就是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
股份合作制是劳动和资本联合的一种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
(7)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2.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以劳动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在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
②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对提高国家的总和经济实力有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①含义: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②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作用:有利于引进境外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
(4)理解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
理解: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①原因: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意义: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四、公司的类型 识记
比较 有限 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 公司
不 同 点 公司的资本
(最主要区别) 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转让出资本须征得其他股东的同意 公司的资本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转让.
发起人数量 必须由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承担的责任 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股东仅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股东表决权 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 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上市公司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注册资本限制 注册资本最低限为3万元人民币 注册资本比较高,最低限为500万元人民币
相同点 1.都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有限”,即各股东都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3.“合股”,即它们都是由若干人共同集资来建立的,资金都被分成股份,持有股份的人都叫股东,他们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 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4.通常都设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即公司的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负责处理公司的重大经营管理事宜;执行机构即总经理,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监督机构即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5.二者都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科学管理制度等优点
4、公司的组织机构:
结构名称 股东大会及其选出的董事会 经理及其助手 监事会
性质 决策机构 执行机构 监督机构
职能 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负责公司日常经营 对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进行监督
五、公司的经营和发展 理解
1、公司经营的直接目的:利润
2、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1)正确的经营战略;
(2)依靠科技、管理;
(3)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①企业形象的含义:企业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可
②企业信誉和形象的表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③企业信誉和形象的作用: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④树立企业信誉与形象的途径:开展正当竞争和反对不正当竞争
1.5/1.2
通货紧缩
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