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深圳中考200分是什么概念

2025-01-02 20:52:2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数学科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序 知 识 点 考试
水平 题型 分值 预设
难度
1 实数的概念(平方根) 识记 选择题 3 0.95
2 整式的运算 理解 选择题 3 0.80
3 数据(科学记数,精确值) 识记 选择题 3 0.90
4 三视图 理解 选择题 3 0.90
5 图形的对称(中心、轴) 理解 选择题 3 0.80
6 统计 理解 选择题 3 0.80
7 股票的应用 运用 选择题 3 0.80
8 几何命题 识记 选择题 3 0.70
9 函数与图象的关系 理解 选择题 3 0.70
10 圆中弧长的计算 运用 选择题 3 0.50
11 概率 理解 填空题 3 0.80
12 因式分解 理解 填空题 3 0.80
13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运用 填空题 3 0.60
14 生活中的轴对称与最小值 运用 填空题 3 0.60
15 探索规律 运用 填空题 3 0.50
16 实数、三角函数的计算 理解 解答题 6 0.75
17 分式化简 理解 解答题 7 0.70
18 四边形的运用 理解 解答题 7 0.70
19 统计表与统计图的应用、分析、估算 理解 解答题 8 0.70
20 圆中的证明与计算 运用 解答题 8 0.50
21 方程与不等式的应用 运用 解答题 9 0.50
22 综合题(以二次函数为背景与几何结合,以数形结合、存在性问题、分类讨论、动点问题等数学思想的应用) 运用 解答题 10 0.30

2009年中考数学科命题工作总结
(深圳市2009年中考数学科命题组)

一、 命题思想
本卷共22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有10道选择题,共3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有5道填空题,共15分;解答题7题,共55分。试卷考查内容涵盖了《课标标准》四个知域中的主要部分:数与代数约46分左右;空间域图形约30分左右;统计与概率约14分左右;实践与综合约10分左右。
本试卷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试卷中出现了紧扣时代脉搏,以反映时代的鲜活题材为背景的试题。例如,第3、11题是对奥运会题材的精心运用;第7题对热门话题——股票的涉及;第14、18题体现数学在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第21题以抗震救灾为背景的实际运用等。对于渗透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增强自己的时代自豪感,关注身边的社会现象,关心国家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均有很好的作用。
本试卷既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考查,更重视能力的考查;既着眼于熟悉的题型和在此基础上的演变,又着眼于情景的创新和知识的创新;既考虑了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课标标准所规定的毕业水平,又照顾到了升学考试的分流要求。试题难度分布合理有序,试题表达简洁、规范,图文制作精良,编排合理,有利于学生稳定发挥其真实的 数学水平。
二、 试题设计
1、1——10题选择题是最基本的题型。主要是对初中学段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以及基本活动经验的考查。起点低,入手快,得分易。
第6题,考查了学生对数据中常用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的理解,其中学生在中位数概念的认识,与计算中常出的错误对于得出正确的结果具有较大的干扰作用,因此设计成选择题型很合适。
第10题,本题的解答依赖于学生对图中涉及的菱形、扇形、等边三角形及弧长公式的正确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设计能有效地考查学生是否拥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11——15题是填空题。
第14题,源于课本试题改编。本题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境,将其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考查学生将现实情境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能力。由于给出了坐标系及点的坐标,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第15题,探索规律,源于《2008年中考数学系统复习用书(北师大版)》改编。让学生经过观察、思考后寻找规律,进而得出猜想的一般结论。一定程度上考察了学生的数感意识,其获得结论的过程具有浓缩和顿悟的特点,采用填空题型极为合适。
3、16、17题均源于课本试题加工改编。既考查了“数与式”的核心内容——运算,又落实了《考试说明》中对问题的“开放性”的要求,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4、第18、19、20题稍有梯度,但中等程度的考生也能很好的完成。
第18题考察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梯形的判定及有一个锐角为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其中问题①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基本演绎推理能力,符合课标的精神;问题②有关几何的计算,突出地显示着图形向三角形转化的意义和作用,体现了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紧密联系。
第19题,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命制试题,以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形式自然地呈现。既考查了学生直接从单张图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又能考查学生综合利用两张统计图处理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很好地整合了数据的表示、处理与推断等相关知识。
第20题,本题虽然叙述简洁,问题设置明了,但所考查的知识点多,思维含量大,具有相当的综合性,有一定梯度。题目从学生熟悉的圆为基础,综合运用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系统地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压轴题兼顾水平考试功能和选拔功能。
第21题是运输成本优化问题。解决这一问题,考生要经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本题的问题设计梯度合理、科学,体现了对学生探究过程中能力的不同层次的考查。所涉及的问题包括了三个层面:第①问是针对帐篷和食品的数量的确定问题,考查学生建立方程(组)模型;第②问方案设计问题,考查学生建立不等式组,并通过解不等式组最终解出相关变量取值范围的能力;第③问是如何设计方案才能“花钱最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较高要求地考查了学生建立模型以及灵活运用函数性质的能力。总之,本题体现了方程、不等式、函数三者在实际应用中与相关数学问题研究中的自然联系,有效地体现了对数学建模思想的综合考查。
第22题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四个问题组成,是一道涵盖了代数、几何、三角的综合问题,既能考查学生的猜想、分析、比较、归纳和推理的能力,又能考查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方程、转化、函数等思想和方法;再加上解法不唯一,从而使整体在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分度。其中的第②问是一个“存在性”的探究问题,有利于对知识的深化。第③问表面看来是一个对动态几何的相关知识进行考查的问题,实质是针对其变化过程中某个特殊位置进行专门研究,此时要解决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和函数、方程的应用密切相关,强调了对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能力的考查。第④问由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更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函数的意识和能力,且求解方法不唯一,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通过本次参与中考试卷题命、审题工作,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培养了我们的合作精神,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及使命感,锻炼了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所有这些,都将带到我们今后工作及生活中去,使我们终生受益!

回答2:

。。。。满分605分,200分?

回答3: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吧

回答4:

你说的是不是标准分啊?是的话就去读中专吧! 不是的话也差不多了!

回答5:

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