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窖的使用,较早出现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曲并酒等》的记载:“地窖着酒,令酒土气;唯连檐草屋中居之为佳。”
同时,也多有史料记载,大明湖畔就是古代制冰的主要基地,而在冬天依靠地窖藏冰则是古代制冰的主要形式。对此,山东许多的老济南人都能如数家珍,讲出地窖藏冰的相关事迹。
此外,在地窖中储藏数十,或数百斤大白菜、土豆、大葱等蔬菜的场景,相信生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的东北人印象应该非常深刻。
不过,也有些家庭用地窖储藏粮食。如:茹志鹃《关大妈》记载:“新下来的谷子,早已安安稳稳地堆在那边竹篱下的地窖里了。”
也就是说,无论古今,地窖多用于储藏食物,但并不是说古代穷人就想不到用地窖避寒。
那么,古代穷人真得不会挖地窖避寒吗?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蜡烛》一文写到:“然而,在这堆瓦砾下边的地窖里,有一个叫作玛利·育乞西的老妇人住在那里。”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科林的圣诞蜡烛》一文写到:“噢,用放在地窖里的那盏大油灯。”
清代周亮工《书影·卷二》记载:“吾乡贫民,冬月操作,惧寒僵手,则为地窖以居。”
以此来看,不只是中国古人会用地窖避寒或居住,就连外国的一些人也会用地窖避寒或居住。但是,地窖只能作为临时,或应急的“避难所”,而不能当成长久的住所。
那么,古代穷人在什么情况下才会挖地窖避寒?其实,当下一些弱势人群居住在古墓中、桥洞中的报道,在媒体上并不鲜见。
所以,在没有遮风挡雨的房屋,包括茅草屋的情况下,古人选择地窖暂住避寒,本就很正常。但是,在户外被冻死的穷人,却不一定和住不住地窖有关。
例如:唐代白居易《卖碳翁》中写到:“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意为: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因此,并不是穷人不想躲在地窖中避寒,而是要外出谋生。也就是说,在户外被冻死的穷人基本都是在外讨生活的人,而单纯在家中冻死的穷人应该非常罕见,雪灾除外。
再说,在地窖中避寒,总比在露天避寒强,古人又怎么不会选择在地窖中避寒呢?
那么,为何地窖不能成为古人长久的居所?虽然,地窖有所谓的“冬暖夏凉”之说,但这个“冬暖夏凉”也只是相对而言。
例如:冬天室外温度在零下20℃时,密闭较好的地窖(指地表深度4米左右)温度至少也会有零下5℃左右;若室外温度在零下10℃时,密闭较好的地窖温度至少也会有零下2℃左右。
所以,寒冬来临,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就算躲在地窖也会出现因饿饿而死人的情况。
关键问题是,地窖中的空气流动性极差,生火取暖反而不如外面。同时,不但地窖中的潮气较大,容易产生霉变的难闻气味或有毒气体,而且空气流动不畅,则会对人的身体造成较大危害。
特别是到了雨季,可就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了。
总之,古代住地窖的危害远远大于住房,所以地窖也就无法取代住房了。当然,陕北的窑洞除外。
之所以,古今的人们喜欢用地窖储藏食物,主要还是看重它“冬暖夏凉”的特性。毕竟,地窖中的温度较为恒温,有点像个“天然冰箱”,对于食物有一定的保鲜保质作用。同时,相对地窖来说,总比在封冻的雪地中挖取埋藏的食物要方便多了。所以,古人才比较喜欢在地窖中储藏食物。
这是因为地窖的温度并不是特别的高,而且古代的穷人们也没有工具来挖地窖,所以最后都被冻死在了户外。
因为挖地窖需要非常多的工具和精力,而古代的穷人没有那么多的工具,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挖。
地窖里面空气不流通,很容易造成缺氧环境导致人体缺氧死亡,所以不挖地窖避寒
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古代人的思想落后,还有就是他们的想法还没有那么的开明所导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