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手捧《西游记》原著起,书中的叙事中包含着阴阳、五行等重重叠叠的思想和残酷的、血淋淋的历史信息,彻底颠覆了之前自己稚幼的“三观”。对《西游记》故事的原型揭秘过程同时也引来了家人和周围朋友们强烈的不满,谁都会愤恨惊醒正在作春梦的人。酣睡在梦中固然很陶醉,但能换得甜美酣梦的条件也只能是从现实艰辛中苦苦挣扎。
却说三藏师徒,次日天明,收拾前进。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又安排管待,一连住了五六日。那长老自服了草还丹(羊肉),真似脱胎换骨,神爽体健。他取经心重,那里肯淹留,无奈,遂行。
那么,《西游记》作者设置的角色“白骨夫人”代表何人?又是何人将“白骨夫人”四个大字镌刻在白骨精脊梁骨上的?据今人的常识,即使白骨堆成山,也不可能在某个尸骸的脊骨上看到“白骨夫人”字样。当孙悟空说出在白骨精的脊梁骨上刻着“白骨夫人”四个字时,被猪八戒当场说破——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作为读者的每一个人都会认为,唐僧所遇的姑娘合其父、母都是白骨精所变的妖精!是妖精,就得用火眼金睛识破他,然后坚决彻底地打杀他,不留祸患!孙悟空也是按读者们的心愿如此操作的,这种想法有问题吗?孙悟空的行为有错吗?
原来,孙悟空也是妖精出身!唐僧的前世死于取经的路上,绝对不能排除吃掉他的说不定就是孙悟空!也就是说,要是给“妖精”活路,妖精也有成佛的可能性,这是不是佛学的慈悲,是不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许诺?只可惜在本章回中,孙悟空没给“白骨精”成佛的机会。
唐僧被孙悟空羞辱一番,只见他得个光头彻耳通红,从反面理解,也许孙悟空的玩笑之语正好拨动了唐僧内心深处最为脆弱、且又最为敏感的那根妄想神经线呢!《西游记》文本中曾多次旁白,说唐僧是“肉眼凡胎”,生活中又有几个肉眼凡胎的和尚会面对手提美食的美女而不动凡心呢?
孙悟空在动手打杀妖精之前也有他自己的考量——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若要打他,又怕师父念那话儿咒语。”又思量道:“不打杀他,他一时间抄空儿把师父捞了去,却不又费心劳力去救他?还打的是!就一棍子打杀他,师父念起那咒,常言道,虎毒不吃儿。
凭着我巧言花语,嘴伶舌便,哄他一哄,好道也罢了。”由孙悟空的内心独白“若要不打他,显得他倒弄个风儿”可知,白骨精与当年的美猴王都是一路货色,此刻的悟空果然是不给白骨精成佛的机会。在面对妖精打与不打的抉择中,“紧箍咒”与对白骨精的忌惮之念竟然成为了权衡自己行为的砝码,取经大业完全成为了唐僧一人的宏伟志向。
在面对美食和美女的诱惑,唯独不发一言而又冷眼旁观的沙和尚,他此时扮演的角色又是属于哪门那派的思想呢?也许他才是龙场悟道的高人,也许只是懵懵懂懂的一勇匹夫;疑或他只是《西游记》作者假想的读者的化身,让他亲历现场,让他和广大读者一起对这次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事件进行一番评论,若再遇见此事,面对美食加美女的诱惑,给你一根“哭丧棒”,你打还是不打?在作出决断之前,再披露一下角色唐僧的心迹——
三藏一见,连忙跳起身来,合掌当胸道:“女菩萨,你府上在何处住?是甚人家?有甚愿心,来此斋僧?”分明是个妖精,那长老也不认得。那妖精见唐僧问他来历,他立地就起个虚情,花言巧语来赚哄道:“师父,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白虎岭,正西下面是我家。
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只因无子,求福作福,生了奴奴,欲扳门第,配嫁他人,又恐老来无倚,只得将奴招了一个女婿,养老送终。”三藏闻言道:“女菩萨,你语言差了。圣经云: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你既有父母在堂,又与你招了女婿,有愿心,教你男子还,便也罢,怎么自家在山行走?又没个侍儿随从。这个是不遵妇道了。”
那女子笑吟吟,忙陪俏语道:“师父,我丈夫在山北凹里,带几个客子锄田。这是奴奴煮的午饭,送与那些人吃的。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忽遇三位远来,却思父母好善,故将此饭斋僧,如不弃嫌,愿表芹献。”三藏道:“善哉!善哉!我有徒弟摘果子去了,就来,我不敢吃。
假如我和尚吃了你饭,你丈夫晓得,骂你,却不罪坐贫僧也?”那女子见唐僧不肯吃,却又满面春生道:“师父啊,我父母斋僧,还是小可;我丈夫更是个善人,一生好的是修桥补路,爱老怜贫。但听见说这饭送与师父吃了,他与我夫妻情上,比寻常更是不同。”三藏也只是不吃,旁边却恼坏了八戒。
那呆子努着嘴,口里埋怨道:“天下和尚也无数,不曾象我这个老和尚罢软!现成的饭三分儿倒不吃,只等那猴子来,做四分才吃!”他不容分说,一嘴把个罐子拱倒,就要动口。
唐僧是十足的佛子,他要试探妖精的底细,使用的竟然是儒教的圣经。通过对话发现,角色唐僧表现出的心理动态不再是想吃不想吃的问题,而是敢吃不敢吃的问题。
当然摆在读者面前的选择是能吃还是不能吃的问题。猪八戒正要动口,孙悟空赶来回答了我们的问题,这顿饭是不能吃的!妖精打不打?要打!打死吗?还是且慢!我们再看看,角色唐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念动“紧箍咒”真的是“慈悲心”使然吗?
唐僧要赶孙悟空走,行者道:“师父,我回去便也罢了,只是不曾报得你的恩哩。”唐僧道:“我与你有甚恩?”那大圣闻言,连忙跪下叩头道:“老孙因大闹天宫,致下了伤身之难,被我佛压在两界山,幸观音菩萨与我受了戒行,幸师父救脱吾身,若不与你同上西天,显得我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
原来这唐僧是个慈悯的圣僧,他见行者哀告,却也回心转意道:“既如此说,且饶你这一次。面对孙悟空的苦苦哀告,角色唐僧慈悯心发作饶了行者。但注意,这次的慈悯心是对孙悟空的哀告下产生的。
孙悟空第二次打死妖精后,悟空道:“他是妖精。”唐僧道:“这个猴子胡说!就有这许多妖怪!你是个无心向善之辈,有意作恶之人,你去罢!”行者道:“师父又教我去,回去便也回去了,只是一件不相应。”唐僧道:“你有甚么不相应处?”八戒道:“师父,他要和你分行李哩。跟着你做了这几年和尚,不成空着手回去?你把那包袱里的甚么旧褊衫,破帽子,分两件与他罢。”
行者闻言,气得暴跳道:“我把你这个尖嘴的夯货!老孙一向秉教沙门,更无一毫嫉妒之意,贪恋之心,怎么要分甚么行李?”唐僧道:“你既不嫉妒贪恋,如何不去?”行者道:“实不瞒师父说,老孙五百年前,居花果山水帘洞大展英雄之际,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万七千群怪,头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黄袍,腰系的是蓝田带,足踏的是步云履,手执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实也曾为人。
自从涅槃罪度,削发秉正沙门,跟你做了徒弟,把这个金箍儿勒在我头上,若回去,却也难见故乡人。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唐僧大惊道:“悟空,我当时只是菩萨暗受一卷《紧箍儿咒》,却没有甚么松箍儿咒。”行者道:“若无《松箍儿咒》,你还带我去走走罢。”长老又没奈何道:“你且起来,我再饶你这一次,却不可再行凶了。”
注意,这次饶了悟空是因为唐僧没有“松箍咒”,看第三次:当孙悟空第三次打杀妖怪后,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
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
唐僧前两次原谅悟空,好像是给了悟空改过的机会,这次执意要赶悟空走,最要命的理由还是害怕自己受牵连!角色唐僧还是私心蛮重的,这私心也是佛家之大忌啊!
行者离别时感慨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只是你手下无人。”唐僧发怒道:“这泼猴越发无礼!
看起来,只你是人,那悟能、悟净就不是人?”那大圣一闻得说他两个是人,止不住伤情凄惨,对唐僧道声:“苦啊!你那时节,出了长安,有刘伯钦送你上路;到两界山,救我出来,投拜你为师,我曾穿古洞,入深林,擒魔捉怪,收八戒,得沙僧,吃尽千辛万苦。
今日昧着惺惺使糊涂,只教我回去:这才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罢罢罢!但只是多了那《紧箍儿咒》。”唐僧见他言言语语,越添恼怒,滚鞍下马来,叫沙僧包袱内取出纸笔,写了一纸贬书道:“猴头!执此为照,再不要你做徒弟了!如再与你相见,我就堕了阿鼻地狱!”
一言不发的沙和尚此时会不会在想:“大师兄啊!师弟知道你赤胆忠心为了师父好,可是你要是把妖怪们都打死了,师父取回真经后给谁去讲啊?妖怪打杀完了,谁来斋僧啊?人的贪心才是妖,取回真经才能让妖变回人呐……。”
是啊,什么是妖精?什么是神?魔在哪里?神又在哪里?儒家圣经有云:“天道即理,理即心,修道即修心;人欲也是心,心猿不收即是魔,意马不勒便是妖。”
《西游记》中有照妖镜一说,这面镜子在哪里?也在每个人的心里!当你面对《西游记》中的角色“白骨精”的时候,如果义愤填膺,产生怒忿忿想要杀之而后快的念想时,那面“照妖镜”也会照出你蛮可爱的生气的样子。天理和人欲,一个是神,另一个是妖,他们都在每个人的心里,人们的每一次实践,都是内心的神和妖在博弈啊。
《西游记》作者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读者们的心理,让你堕入他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用旁白引导“白夫人”是妖怪,再用读者们对孙悟空的崇拜心理,让孙悟空亲口说出“白夫人”是妖怪,且以自己的做妖怪的经历强化妖怪的幻化手段,当猪八戒和唐僧再证其“清白”也就更加显得唐僧是多么的愚蠢。
因此,孙悟空打死了“白骨精”也只是《西游记》作者虚设的情景。他头上的“紧箍咒”也是虚设的道具。“三打白骨精”故事,也就是给你摆了一出高人博弈中的残局而已。也可以说是作者在对明代思想家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研究成果的成效性进行的一次测试。
如果将“三打白骨精”的场景,我们还原于某个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中,比如我们找一名和尚作伴,三五个人行走在森林某户人家附近,弄个巧合偶遇给丈夫送饭的少妇,假装饥渴、饥饿状。注意:没有任何人提醒这名少妇是妖怪,这名少妇见有和尚在,她也肯定会拿出饭菜进行斋僧的,面对她的“好意”,你吃也不吃?
如果你怀疑她饭里有毒,即使真有毒被你发觉!你完全可以选择不吃,但你无权、且没有任何道理去打杀她!除非你是曹操,不许任何人负你,宁肯错杀也不愿产生丝毫的威胁与你。倒是孙悟空的抱怨之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潜藏过度的人欲索求,实实在在地实践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