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世纪英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2024-12-29 22:35:3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8世纪的英国美术是如何发展的?

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皇决裂,建立了英国国教会,这标志着英格兰宗教改革的开始,但也导致了新教徒捣毁宗教形象的运动。这场运动终止了英国灿烂的中世纪文化,世俗肖像画取代了传统的宗教雕刻、祭坛画和手抄本装帧。英国美术的重新起步是继承了欧洲大陆的文艺复兴的余波,其中起决定影响的是德国画家小汉斯·荷尔拜因,正是他把肖像画的形式带到了英国。一个世纪以后又有佛兰德斯画家凡·代克被聘为英王查理一世的宫廷画家。由于英国画家争相仿效他们的风格,使得肖像画几乎成为英国绘画的唯一题材和样式,统治英国画坛达200年之久。其间也产生了如希里欧特(Nichoas Hilliard,1547—1619)这样的本国的优秀画家,但他们的影响都没有超过荷尔拜因和几·代克。

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产生了具有英国独特风格,反映英国现实生活和人民思想感情的画家。他们无论在风俗画、肖像画或风景画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取代了外国画家在英国的地位。其中第一个最有影响的画家是威廉·荷加斯(William Hog.arth,1697—1764)。荷加斯出生于伦敦一个清苦的教师家庭,他从小没有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10岁时父亲把他送到一个银匠家做学徒。1720年荷加斯作为一个铜版画家而独立工作,1726年进入画家松希尔的画室学习油画技法。荷加斯的作品主要是铜版和油画风俗组画及肖像画,有《妓女生涯》(又名《烟花女子哈洛德堕落记》,铜版组画,1731)、《浪子生涯》(铜版组画,1735)、《文明婚礼》(油画组画,1743)。他把这些作品称为“社会道德题材”,对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荷加斯的肖像画不同于当时流行的理想化肖像,他善于突出人的个性和社会特征,如《卡拉姆肖像》、《画家之姐安娜》。作于50年代后期的《卖虾女》最有代表性。他还留下一部重要的理论著作《美的分析》。荷加斯的绘画与当时英国流行的画风格格不人,他没有学生和追随者,但他的艺术奠定了英国绘画的进步传统。

乔舒亚·雷诺兹(Sir Joshua Reynolds,1723—1792)出生于英国德文郡的一个牧师兼教员家庭。18岁到伦敦学画,后出访意大利,深受古典主义影响。1752年他回到英国后即成为英国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雷诺兹是典型的上流社会画家,英国传统的贵族气派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风度被他用意大利的古典主义风格融为一体,引起整个欧洲的注目。他的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气质,形象真实生动,富贵堂皇,注重心理刻画。1768年,雷诺兹参与创建英国皇家美术学院,并当选首任院长。他在美术学院年度庆典上的演说,成为他主要的美术理论文献,收集成《演讲录》,内容包括艺术见解和美学观点,被当时人称为“艺术的语录”。他的代表作品有《凯贝尔海军上将》(1752)、《蒙哥马利三姐妹》(1773)等。雷诺兹的追随者甚多,形成了18世纪后期英国的一代画风,他的肖像作品成为当时肖像创作的典范。

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gh,1727—1788)出生于赛德贝利村的一个商人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大自然中度过的,这使他画了不少风景速写和素描,后来到伦敦学画。庚斯博罗是和雷诺兹齐名的肖像画家,同时又是他的竞争者,个性上的差异造成了他们不同的风格。他是英国画派在色彩上较有成就的画家,他尤善用蓝色,罗斯金称他是“鲁本斯以来最伟大的色彩家”。庚斯博罗的肖像画具罗可可艺术的特征,色彩绚丽精致,用笔潇洒流畅。他的风景画数量不多,但对以后英国风景画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代表作品有《蓝衣少年》(1770)、《格兰汉姆夫人肖像》(1777)《女演员西顿斯》(1784)、《日落》等。

比雷诺兹、庚斯博罗稍后的英国著名肖像画家有雷伯恩(Raebum,1756—1823)、罗姆尼(Romney,1734—1802)、劳伦斯(1awrence,1769—1830)等。其中劳伦斯的肖像画技法在英国有很大声誉,同时他被看作英国肖像画的最后一位有才能的画家。

以下我们就风格、画种和流派等方面分别介绍英国18、19世纪的一些绘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