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科学计算,红绿灯时长的设置还要根据车流情况、道路宽窄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进行随时调配。在大型商圈、学校、容易吸引大量车流量的地方,例如老百姓经常办事的地方,都会对机动车的通行时间进行调整,大的路口调整20秒,背街小巷调整10秒。行人通行量及天气也作为设置参考因素。
红绿灯要根据季节进行调整。夏季天气较热,为了让行人尽快通过,会适当缩短行人的的过街等待时间,也正因为夏季天长,会推迟红绿灯夜间通行模式,在凌晨1点后开启。
而冬季对红绿灯的配时调整相当高,冬季拥堵严重,白天时间短,市民出行集中,加之雨雪天路滑,交通流量变化非常快,交警会对重要节点及主干道的红绿灯,平均每月调配2次,机动车通行时间最少延长5秒,这样能加快通行7至8辆车。冬季,红绿灯夜间模式则在晚上11点开启。
红绿灯是有相位的。一个十字路口的两个方向的直行和左转都完成后所用的时间和过程称之为相位。
相位是根据各个路口的车流量经过计算后来定的。所以每个路口的相位不一样.
开始先是测算流量,测算一个时间段内各个方向的各种交通流量(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的流量以及最高峰流量。然后根据交通流量的规律来计算它们运行所需要的时间,然后才确定每个路口红灯和绿灯的时间,进而确定相位。
如果是照“twd6349 - 总兵 十一级”所说,红绿灯时间想怎么设就怎么设。那就试想把你们市的十字路口每个绿灯设置为10秒,绝对造成交通拥堵,红绿灯的相位必须要根据交通流量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