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熔化
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②沸腾
⑶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100℃
⑼汽化现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②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③ 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④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⑤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为什么?
解: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5℃,水的沸点是100℃,超过了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若把酒精温度计放入沸水中,玻璃泡中的酒精就会沸腾,使温度计受到损坏。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大于或等于100℃(在制造温度计时,增大酒精液面上的压强,使酒精的沸点高于或等于100℃),就可以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了。
5.液化
⑴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放热)
⑵液化的两种方法:①降低气体温度 ②压缩气体体积
⑶液化现象:
①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依据。
猜想:在室外一侧
依据:夏天开启空调后,室外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玻璃的外侧。
6.升华
⑴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
⑵升华的过程中吸热。
⑶升华现象:
①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升华,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7.凝华:
⑴凝华: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⑵凝华过程中放热。
⑶凝华现象:
①请你解释俗语“霜前冷,雪后寒”。
解:霜是水蒸气向外放热凝华形成的,而空气中的水蒸气向外放热的条件必须是气温低,所以霜形成前一定是低气温,即“霜前冷”。而大雪后,雪会熔化或升华,这都需要从空气中吸收热量,使气温下降,因此人会感到寒冷,所以“雪后寒”。
8.几种物态变化:
9.补充题:
⑴三支温度计,甲的测量范围是-20℃~100℃,乙的测量范围是-30℃~50℃,丙的测量范围是35℃~42℃。由此可知甲是 __________,乙是___________,丙是___________。
⑵把一勺子水泼到烧红的铁块上,听到一声响并看到有“白气”冒出,在这一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旱情严峻的时期,为了缓解旱情,可以采取人工降雨的方法,即让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中撒一些干冰,当干冰进入云层时,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___大量的热,使周围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使空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___成一些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下降。在下落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成雨落到地面上。(填写合适的物态变化名称和需要具备的条件)
⑷寒冷的冬天室外气温是-25℃,河面结了一层厚冰,那么冰层的上表面温度和下表面温度及深水处的温度分别是( )
A. -25℃,-25℃,-25℃
B. 都低于-25℃
C. -25℃,0℃,0℃
D. -25℃,0℃,4℃
⑸我国南方有一种用陶土做成的凉水壶,夏天把开水放入壶里,壶里的水很快就凉了下来。而且陶土壶中的水的温度比气温还低。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⑴实验室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⑵汽化 液化
⑶升华 吸收 凝华 熔化
⑷D
⑸当水盛入陶土壶中时,水会渗出来,在壶的外表面蒸发。蒸发会从周围或液体所附着的物体上吸收热量,使周围或所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所以水温很快会降下来。当水温与外界气温相同时,壶的外表仍然会有水渗出来,继续蒸发使水温继续降低,所以,壶中的水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温度。
1.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
2.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
3.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
4.平面镜
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
5.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
1.光的折射
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
2.光的传播综合问题
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
3.透镜
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
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
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
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
黑盒问题
4.凸透镜成像
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
物态变化练习题
1、下列几组物态变化中,都是放热的是( )
A、凝固、液化 B、凝固、汽化
C、汽化、升华 D、熔化、凝华
2、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室温下的酒精中取出,温度计的示数将( )
A、一直下降 B、先下降后上升
C、一直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3、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春天,冰封的河面解冻
B、 夏天,揭开的冰棒冒“白汽”
C、 深秋,草叶上落满白霜
D、冬天,雪花飞舞。
4、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室内,有时眼镜片会变的模糊不清,但过了一会,镜片又变的清晰起来,你认为在镜片上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固后升华
5、在北方,冬天人们为了保护蔬菜不致冻坏,常常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是因为( ),使菜窖里的温度不致太低。
6、俗话说:“霜前寒,雪后冷”,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温度降低而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 )导致温度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7、买回家的新鲜蔬菜放的时间稍一长,就会因失去水分而干瘪,请你找出一种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并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办法:
理由:
8、下面是一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我们可以得到那些信息?至少说出两条。
T/ °C
80
t/min
6 10
9、请你设计实验证明“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
10、夏天,人们通过扇扇子和电风扇来降温,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的冷。小明同学猜想:风能使气温降低。请你设计实验来验证他猜想是否正确。
霞浦三中八年级 物理 测试卷 (物态变化)
一、我会选(将正确答案题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51分)
1、下列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D 】
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A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 】
A、炒菜时冒出的“白气”是汽化后的水蒸气 B、高压锅是利用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C、高空中的冰晶下落变成雨滴时温度可能增加了 D、雪灾时在马路上撒盐是为了降低积雪的熔点
4、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 C 】
A、冰封的河面解冻 B、钢水浇铸成车轮
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
5、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苹果,常看到苹果先湿后干,此现象反映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A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蒸发后汽化 C、先液化后升华 D、先凝华后升华
6、小明和小华分别用相同的灶具和锅来煮鸡蛋,两人的锅中都加入同样多且足够的水、同样多的鸡蛋。当锅中的水烧开后,小明仍用强火煮,小华改用小火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鸡蛋煮熟。关于他们两人的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且省时间 B、小明的方法比小华的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C、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费燃料,但省时间 D、小华的方法比小明的方法省燃料但所用时间相近
物质 熔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铅 328 1740
7、2008年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冰冻天气。在冰冻期间,这些地区的天气气温大多时候是【 C 】
A、高于27℃ B、高于10℃
C、低于0℃ D、低于零下60℃
8、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在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C 】
A、80℃的酒精是液态 B、铅的凝固点是-328℃
C、 -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
D、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9、我国民间有句谚语:“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水缸穿裙子”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B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下面哪种说法不正确【 C 】
A、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
B、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有一弯曲处特别细,实验室用温度计没有
C、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实验室用温度计也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测量
D.体温计可以用力甩动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实验室用温度计不能用力甩
11、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B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2、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A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滁州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水银凝固点为-39℃) 【 C 】
A、冰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液态蜡凝固时,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C、冬天冰冻的湿衣服也能晾干 D、用水银温度计测北方冬季最低温度为-52.3℃
14、下列关于“冰棒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剥去包装纸,冰棒“冒气”,属于汽化现象
B、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C、冰棒放入茶杯,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汽化现象
D、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15、有这样一句顺口溜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我国河流的水污染情况日趋严重。“七十年代,淘米做饭;八十年代,浇花灌溉;九十年代,鱼虾绝代。”提高环保意识,防止环境污染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C 】
A、利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可以节约用水。 B、将废旧干电池随意丢在地上
C、洗衣服尽可能用污染小的无磷洗衣服粉 D、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
16、2008年11月9日首届中国农民歌会在安徽滁州举行,气象部门8日成功对天气进行人工干预,确保歌会如期举行。实施人工降雨时在空中投撒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时遇到暖气变成雨滴,这两种物态变化过程属于【 B 】
A、升华、液化 B、凝华、熔化 C、凝华、液化 D、升华、熔化
17、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和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C 】
A、温度升高,状态改变 B、温度不变,状态改变 C、都有可能
二、我会填(每空1分,共16分)
18、火箭刚发射的时候,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上,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熔化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座,就在发射塔下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 汽化 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飘浮在空气中 形成的。
19、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中a图线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C 图线所示。
20、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右图。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水蒸发吸热,导致两个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21、电灯正常工作时温度在2000℃以上,电灯丝应选用钨丝,是由于钨的熔点较 高 。用久的灯丝变细灯泡发黑。这种现象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升华和凝华。
22、寒冷的冬天,洗涤沾满油污的盘子,用温度较高的热水洗涤效果特别好。这是由于水温超过了油污的熔点 ,而使油污 熔化 的缘故。
23、有些宾馆、饭店的洗手间里装有感应式热风干手器,洗手后把手放在它的下方,热烘烘的气体就会吹出来,一会儿手就烘干了。它能很快把手烘干的理由是:
(1)热风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手上水分的蒸发 ;
(2)热风同时 加快手周围空气的流动速度,使水蒸发加快。
24、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 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液化__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_吸__热过程。
三、我会做(共23分)
2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b所示。则图中 b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a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13分)
时间(min) …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温度(℃) … 90 91 93 97 98 98 98 98 98 98 …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98 ℃。
(2)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气压低 。
(3)如果要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至少写出两种方法) 加盖 、 减少水量 。
(4)根据上表数据在下图中作出水沸腾的图像,并回答图像含义。(7分)
图像含义: ⑴ AB段:水吸热温度不断升高过程
⑵ BC段:水吸热不断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
26、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抗震抢险中的许多场面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灾区一青年为防止液化石油卸罐在烈日的曝晒下发生爆炸,将液化石油气罐的一部分埋入土中,并在其周围倒插了几个装满水的啤酒瓶。(2分)
(1)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装入罐中时,采取__压缩体积__方法使气体液化。
(2)瓶中的水缓慢流入土中,在逐渐蒸发的过程要__吸收__热量,可以降低液化石油气罐的温度,保证安全使用。
27、夏天,开启电风扇后人为什么会感到凉快?有人说这是因为电风扇扇来的是“冷风”,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如果用电风扇对着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示数会降低吗?为什么?(4分)
答:不对。开启电风扇加快了人体周围的空气流动速度,导致人体汗液蒸发加快,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使人体温下降,人感觉凉快。如果对着温度计吹风温度计的示数不会改变。温度计上没有水分的蒸发,温度不会发生变化。
28、 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4分)
解:设热水的实际温度为t(℃)
答:热水的实际温度为34.4(℃)
物态变化 熔化: 固态→液态 【吸热】
凝固: 液态→固态 【放热】
汽化: 液态→气态 【吸热】
液化: 气态→液态 【放热】
升华: 固态→气态 【吸热】
凝华: 气态→固态 【放热】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物态变化(change of state)
首先是物质的固态和液态,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物质从固态转换为液态时,这种现象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比如冰吸热熔化成水,反之,物质从液态转换为固态时,这种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比如水放热凝固成冰。在这些从固态转换为液态的固体又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熔点,就是温度达到熔点时(持续吸热)就会熔化,熔化时温度不会高于熔点,完全融化后温度才会上升。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定。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存在三种状态,例:冰熔化时,温度为0℃,同时存在冰的固态,水的液态和冰与水的固液共存态。
然后是物质气态与液态的变化关系,物质从液态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汽化,汽化又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进行,是缓慢的。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及内部,必须达到沸点,是剧烈的。汽化要吸热,液体有沸点,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温度就不会再升高,但是仍然在吸热;物质从气态转换为液态时,这个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例如水蒸气液化为水,水蒸发为水蒸气。加快液体的蒸发速度的方法一般有:1.增加液体的表面积;2.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3.提高液体的温度;4.降低周围环境的水蒸气含量,使其无法饱和(就是使空气干燥。)。
最后是我们不常见的物质固态和气态的关系,物质从固态直接转换为气态,这种现象叫做升华,然后是物质直接从气态转换为固态,这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在发生物态变化之时,物体需要吸热或放热。当物体由高密度向低密度转化时,就是吸热;由低密度向高密度转化时,则是放热。而吸热或放热的条件是热传递,所以物体不与周围环境存在温度差,就不会产生物态变化。例如0摄氏度的冰放在0度的空气中不会熔化。
这就是物态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他们转换的依据主要是温度。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气态以及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而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从液态变为固态以及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中,向外界放出热量。
例如:
熔化:铁变成铁水,石蜡变成液态,海波变成液态
凝固:铁水变成铁,液态沥青放热凝固,液态石蜡放热凝固
汽化:沸腾,蒸发,酒精挥发
液化:露,雾,"白气'
升华:碘变成碘蒸气,冰变成水蒸汽,樟脑片不见了
凝华:霜,雾凇,冰花 ,雪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
李明同学认真观察烧开水的过程,初步发现当水沸腾时,不断有“白气”出现;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发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有一小段距离,而在水壶嘴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两个现象。
钨的熔点是3410度,那么在3410度时钨处在那种状态?
答案: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