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的给墨装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匀,然后通过墨辊将油墨转移到印版上。凸版上的图文部分远高于非图文部分,因此,油墨只能转移到印版的图文部分,而非图文部分则没有油墨。给纸机构将纸输送到印刷部件,在印刷压力作用下,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从而完成一次印刷品的印刷。常见的凸版印刷方式:活字印刷(包括泥活字、铅活字),柔性版。现在只有柔性版还在广泛使用
平版印刷是由早期石版印刷而发展命名的,早期石版印刷其版材使用石块磨平后应用,之后改良为金属锌版或铝版为版材,但其原理是不变的。 凡是印刷部份与非印刷部分均没有高低之差别,亦即是平面的,利用水油不相混合原理使印纹部分保持一层富有油脂的油膜,而非印纹部分上的版面则可以吸收适当的水分,设想在版面上油墨之后,印纹部分便排斥水分而吸收了油墨,而非印纹部分则吸收水分而形成抗墨作用,利用此种方法印刷的方法,就称为“平版印刷”。 平版印刷由早期石印发展之后,因其制版及印刷有其独特的个性,同时在工作上亦极为简单,且成本低廉,故在近代被专家们不断的研究与改进,而成为现今印刷上使用最多的方法。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当然,凹版印刷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缺点有:印前制版技术复杂、周期长,制版成本高;由于采用挥发型溶剂,车间内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对工人健康损害较大;凹版印刷从业人员的待遇相对较高。
丝网印刷这个术语是由丝网和印刷两个词复合而成,拆开来看,丝网只是供作网版用的版材而已,并不构成印版的意思,丝网必须经过若干道工序才能成为印版,即网版。本来,印刷方式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都是根据印刷概论的理论,以其版面结构而命名的,于是想到丝网印刷的版面结构既然是网,改称为网版印刷才更为科学,与凸版、平版、凹版并列一起时,网版比丝网更为顺口。书写时,凸印、平印、凹印、网印也更合意。常见于媒体中写成的丝印,确是不可思议为何。
自1938年美国物理学士查斯特·卡尔逊(Chester Carlson)发明静电复印技术至今已经历了60多年,静电复印技术也已发展成一门成熟的技术,并广泛运用到复印机(模拟式、数字式)、激光打印机和普通纸传真机中。从1959年9月美国施乐公司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落地式办公用XEROX914型全自动复印机至今, 复印机本身由模拟式转化为数字式;使黑白复印机变成双色、多色及全彩色复印;使单功能复印变成多功能复印。
Ink-jet Printing(喷墨印刷)最早的发展是在1878年,到了1951年Siemens公司将液态的墨水转变成墨滴的技术申请专利,1964年藉由一个特殊机台,可以控制墨滴的大小及喷出的速率,这是喷墨机的雏形,直到1967年,Hertz发展出连续式的喷墨印表机,这就是目前在工业上使用的Continuous Ink-jet Printing。Ink-jet Printing(喷墨印刷)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Continuous(连续式的)、一类是Drop-on-Demand(可控制喷印式的);Continuous主要用在工业方面,譬如标签、车票、纸箱等粗糙表面、金属表面、塑胶表面,优点是速度快,物质表面的平滑度并不很重要,喷头和物质之间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被印材料的厚度不受影响,缺点是解析度不是很高,通常用在粗糙的、不很注重解析度的物质表面,目前Continuous发展出Binary Deflection(双向偏斜)和Multiple Deflection(多向偏斜),都是利用电压产生偏斜的原理,前者依据带电时喷墨和不带电时不喷墨的方式供墨,后者墨滴喷出后经过高压偏斜板,可以控制偏斜的方向,并且更精确达到需要喷墨的地方,不带电的墨滴则导入导墨槽,可回收再使用。
我没听说没有针式印刷,只听说过针式打印打印机!
凸版印刷
名片,喜帖
平版印刷 报纸,杂志
凹版印刷 钞票,股票
网版印刷 T恤,塑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