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作为上海滩传奇大亨,向来都是“一言九鼎”,几乎没有人敢不给他面子。可凡事都有例外,上海滩还真的有一个人完全不给他面子,而杜月笙却又拿他没办法。此人究竟是谁?他又是如何驳杜月笙面子的?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是江苏省川沙人,年少时曾在上海十六铺做水果学徒,后经人介绍进入黄金荣公馆,并迅速成为青帮中的重要成员。在此之后,杜月笙的生意越做越大,并涉及黄、赌、毒三大违法产业,积累了巨额的财富。随着身价的不断攀升,杜月笙也摇身一变,成为了上海滩著名的“闻人”,跻身于上海大亨行列。
如果用一句东北话来形容杜月笙的话,他在上海滩绝对称得上是“好使”。在东北地区,“好使”一词,形容一个人在社会中具有一定地位,并拥有足够的面子。不得不说,在旧时的上海滩,几乎人人都听过杜月笙的大名,上至军阀、政要,下至游侠、流氓,三教九流之人都是杜月笙府内的座上宾,相互之间都有不菲的交情。
老上海人都知道,杜月笙是一个热心肠,一般来说,但凡朋友遇到棘手之事,都会求杜月笙帮忙,而杜月笙也并不推辞,往往他的几句话语,就能轻描淡写的将此事解决。可您肯定想不到,在求人办事时,杜月笙也曾“栽过跟头”。
事情还要从1934年9月说起,此时的杜月笙,早已闻名天下,是上海滩上的风云人物。这一日,一位故人找到杜月笙,称自己遇到了大麻烦。原来,杜月笙的这位朋友有一个儿子,现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可是朋友的儿子却体弱多病,加之平日里捣蛋贪玩,不免耽误了学业,在学期考试中拿到了59.54分的成绩。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的章程规定,凡是学习成绩低于60分以下者,均按不合格处理,必须要在第二年进行留级。可是朋友并不想让儿子留级,于是便找到杜月笙,请求其帮忙向大学校长打声招呼,将0.46分的成绩差抹去,令儿子顺利拿到大学毕业证。
如果从杜月笙内心角度来讲,他并不想插手此事,毕竟学生要以学习为主,朋友儿子自己不努力,却想着走捷径,无疑是一种不求上进的行为。但是杜月笙碍于面子,还是拿起纸笔,为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写了一封亲笔信。可是当杜月笙将这封亲笔信寄出后,却皱着头皮说了一句话,“怕是要烂煳三鲜汤(做出的事情的不象样)喽!”。
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姓黎,黎校长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他收到杜月笙的来信后,对杜月笙的意图十分明晰,为此,他还专门请人查阅了这位学生的在校成绩。可是他发现,这位学生不仅仅是此次成绩不合格,在前两年的考试中,同样也有数门科目不及格。于是,黎校长便根据校章风纪,决定将杜月笙的请求驳回,并给予其回信,表示“未便通融办理”,算是婉转地拒绝了杜大亨的请托。与此同时,黎校长还将该学生所有不及格科目卷纸进行汇总,一并邮寄给杜月笙。
杜月笙看到回信后,却没有生气,他虽然没有办法向朋友交差,但也对黎校长的秉公办事感到佩服。杜月笙年少时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可谓是大字不识几个。杜月笙成名之后,深感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一直十分注重教育事业,并且倾尽全力对各大院校进行捐款,凡是与教育事业有关的事宜,他都会出面鼎力支持。
在上海滩的帮派中,杜月笙说一不二,可是他深知,大学并不是帮派,育人成才的地方也不能按照帮派的规矩办事,否则就乱了章法,令洁净之地染上世俗的气息。正因如此,虽然黎校长拒绝了杜月笙的请求,但是杜月笙仍与其交情甚厚,并未影响日后的友谊。
杜月笙被“驳面子”之事,在当时几乎无人知晓。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有关部门对杜月笙遗物进行整理时,才偶然发现了一封关于提分、请求“毕业证”信件,为我们揭晓了这一段尘封的趣事。
因为这世上也是有人不吃杜月笙这一套的,像黎校长就是,他觉得学生成绩不好就是成绩不好,不能毕业。不管谁来说话,都行不通。
因为在那个军阀割据的年代,谁有军队谁就有话语权,并不是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因为当时杜月笙在上海的势力虽然非常强大,但是还有其他的势力的实力也是不可小觑的,所以才不给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