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生于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一个读书人家。
鄣吴村是一个峰峦环抱、竹木葱茏的山村,风景十分清幽。在这样的山村中度过他的童年时代。幼年时求知欲很旺盛,好学不辍。起初跟着他父亲念书,后来往邻村的一个私塾中去就学。每天翻山越岭,来往十多里路,虽遇风雨从不间断。他十多风韵犹存时即嗜刻印,磨石凑刀,反复不已;他父亲见他近于此道,加以指引,遂得门径,益乐此疲。
十七岁那年,太平军从安徽直指浙西,清军尾随而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所不为,人民不堪清兵蹂躏,四处逃亡,流离颠沛,辗转于荒山野谷之中,此时,吴昌硕的弟妹先后死于饥馑。后来他又与家人失散,独自一人到处流浪,替人家做短工、打杂差过日子,时常以野生植物和树皮草根充饥。他在湖北、安徽等省流亡达五年之久,历尽千辛万苦,到二十一岁那年才回到家乡,与老父相依为命,躬耕度日。
吴昌硕出生在浙江安吉一个风景清幽的山村里,十几岁在私塾里念书时爱好刻印,书包里经常带着刻印工具,一有空就拿出来磨石奏刀。塾师怕他耽误功课总加以阻止,但他还是背着老师痴迷于刻印。吴昌硕的父亲也爱刻印,见此情况就加以鼓励指导,从此他对篆刻的爱好真可说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吴昌硕幼时学习刻印,因为家境贫苦,困难很多。买不起石章,有时只能以砖头、瓦片等代用,偶尔弄到几方石章就视同珍宝,反复磨刻,直到剩下薄薄的一片。
没有印床,吴昌硕就用手握石奏刀。一次不小心刻伤了左手无名指,伤口很深流血不止,疼痛难忍。但他为了学艺,并不因此而放松刻印。后来伤口虽然结了痂,指甲却从此脱落不再重生,成了他勤学苦练的纪念。
一多一少,尽在其间
吴昌硕曾感慨:学古人画,大不易。 他举例说,如倪云林(倪瓒)的笔法最简,寥寥数百笔,就成一帧画,但摹临者,虽用了一二千笔,仍觉得意犹未尽。反之,元代黄鹤山樵(王蒙)的笔法最繁、其一幅画,假定为万笔,可学之者,不到四千笔,已觉其多,再也无处下笔了。
一多一少,尽在其间了!
名鉴真假
光绪皇帝老师翁同,在日记中有一处提到吴昌硕,记为: “江苏试用知县吴俊卿送诗并印谱,似不俗。”
吴昌硕早年读书,也跟人习印学书法,22岁中秀才,往来于上海、江浙等地,结交名人,送翁同诗印即在这一时期。以后吴昌硕做了一任县令,他不堪其烦,一个月即辞职,随后定居上海,专心随任颐学画,此时已37岁。
但吴昌硕自称,50岁开始学画,意思是说,他在五十岁之前的画不好,这自然是自谦之辞。
无论字画,吴昌硕在50岁以前署名“俊”,50岁以后署名“俊卿”,大约在70岁以后,就始终为“昌硕”了,这可作为识别吴昌硕书画真假的一个重要标准。
不似欺世,太似媚俗
齐白石有名言:
“作画不似则欺世,太似则媚俗。”
齐白石很喜欢吴昌硕的作品,但不是喜欢所有作品,而只喜欢吴昌硕65岁时创作的作品。
齐白石认为,吴昌硕的作品,在此之前“失之滞稚”,而在此之后,又“流于狂放”。接齐白石“似与不似”的标准,吴昌硕65岁前作品的问题是“太似”媚俗,之后则是“不似”而欺世。
吴昌硕(1844年8月1日—1927年11月29日),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今湖州市安吉县)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吴昌硕有哪些故事我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