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4-10-28 21:44:0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一、教学观念创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要起到搭桥引路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间的关系。设计好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的衔接方法。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品质和持点,从多角度把知识的结构与学生的认识很好地结合起来。时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人就是在这种思维的发展与升华中形成自己的个性,从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就应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其教学观念。 二、教学方法创新。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小组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等,是新课改的亮点。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说;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做;学生能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学生能归纳的,尽量让学生归纳;学生能推导的,尽量让学生推导。教师不能喂给学生吃,也不能拖着学生走,只能牵线搭桥,给以“猎枪”。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1、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
①创新的前提是善于发现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为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启发学生自主提问与质疑,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寻找解疑的钥匙。

回答2:

  1. 建议可以在课堂上用一些热点的时政新闻等,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发表看法。最后老师总结。观点一定要中立。可参考美式的free talk

  2. 实践能力的话,可以让学生进行综合学习研究报告,大概就是分为确定课题,实践调查,数据处理,报告分析,报告的提交。但是周期可能有点长。

(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