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概:
有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只要是接触到牛的地方,以及宰牛的手段,每一动作,都发出声音。而且这些声音没有不合乎音律的。它竟然同《桑林》、《经首》两首乐曲伴奏的舞蹈节奏合拍。
于是梁惠王惊讶说到:“你的技术怎么会高明到这种程度呢?"
庖丁放下刀子回答说:"臣下所探究的是事物的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无非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
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是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现在宰起牛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分析:
作者描摹庖丁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两个拟声词:“砉然”、“騞然”;合于“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了庖丁解牛动作的节奏感,凸显其达到至高境界时,动作极其自如,解牛时发出轻快的皮骨相离的砉砉响声。
作者通过对庖丁优美和谐的动作及悦耳的刀声的描写,使读者产生急切了解其绝技如何取得的念头。
庖丁讲了自己的解牛经历。即达于“道”境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始时)“所见无非牛者”;第二个阶段是(3年)“未尝见全牛”;第三个阶段是(方今)“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从后文“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可看出“方今”应该是19年后,足见庖丁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
作者描写了庖丁解牛场面时。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庖丁谈到了达于"道"境之后的谨慎态度。“每至于族”,他仍然会“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保持着警戒和惊惧之心,动作也是轻微而迟缓的。即使成功解牛之后,在满足的同时还要小心地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暗示做事要遵循规律,顺其自然。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只要“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够逐渐掌握客观规律,在实践中进入自由的境界,做到“游刃有余”;即使把握了客观规律,面对具体问题,仍旧要有谨慎的态度,才能够把事情做好。
扩展资料:
"庖”指的是“厨师”的意思,而“丁”则是厨师的名字。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所以“庖丁”就是“名字为丁的厨师”
《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这是一篇谈养生之道的文章。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最重要的是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
第二部分以庖丁解牛的故事比喻人之养生,说明处世、生活都要遵循事物的规律,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
第三部分说明圣人不凝滞于事物,与世推移,以游其心,安时处顺,穷天理、尽道性,以至于命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旨趣。文章描写生动形象,细节刻画精细入微,寓说理于故事之中,意趣横生,富于启发意义。
《庖丁解牛》文章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并借此揭示了做人做事都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庖丁解牛
庄子写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社会上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斗争中,很易受损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辄”,只找空隙处下刀,意即避开矛盾,用逃避现实的办法以求得个人的生存。这种消极的人生哲学,自应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本身说,它在客观上阐明了一切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通过长期实践,又善于思考,就能认识和掌握规律,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行动的自由。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庄子写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原意是用它来说明养生之道的。庄子认为社会上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生活在矛盾斗争中,很易受损害。要想保全自己,就得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技经肯綮”与“大辄”,只找空隙处下刀,意即避开矛盾,用逃避现实的办法以求得个人的生存。这种消极的人生哲学,自应予以批判。但就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本身说,它在客观上阐明了一切事物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通过长期实践,又善于思考,就能认识和掌握规律,从而发挥主观能动性,取得行动的自由。
庖(páo)丁:名丁的厨工。他的厨艺十分高超。特别是对肢解牛的技术十分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