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靠得住吗?
近几年,韩日的整容之风袭卷了中国,一大批爱美人士进出整形医院已是屡见不鲜了。但如今许多相貌并无缺陷正值花样年华的学生也加入了整形大军当中,都想让自己的 “相貌平平”变得“如花似玉”。
但,这种割皮割肉要来的“面子”靠得住吗?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更美是人的天性,这本无可厚非。整形可以让相貌上有缺陷(如兔唇等)的人变得正常,让他们与我们一样拥有正常的生活。但若只为趋附流行,追崇相貌上的完美无缺,尤其是模仿他人的相貌,这就是大可不必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有的皮相,何况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花钱动刀整得与别人一模一样,何苦来哉?
相貌上的美与丑只是一个时期的一种标准,(此句应是“每一个时期相貌上的美与丑都江堰有不同的标准”)可能当今社会的商业性会导致以貌取人的倾向,但不应为了一时的美丑标准而否定自己的一切。毕竟,人最重要的并不是皮相,而是内在的蕴藏才是真正经得起历史的考验。(此句结构混乱)古语虽说“树怕没皮,人怕没脸”,但这个脸绝不是单指相貌,而是个人的一种品行与品质。当听到“某某少女为瘦身节食而死”或“某某女孩因大整其相貌,感染伤口而死”时,总会感到一阵痛惜。相貌上的美丑总会被时间冲淡的,何必如此执着一时的美丽呢?何不把时间与精力花在值得推敲回味的心灵美的塑造呢?
追究其根源,如今的学生特别是追求整形换貌的学生大都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那些肤浅的思想便很容易被误导。追崇与盲目的模仿攀比成了致命的原因。当然,这当中社会和家长也在指导价值观的位置上缺席了。青少年缺乏人生阅历,渴望被社会承认,这种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社会能给予一个正确的导向,家长给予一定的心理引导,端正青少年的价值观便不会如此棘手了。
曾经听到中央电视台首席化妆师何晶的访谈,相貌平平的她塑造了多少舞台上的明星,但她却从不化妆。在面对祛斑推销员时,自信地说:“谢谢你,我喜欢我的斑!”这是一种何等的自信,其实这何尝又不是一种真正的美丽呢?
美丽,绝对不等于相貌上的精雕细琢,更多的应是自身的一种品质,唯有此等坚定的心灵美,才是永驻美丽的法宝。
美丽不仅仅是面子问题,别再沉溺于对皮相美的追逐之中了,审视一下自己的心灵,更多的美丽正在萌芽。
痛苦中孕育着 丽 痛苦是涩的,美丽是甜的。人生百态,味道也是酸甜苦辣一应俱全的,登临峰顶,虽然疲惫,但独享“一览众山小”的滋味,还是让人在涩中品味到了甜美。品味人生,涩的„„甜的„„痛苦的„„美丽的。 雄鹰搏击长空,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努力,痛苦着,但美丽着。在搏击中成长,在搏击中奋斗,人生的价值也蕴含其中。海明威完成《老人与海》的背后隐藏他巨大的毅力,正是这种巨大的力量像海浪一样,直至把这部书推向了顶峰,海明威曾经参过军,在部队中受伤无数次,身上的伤也是不计其数,最严重的一次他身中炮弹及其碎片230余块,没想到他越挫越勇,动了13次手术,并没有使他倒下,并成就了《老人与海》的经典著作,把这种精神传给了每一个为生活而搏击的人。应该可以说,海明威的一生,穿梭于痛苦之中,痛苦成就了他的美丽。 河蚌裹含沙粒,一次次的错误,一次次的包含,痛苦着,但美丽着。包容别人的错,拓宽自己的心灵,正所谓“海纳百川”。 “三国”时期的曹操能成建“三国”鼎立之一的魏国,与他的谋士郭嘉是密不可分的。郭嘉是曹操最看重的谋士,但郭嘉却是从曹操的对手袁绍那里投奔来的。对于一个从前是敌人的下属,曹操并没有杀掉他,而重其贤能,包容了他,任用了他,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与实践,从此,在曹操的道路上便多了一个航帆,可谓是一帆顺风,每战必捷,创下了辉煌业绩。 秋蝉鸣叫生命,一次次的奄奄一息,一次次的乐观高唱,痛苦着,但美丽着。我们都知道,蝉生命中绝大部分时间是生活在地下的,当其来到地上时,其生命也将走到尽头,有人说这是生命的绝唱,是让人怜悯的,我却认为这是值得钦佩,它不甘心生命的短暂,所以它要让生命变得灿烂,使生命充满声音震憾,在死亡面前高歌,是对死亡的挑战,虽然痛苦着,但美丽着。 痛苦中孕育了美丽,就像雄鹰、河蚌与秋蝉一样,有平凡的生命,却不平凡的经历,每个人都会尝到痛苦的味道,关键是在你的人生道路中,你能否把这苦涩孕育成甘甜,在痛苦中孕育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