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与《师说》的异同

2024-11-27 01:22:5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封信在写作上,体现了柳文说理之作以谨严胜,批判时政尖锐有力的敬铅特点。为了说明拒绝“欲相师”的理由,他首先说“仆道不笃,业甚浅近”,“未见可师者”,言自身条件很差,够不上资格当老师。我们仔细一想,这不过是文章大家的谦虚之辞,说说客气话罢了,并不是他拒绝“欲相师”的真正原因。所以只简略几笔带过。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敢为人师”,因此对这一点他反复加以申述,进行强调,从师道之衰的历史谈到目下的情况,而后者又是重点,故说得十分详细。先举韩愈“抗颜而为师”受到嘲笑蠢埋打击为鉴;然后以蜀犬吠日,越犬吠雪为喻,说明自己不敢“街怪于群目,以召闹取怒”去为人师;接着联系艰难的处境,平时不为人师,都要意外亮档好遭人口舌,如果一旦为人师,则会招来更多的攻进;继而又以孙子行冠礼而为外廷所笑为例,说明凡“独为所不为”都要遭到非难嘲笑。这样,就从历史根源,现实情况,社会风气,自己的处境诸方面,把自己“不敢为人师”的原因和道理,说得非常清楚明白,充分透彻。柳宗元既要提倡师道,又“不敢为人师”,不是很矛盾吗?怎样解决呢?于是他提出采取老师之实,不必讲求师之名的办法,既可以免遭嘲笑攻击,又能达到行师道的目的,这样,把他“不敢为人师”的理由就说更全面更严谨了。同时在阐说道理的过程中,对反对师道的人,不论从形象和用词上,都无不透出批判的锋芒,把他们比作庸蜀吠日、南越吠雪的狗,他们的群怪聚骂,如“越蜀吠怪”,等等,冷嘲热讽,尖酸辛辣,都见出其批判的尖锐和力量。

回答2:

  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肓重要的地位。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本文选自《河东先生集》。写于元和八年(813年),是作者被贬永州期间给韦中立的一封回信。韦中立,潭州刺史韦彪之孙,元和十四年(819)进士。未中进士时,曾写信要求拜柳宗元为师,并不辞道远,从长安到永州去拜访求教。后来柳宗元不断地对他进行帮助。这封回信谈了两个问题,一个是论师道,一个是论写作。它是柳宗元文学理论的代表作,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师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韩愈任四门博士时,这篇文章是韩愈写给他的学生李蟠的。《师说》是一篇说明教师的重派早销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以睁樱及择师的原则的论说文。此文抨击当时“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同时,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尘游开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作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回答3:

师说》通过对比分析,解释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重在批评今人的偏见,滚氏而《答韦中立论师棚陵道书》则追根溯源,重链备戚在揭示“人不事师”的历史渊源。

回答4:

《师说》通过对举握哗比分析,解释了“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皮悉原因,重在批评今人的偏见,正行而《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则追根溯源,重在揭示“人不事师”的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