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荷塘月色》与《绿》的对比(都是朱自清的)

如题,如果好的话追加10分。
2024-12-31 08:07:48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今天读时雁行的文章《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部分文字,很切我心。其中谈到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讲到作家思想感情变化,前后作品的情调不同,以此为例。《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心情比较平静。他在1922年写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我第一要使生活的每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极力追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 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绿》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自清受到很大震动。他在当时写的《一封心》中说,“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是似乎也没有明白”。他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但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思想矛盾,苦闷彷徨。《荷塘月色》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时先生的分析,比较切合于当时的看法。这是从政治角度来把握的。我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把握更永恒些。象朱自清这样的追求真善美的知识分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人,对社会,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受到的触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心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当社会的真善美得到普遍大众追求的时候,他和这个社会融合的程度较好一些(投身社会或为当政者所用),但不会完全融合。但是,当真善美在他的生活环境里遭到了践踏,(如社会转型期时或其他黑暗时候)他就会难以和这个社会融合,感到苦闷,彷徨。不过,无论什么时候,象这样执着的知识分子,对美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前者也好,后者也好,他到什么地方去寻找真、善、美呢?只有自然,一切美好的自然界风景,包括远距离的所看到的美丽的佳人或近距离看到的形神俱美的佳人,所以,我们从《绿》也好,《荷塘月色》也好,作者眼中看的,写入笔下的,让作者能得到心灵暂时慰藉的只有美景,梅雨潭是这样,荷塘、月色也是这样,并且我们从美景中为什么看到美人:“女儿”、江南采莲女等等。他的这种思想、感受,当时是无人能领会的,所以他感到孤独、苦闷,彷徨。朱自清是这样,综观古今,不少类似的人皆如此,陶渊明进了桃花源,王维筑居辋川别墅,李白梦中畅游天姥山,苏东坡月下赋赤壁,曹雪芹沥血《红楼梦》,都是如此;所以,当我们看到贾宝玉喜爱林妹妹,口中说出“女儿是水做的,我看到就感到心里清爽”,李鸿章晚年求佳人相伴就不要视之为好色了。另外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会寄情山水?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因为,山水之中,没有欺诈,没有阴谋,没有压迫,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能给予一颗敏感、脆弱心灵的安全感、放松感和陶醉满足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我心;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想,当今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八极,除了陶醉于人文现象,考察文化以求达观以外,是否也是寄情山水、钟情风景呢?

  这是别人写的一篇文章,你可以套用或者参考,应该会对你有帮助的,呵呵

回答2:

今天读时雁行的文章《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部分文字,很切我心。其中谈到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讲到作家思想感情变化,前后作品的情调不同,以此为例。《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心情比较平静。他在1922年写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我第一要使生活的每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极力追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 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绿》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自清受到很大震动。他在当时写的《一封心》中说,“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是似乎也没有明白”。他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但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思想矛盾,苦闷彷徨。《荷塘月色》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时先生的分析,比较切合于当时的看法。这是从政治角度来把握的。我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把握更永恒些。象朱自清这样的追求真善美的知识分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人,对社会,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受到的触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心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当社会的真善美得到普遍大众追求的时候,他和这个社会融合的程度较好一些(投身社会或为当政者所用),但不会完全融合。但是,当真善美在他的生活环境里遭到了践踏,(如社会转型期时或其他黑暗时候)他就会难以和这个社会融合,感到苦闷,彷徨。不过,无论什么时候,象这样执着的知识分子,对美的追求是不会改变的,前者也好,后者也好,他到什么地方去寻找真、善、美呢?只有自然,一切美好的自然界风景,包括远距离的所看到的美丽的佳人或近距离看到的形神俱美的佳人,所以,我们从《绿》也好,《荷塘月色》也好,作者眼中看的,写入笔下的,让作者能得到心灵暂时慰藉的只有美景,梅雨潭是这样,荷塘、月色也是这样,并且我们从美景中为什么看到美人:“女儿”、江南采莲女等等。他的这种思想、感受,当时是无人能领会的,所以他感到孤独、苦闷,彷徨。朱自清是这样,综观古今,不少类似的人皆如此,陶渊明进了桃花源,王维筑居辋川别墅,李白梦中畅游天姥山,苏东坡月下赋赤壁,曹雪芹沥血《红楼梦》,都是如此;所以,当我们看到贾宝玉喜爱林妹妹,口中说出“女儿是水做的,我看到就感到心里清爽”,李鸿章晚年求佳人相伴就不要视之为好色了。另外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会寄情山水?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因为,山水之中,没有欺诈,没有阴谋,没有压迫,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能给予一颗敏感、脆弱心灵的安全感、放松感和陶醉满足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我心;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想,当今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八极,除了陶醉于人文现象,考察文化以求达观以外,是否也是寄情山水、钟情风景呢?

这是别人写的,只能借用呀

回答3:

今天读时雁行的文章《文学作品鉴赏教学的理解与实践》部分文字,很切我心。其中谈到朱自清的散文《绿》与《荷塘月色》,讲到作家思想感情变化,前后作品的情调不同,以此为例。《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自清心情比较平静。他在1922年写给俞平伯的信中说:“我第一要使生活的每个过程都有它独立之意义和价值。——每一刹那有每一刹那的意义和价值。”“极力追求这一刹那里充分的发展, 便是有趣味的事,便是安定的生活。”《绿》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是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自清受到很大震动。他在当时写的《一封心》中说,“象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是似乎也没有明白”。他不满当时黑暗社会现实,但尚未找到出路;幻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超脱,思想矛盾,苦闷彷徨。《荷塘月色》正产生于并且表现了这种思想感情。

时先生的分析,比较切合于当时的看法。这是从政治角度来把握的。我认为,从人性的角度把握更永恒些。象朱自清这样的追求真善美的知识分子,随着年岁的增长,对人,对社会,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受到的触动越来越大。知识分子的心是比较敏感、脆弱的,当社会的真善美得到普遍大众追求的时候,他和这个社会融合的程度较好一些(投身社会或为当政者所用),但不会完全融合。但是,当真善美在他的生活环境里遭到了践踏,(如社会转型期时或其他黑暗时候)他就会难以和这个社会融合,感到苦闷,距离看到的形神俱美的佳人,所以,我们从《绿》也好,《荷塘月色》也好,作者眼中看的,写入笔下的,让作者能得到心灵暂时慰藉的只有美景,梅雨潭是这样,荷塘、月色也是这样,并且我们从美景中为什么看到美人:“女儿”、江南采莲女等等。他的这种思想、感受,当时是无人能领会的,所以他感到孤独、苦闷,彷徨。朱自清是这样,综观古今,不少类似的人皆如此,陶渊明进了桃花源,王维筑居辋川别墅,李白梦中畅游天姥山,苏东坡月下赋赤壁,曹雪芹沥血《红楼梦》,都是如此;所以,当我们看到贾宝玉喜爱林妹妹,口中说出“女儿是水做的,我看到就感到心里清爽”,李鸿章晚年求佳人相伴就不要视之为好色了。另外一个文化现象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会寄情山水?似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因为,山水之中,没有欺诈,没有阴谋,没有压迫,有的是真善美,有的是能给予一颗敏感、脆弱心灵的安全感、放松感和陶醉满足感。“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我心;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我想,当今的余秋雨“文化苦旅”,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乃至世界八极,除了陶醉于人文现象,考察文化以求达观以外,是否也是寄情山水、钟情风景呢?额

回答4:

当然是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