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难道我会不知道?
2、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3、这是多么深刻的教诲啊!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牢记吗?
4、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5、自从六年前的那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
扩展资料:
反问的作用是加强语气,把本来已确定的思想表现得更加鲜明、强烈。反问句式不但比一般陈述句语气更为有力,而且感情色彩更为鲜明。
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一般由陈述句改变而来,句子中充满了说话人的充沛强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问不答。
1、当土夫子,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强调当土夫子也需要文化知识。
2、"那怎么是一样的呢?"----说话者在强调那是不一样的。
3、难道我们能浪费时间吗?——强调要珍惜时间,突出时间的重要性。
4、你们怎能破坏环境呢? ——强调要保护环境。
5、你们怎么能不承认错误呢?——强调要勇于承认错误。
6、你们怎么能不回家呢?——强调不能不回家。
7、在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穷人》这篇文章中“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意思就是说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叹号表示极度强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问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 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这些设想即使能够实现,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2、看到那数不尽的饿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3、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与舒服呢?
4、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
5、我们遇到困难,怎么能退缩呢?
6、说出的话难道可以不算数?
7、难道这不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吗?
8、不是自家人,难道就不该互相关心吗?
9、不劳动,连棵花也弄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0、当农民,难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识了吗?
11、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
12、你都是老头子了,还订这些东西干什么呀?
13、 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4、 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5、 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16、 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7、 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把下面的句子改成反问句:
1、这活泼的小孩是我的好朋友。
2、六小开展的师生才艺表演活动很好看。
3、顽强拼搏的运动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现在的条件这么好,我们应该好好学习。
5、这件事大家都同意。
6、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们也能做到。
7、这件事大家会同意。
8、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不会忘记。
9、这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0、不劳动,连棵花叶养不活,这是真理。
11、你不能这样蛮横无理。
12、孙悟空的本领可真大。
13、 听了老师的一席话,小刚脸红了。
14、 我不会忘记我俩的友谊。
15、这场报告会使听众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你难道不喜欢我吗?这里难道有人居住吗?你们怎么能乱扔纸片呢?难道不保护环境是一个很可耻的行为吗?难道浪费粮食不是一个很可耻的做法吗?
方法:如果有,难道、不、吗,就把这些删掉,如果没有不就加上不。
好处:能使这个句子变得更生动。
例1:你错了。(陈述句)
你难道没错吗?(反问句)
例2:晚了也得去,不可以逃学。(陈述句)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反问句)
例3:不好好学,你对不起我。(陈述句)
不好好学,你对得起我吗?(反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