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愈来愈发现自己书读的太少,尤其是中国历史的东西,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所学的那些历史事件串联体。前期有幸拜读了黄仁宇大师的《万历十五年》,深为其新颖的历史思维所吸引,故到图书馆抱回一堆黄老的著者或者有关黄老的书籍。其中《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一书首入俺的贼眼,究其故应该是想先大体了解黄老的历史观,等之后阅读他著作时能起到预告的效果吧。
折腾了差不多个月终于啃完,却愕然发现,自己又囫囵吞枣的读完了,真没救了。不过,“吞枣”过程中还是尝到丁点“味道”的,且还蛮合味的,故又重读此书关键部分。废话少说,读后感一句话:原来历史可以这么理解的!
此书首先分析黄老对中国历史的思维。一般来说,当代中国历史学家的分析思维含较多的政治因素,视野我们都较为清楚。而黄老的思维是把中国历史当一个大历史动态分析,虽有那么些囫囵吞枣的迹象,但有不失其条理性。黄老从影响中国历史的几个关键因素着手,分析各个时期的情况,并进一步划分中历史阶段。关键因素:地理条件、文化凝集力、均田制、官僚主义。在此思路引导下,以后读国史就有条理也。
黄老对历史的态度,同样让俺感悟到一些东西。
新生的政府都在不断使政府组织和运作符合现实,但这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符合的目标。对于当今政府,作为一个建立50多年的政府,相对于中国的大历史实在不算得了什么,应该还算是新生朝代的前期,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改变才能符合现实。一味谩骂无法解决问题,而应努力去改变。
而对于现况,我们的态度应该如何呢?中国历史发生了很多事件,有些在今天看来很愚昧或者难于理解或者根本就是错误。但历史就是这样,对于当时的历史现况来说,当时所发生的或许就是最适合的呢。故对于现况,我们应该分析其优劣后,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有更为合适的即可改变,如无,则即使有其不合理的性也都必须接受或者执行,而非是一味的批驳和否定。
中国历史的一个特性是上层阶层(统治者)和下层阶层(农民)缺乏中间阶层,因此历史中的政府管理国家无法在数字上精确管理和控制,只能用大一统的道德管理。即道德治理国家,这就是中国历史的一大特性吧。而我们现在的国家要转变这样的状况,从大历史的角度来看将需要多少时间呢?要知道这样的思维都持续了几千年呢。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朱元璋此人,很不简单,从快要饿死的草民、和尚最后一下成为九五之尊。我觉得纵观五千年,也只有毛主席的成就能比得过他。毛主席的功绩不仅仅是实现了自己身份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更让人佩服的是,他推翻了一个制度同时建立了新的制度,这也是朱元璋没有也没办法做到的地方。不过,能从草民变为皇帝,也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为什么他能做到?其实也不要去信什么这样那样的传说(比如:他出生的时候屋里有红光,有人给他算卦算出来他有九五至尊的命,小时候玩游戏他都是做皇帝···),传说再玄,大多数只是事后诸葛亮,是以结果推原因的,也不排除他自己想借着史官的笔给他多添几道神秘色彩。我觉得朱元璋本身来讲就是一个大奸之人,其实当皇帝施行仁政与他本人的性格没太大关系,施行仁政不代表他的本性是温顺的;相反,他连自己的儿子朱文正都不放过,说杀还真敢杀。这样的魄力,古今的帝王,我想能做到的也没几个吧。和他一起起兵的伙伴们越和他相处就越看不懂他,其实也正常,如果他被很多人都看透了,我想最后坐上皇帝宝座的肯定不是他了,即便是当上了不久也得被更加奸诈的人给害死(如他的太子,后来的建文帝),虽然他有过不少次杀了自己的亲戚,但这样的最终目的为了维持自己的好名声,使民心都向着他,让别人说他的好话。可以看出来,没有人比朱元璋还重视名声了,从大的方面来讲,就是他不顾一切地维护他的至高无上的强势,小的方面不允许身边的人说他当和尚的经历,有人闯了他的大殿说了他以前的落难经历就差点被他杀头。大的方面就是让所有人都认为他是好皇帝,虽然他做了很多伤风败俗、棒打鸳鸯的苟且之事。还有就是差点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事,禁《孟子》,只因为孟子里有贬低君王的话,对于说他坏话危害他尊严的人,不管是草民还是臣子,他会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漏掉一个。微服巡游的时候,只因为一个刁民开了皇后的玩笑,就可以把当场的所有人都杀掉。
以前读史书的时候,只知道明太祖是个十分狠心的人,人在他那里如同草芥,说杀就杀。即使是如李善长那样的开国功臣,只因收了谋反的胡惟庸的大礼就没饶他,除了他儿子,全家被杀了头,即使他还握有明太祖亲自赐予的免死铁券。现在读完了,还是觉得他似乎在这点上做得有点太绝了,因为胡惟庸案牵涉到了很多的元勋也糊里糊涂地掉了脑袋,如果说那些功臣因为胡惟庸案被牵连致死还算勉强过得去的话,那么李善长的事我觉得就有点过了,毕竟他没参与,只是做了不倒翁的角色,削了爵位回家种田就算了。如果是因为他的顶撞和不守规矩,这事翻出来仅仅是为了找个杀他的信服的由头,那么就没什么必要了。人有了大功必然会骄傲的,提示下他就明白了。浙西四贤的结局也不是太完美,刘基功劳可以与李善长并肩,他竟然会因为占有一点田的谣言而被抓回到大牢,还差点问斩,最后被胡惟庸害死;宋濂当了一辈子老好人,最后病死在流放的路上,只因为他的思想不符合明太祖的需要,他不喜欢宋濂把太子给教育成妇人之仁的皇帝,不允许他眼里还有一个比父皇地位还高的宋老师。
其实,我觉得明太祖所有的悲喜剧的根源出自与他的那种“舍我其谁”的至高无上的自尊,他不容许别人信有除了他的别人。这点是没办法做到的,因为即使上帝多么伟大,世界上也有一大部分人没感受到他的
存在,甚至还有人说出了“上帝不能造出一个他举不起来的石头”悖论来推翻他的存在。可见,即使伟大如上帝,也照样有很多人不信,何况小小的皇帝啊。明太祖只是平定了天下,但没有出现如唐太宗“贞观之治”那样的盛世,根源就是他的威严让所有人都恐惧,求活命都来不及哪有空去忙活什么盛世啊。法家能有治世,但不可能创造盛世。但不能否认的一点:盛世的基础是治世。
从普通人的角度来看,他有很多弱点,也贪图美色。但他成大事最大的优点:能忍,能到对方先沉不住气为止。打天下的时候,求浙西四贤的困难程度不亚于“三顾茅庐”,但他只为了求到人,所以他甚至不惜放弃了自己的名声(为苏坦妹立了罪己碑);能按捺住干柴烈火的称王欲望,即使是很多大臣上表让他称王;虽然小明王没什么实力,但他直到设计陷害小明王之前还是一切都听从他的,不管别人怎么说;打下天下后,处理胡惟庸案件时的那种忍也是很难做到的。这些事连我这个局外人看了都为他拍案叫绝,不得不让人赞叹明太祖的忍性和耐性。是啊,这才是成大事的性格。其实他本人也不缺少贵人,我觉得他的马皇后就是他最大的贵人。为他省了不少心,即使是平定天下后,她也做了很多一般女人们做不出来的事情,只为了成全明太祖。所以,他最大的幸运还是有了一个这么支持自己的好老婆。:)
研究一个人,仅仅是通过书,还是没有办法看到完全真正的他,不只是因为史料也是被他筛选过的,也因为我们的眼界有限,不可能囊括全部。所以,如果能受到合理的教益,最好。
人生就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硕大的百科全书。对于它,只能凭借着我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去得出属于自己的理解。同时,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其它的一切。
读罢红楼,心里酸酸的。不知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荣宁二府的家破人亡?红粉丽人的香消玉殒?还是投机分子的欺世盗名?好像每种都有一点。但总是觉得那不是全部。从一个男人的角度分析,我豁然开朗,这是嫉妒。我在隐隐之中对宝玉产生了醋意。说来也真是惭愧,但是有几个男性看到一个纨绔子弟的周围无缘无故的缠绕着数不胜数的美女而不心酸呢?
说到这,红楼梦里的爱情故事还真是数不胜数。首先力推的,就是宝黛的红粉痴恋。在红楼梦里要数这两个人的爱情最纯洁了。从两小无猜,青梅出马,到长大后的坠入爱河。曹公简直就是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世间又一份千古流芳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它的出现是那么的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是那么纯洁,纤尘不染
。但是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黛玉性格里独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令她处处显得特立独行,卓尔不群。花前痴读西厢,毫无避讳;不喜巧言令色,言随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种种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独放的荷花,始终执著着自己的那份清纯,质本洁来还洁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个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赏的还是黛玉的诗情画意,灵秀慧黠。黛玉每每与姐妹们饮酒赏花吟诗作对,总是才气逼人,艺压群芳。无论是少年听雨歌楼上的诗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画意;还是草木黄落雁南归的凄凉,花气温柔能解语的幽情;无不体现出她娟雅脱俗的诗人气质。最叹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红颜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独无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忧伤。纵使大观园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是这里没有她可以依靠的亲人,没有她可以倾诉的知己,只有风流多情的宝玉让她芳心暗许,却又总是患得患失。于是她无奈着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悲哀着“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套无情”,伤感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终落得“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的凄凉结局。
与其说林黛玉在贾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剧的起因,还不如把责任轨道万恶的封建社会以元春为首的封建集团无情的扼杀了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如果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个失去至爱的男人的痛苦。地狱的烈火在身边燃烧,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静止不前,这不是切肤之痛,却是切肤之爱。当血泪撒尽的曹公转身面对不堪回首的历史怎能不发出“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
还有要说的就是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了。看到黛玉的郁郁而终,依然那么难过。可待到读完,听甄世隐说着什么"兰桂齐芳"
《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
愈来愈发现自己书读的太少,尤其是中国历史的东西,对中国历史的了解仅限于中学所学的那些历史事件串联体。前期有幸拜读了黄仁宇大师的《万历十五年》,深为其新颖的历史思维所吸引,故到图书馆抱回一堆黄老的著者或者有关黄老的书籍。其中《我听黄仁宇讲中国历史》一书首入俺的贼眼,究其故应该是想先大体了解黄老的历史观,等之后阅读他著作时能起到预告的效果吧。
折腾了差不多个月终于啃完,却愕然发现,自己又囫囵吞枣的读完了,真没救了。不过,“吞枣”过程中还是尝到丁点“味道”的,且还蛮合味的,故又重读此书关键部分。废话少说,读后感一句话:原来历史可以这么理解的!
此书首先分析黄老对中国历史的思维。一般来说,当代中国历史学家的分析思维含较多的政治因素,视野我们都较为清楚。而黄老的思维是把中国历史当一个大历史动态分析,虽有那么些囫囵吞枣的迹象,但有不失其条理性。黄老从影响中国历史的几个关键因素着手,分析各个时期的情况,并进一步划分中历史阶段。关键因素:地理条件、文化凝集力、均田制、官僚主义。在此思路引导下,以后读国史就有条理也。
黄老对历史的态度,同样让俺感悟到一些东西。
新生的政府都在不断使政府组织和运作符合现实,但这不是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更多人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符合的目标。对于当今政府,作为一个建立50多年的政府,相对于中国的大历史实在不算得了什么,应该还算是新生朝代的前期,还有太多东西需要改变才能符合现实。一味谩骂无法解决问题,而应努力去改变。
而对于现况,我们的态度应该如何呢?中国历史发生了很多事件,有些在今天看来很愚昧或者难于理解或者根本就是错误。但历史就是这样,对于当时的历史现况来说,当时所发生的或许就是最适合的呢。故对于现况,我们应该分析其优劣后,思考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有更为合适的即可改变,如无,则即使有其不合理的性也都必须接受或者执行,而非是一味的批驳和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