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勤俭节约是否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或者说不利于GDP的增长
2024-12-29 14:29:1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消费机制是最活跃的,消费决定产出,少消费就少产出,多消费就多产出。经济生产是由社会需求决定的。因此,政府的经济政策必须鼓励人民高消费,激励社会需求。然而“艰苦朴素”、“勤俭作约”却相反,它要求社会节约消费。如此说来,市场经济的思想与我们所提倡的“艰苦朴素”、“勤俭作约”作风相矛盾。

因为消费决定产出,社会需求能力如果疲弱,必然没法刺激社会生产,甚至会导致经济倒退。可见,“艰苦朴素”,“勤俭作约”的理念是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相冲突。从市场经济观点出发,它不仅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必然导致社会经济的退化。这样就使我们陷入了一个思想混乱,我们认为“艰苦朴素”、“勤俭作约”的作风是我们立党、立国之本;另一方面它却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负面作用。

那么“艰苦朴素”,“勤俭作约”是否就落后了?是否就不符合市场经济?是否就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呢?坚持市场经济必须放弃“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吗?

其实“艰苦朴素”,“勤俭作约”是科学、正确地论断,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未必觉得“艰苦朴素”,“勤俭作约”是落后的。为什么市场经济会忽略“艰苦朴素”、“勤俭作约”的作风呢?因为市场经济夸大了社会需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市场经济把社会需求看成万能的、绝对的经济动力。

因此,只要对社会需求与消费作更详细、更进一步地研究,我们就会发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艰苦朴素”,“勤俭作约”并不过时。在现代社会,特别是经济发达的今天,它更能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更深远的作用,我们的时代更迫切需要提倡“艰苦朴素”,“勤俭作约”的作风。

首先,在消费领域中还存在着一个“浪费”现象,为什么有的需求属于“消费”,为什么有的需求属于是“浪费”?很显然,“消费”和“浪费”两者存在着本质的经济差别。如果片面的夸大“消费”的经济意义,就会忽略“浪费”的破坏作用,甚至也会把浪费视为一种对经济发展有帮助的因素。

社会需求并非是单一性,它是由各种各样的消费综合构成的,因此,有必要对各种各样的消费作科学的配置,我们不能盲目对各种各样的社会需求都加以肯定。如果一种需求其配置是科学的,它促进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这种需求就是合理“消费”。相反,如果这种需求是不科学的,是破坏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这种需求就是“浪费”。可见,社会需求的配置是否合理、科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参数。由于需求决定产出,所以社会需求的配置会反过来影响社会经济产业的配置。有时,由于社会需求不合理,结果必然导致社会生产结构出现畸型。

一些国家的经济所以最后崩溃,其中就是由于社会需求的配置不合理,从而引起社会浪费,导致社会经济最后的崩溃。

因此,就需要我们重新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必须反对浪费,提倡科学的消费观,科学配置社会各种各样的需求。

我们经常用黄油和大炮来衡量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不过,这个配置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并不是我们所能预见的,相反,在决定这个配置之前,我们都以为它是科学的、最优化的。但事实上它也可能是不合理、错误的。如果经济实践证明这种需求配置是不合理的,就需要对产业结构作科学的调整,而这个调整就得有资金,就需要国家拿出一定的储蓄来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如果拿不出大量的资金,那么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会落空,经济转型就会失败,社会经济就得面临危机。

市场经济也重视投入以及扩大再生产,也强调经济发展需要相应的积累。那么,这些积累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需要我们坚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很明显,我们看不出“艰苦朴素”、“勤俭作约”与市场经济有什么矛盾。

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是要求可持续性的发展,因此也同样要求社会需求是可持续的消费。因为消费是有饱和度,社会成员不可能无限度地消费某一产品,当某些产品的消费出现饱和时,就出现产品滞销现象,那么这种产品的生产就会受到影响。例如国家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果我们一蜂而上的加紧城市建设,加紧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人为的在社会建设方面制造泡沫需求。虽然相应地刺激了与基础建设有关的各行各业迅猛发展。但是,它也加快这些产业的投入,如水泥、钢筋、建筑公司等等的生产规模快速扩张,这些产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可是,城市和国家的基础建设总会有一个饱和限度,狂热一段时间后,这些需求就会回落。随着社会需求的疲软,这时与基础建设有关的各种产业就会受到打击,这些产业就将面临破产的危机,严重的时候,会引发起社会经济危机。原因是这些泡沫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市场经济要求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生产应该是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严格控制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生产出现泡沫现象。如何抑制社会需求的泡沫现象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就是有效的灵丹妙药。只有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才能防止社会需求出现过热的现象,才能促进社会生产持续性发展。

第三,社会财富毕竟是有限的,个人的收入也是有限制,我们不能无止境的满足自己的消费。某种消费增加了,就必然减少其他别的消费。因此在社会消费过程中,要求有一种均衡的消费,合理安排各种各样的消费。均衡的消费也促进社会生产均衡的发展,促进社会产业的均衡结构,创造更广泛的就业机会,满足社会就业的需要,增加就业率。

这几年,我们为了拉动内需,刺激社会需求,于是就大搞教育产业化,把老百姓积蓄的钱掏出来。教育产业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毕竟一代人一代人的不断成长,代代人都必须接受教育,教育不可能有一个饱和度,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别的可以节省,孩子总得培养,因此,教育的消费是不可节省的、必须消费的,这样教育产业化就有效的拉动了内需,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GMP。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的神机妙算却错算了。因为人民的财富是有限的,不可能无限的满足自己的种种消费。因此,如果教育的费用增加,就会影响人民其他经济费用的支出,从而就影响其他产业的发展。这样,教育产业化不仅加重了普通人民的负担,同时也破坏了社会需求的均衡性,老百姓只能省吃俭用,把钱储蓄起来供女子读书。教育的消费增加了,社会的其他消费就缩减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就受到削弱。这就是为什么加强教育产业化之后,而老百姓的储蓄积极性并不减弱的原因。教育产业化虽然肥了教育,但不见得就是它拉动了内需。假设教育的消费不高、负担不重,人民的储蓄就可以用来购买其他商品,如食物、生活用品、家用电器、娱乐旅行等等,从而促进这些产业的持续发展。

可见人为的增加某一方面的消费就会破坏社会整体消费的均衡性,就会破坏社会生产整体发展。因此从市场经济出发,就要求社会消费的结构均衡。

保证社会消费均衡,是一种理财的艺术,不良消费习惯会导致社会财富入不敷出,不均衡的消费结构也会导致社会出现浪费现象。不均衡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产业结构的畸型,从而社会财富被垄断、集中。

我们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就是提倡更科学的理财艺术,优化社会消费,防止不必要的浪费。促进社会经济均衡、稳定的发展。

第四,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不能避免其社会危机的发生,不能避免突发性的灾难,例如经济危机、自然灾害、社会冲突以及战争,它们都会在我们意想不到的时候爆发起来。应对这样的突发事故,都是需要大量的财富。此外,还有社会福利的支付,也需要大量的财富。这些都要求我们节省开支,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因此,我们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

市场是错综复杂,消费的学问也是博大精深,片面地夸大社会需求的经济价值,就必然会把“浪费”也当成“消费”。我们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是原始积累时期。因此,没有必要夸大社会需求的经济作用。更不能因此而否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科学论断。

衡量一国经济的发展,并非是片面追求GMP的增长。一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均衡以及经济可持续性的整体发展,也体现在社会是否保证充分就业。因此,必须批判那么盲目拉动社会需求的观点,从而防止社会需求中存在着的浪费。我们必须优化社会需求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力地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均衡的发展。这就需要建设科学的消费观,就必须提倡“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并以此为武器,克服由于市场经济引起的思想混乱。

回答2: